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力体制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电力发展进入新的高增长时期的新形势下,电力行协举行电价改革研讨会,探讨电价改革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对广西今后的电力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就火电企业的角度把以电价改革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向大家阐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广西电力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13日,一场由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亚洲开发银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美国PA咨询公司等几方代表所进行的圆桌会谈,拉开了亚行援助电价监管课题研究的序幕70万美元投入,中外专家参与,全行业配合,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题目——“中国电价战略:电价形成机制与监管”  相似文献   

3.
<正>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又是电价改革。从2002年国家出台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5号文件开始,我国以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实施20余年;2015年9号文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能源革命战略的指引下,加速推进能源转型的进程。可以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仍面临许多重要问题,其中,电价形成机制与电价政策选择等问题无疑是诸多改革问题的聚焦点。近期笔者拜读了长沙理工大学叶泽教授等所著《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工业发展战略转型研究》一书,深感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对电价体系建设问题的理解,相应地,电价改革也必须要有新的突破,而该书恰为推进电价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全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概括起来,大致从五个方面分析和提出了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促进电价体系建设并实现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的理论观点与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1“十五”资本金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电价改革的严重滞后和体制改革思路的不清晰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预测,我国资金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至少在“十五”甚至“十一五”期间资金仍将供大于求。尽管如此,政府、行业和电力公司在研究实施电力工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却深为电力资本金严重缺乏所困扰,一致认为电力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实现电力“十五”计划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初步估计,“十五”电力资本金缺口超过1000亿元。进入“十五”计划期以来,国家对电力工业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重点是正式…  相似文献   

5.
上网电价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必须建立科学的电力价格体系,而上网电价是电力价格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上网电价的重要性上网电价是调节厂网利益的重要尺度。电厂与电网的分离,必然打破在电厂与电网之间以电能为产品的传统生产流程关系,而形成以电能为商品的新型买卖关系。上网电价也就成了电厂与电网利益分配的重要尺度,如何确定上网电价会直接影响电厂与电网的利益,上网电价必将成为电厂与电网的共同关注点。从市场竞争角度看,上网电价是发电市场供需天平的支点。科学合理的上网电价,不仅可以保持发电市场的供求平衡,同时还可以促使电…  相似文献   

6.
一、制定电价的目的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历史和现状看,建立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是电价问题。电力工业是公用行业,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推动电价机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网厂分开”,公平竞争,竞价上网。赋予电网经营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电价的权利,以适应电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变化。制定电价的目的在于:(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意味着基于成本来制定电价,使电价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然后利用电价的杠杆作用,优先让发电成本低的电厂(机组)上网发电,迫使发电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  相似文献   

7.
上网电价是指发电企业与购电方(电网经营企业)进行上网电能结算的价格.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电力市场化,而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化的关键环节,电价形成机制是否科学最终将影响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上网电价改革又是电价改革中较为复杂和难点较多的问题.从2004年至2006年6月,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四次调整电价,这说明由电价引发的各种矛盾已然凸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多种电价管理模式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电价的定价和调价权过去均由国家集中管理,电价管理过于集中,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电价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其价格应根据电力发、供、用电的不同情况制定.在电力装机容量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作者针对用户侧多种电价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区域电力市场电价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制上网电价不以发电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为界限单独核算出容量电价部分和电量电价部分,而只形成一个综合反映总发电成本的上网电价。因而其简便易行,便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间电力交易,不需要由政府或电价监管部门花大量精力去制定其中的容量价格。但在政府利用政策引导电力投资、扶植发电企业发展等方面,就不如两部制电价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电网公司独立运行刚刚一年电网改造滞后呼唤电价上涨。去年厂网分开后,用于电网改造和建设的国有资金不足,负债率提高,造成电网改造和建设严重滞后。反过头来要求电价上涨。电力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一、电价的沿革及其成效1985年以前,电力建设主要由中央承担,电价形成机制简单,只有国家规定的目录电价。除东北电网外,关内地区电价水平基本一样,用户按照电价目录规定的用电类别和电压等级,分别执行相应的电价标准。电价长期未做大的调整。“七五”以来,为缓解电力短缺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加快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电价改革措施。1.建立起随着实际成本变化而适时调整价格的机制,打破了电价水平长期固定不变的局面。一是对地方集资办电,实行鼓励政策和多种电价政策。1985年,国家出台了集资办电政策;1987年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价的定价和调价权过去均由国家集中管理,电价管理过于集中,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电价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其价格应根据电力发、供、用电的不同情况制定。在电力装机容量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作者针对用户侧多种电价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艳 《华北电业》2000,(3):26-27
近两年 ,由于电力市场供需平衡发生突变 ,矛盾似乎都集中到了电价上。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它最先反映出市场供需双方的变化。电力行业由于其自身的垄断性 ,在供给方面缺乏竞争 ,其竞争机制的建立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表现在供给上就是投资成本节节攀升 ,缺乏约束。垄断行业的本能就是用价格来平衡其成本的扩张。从根本上讲 ,目前的电价机制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供给和需求都是由国家控制 ,无论电价高低 ,社会都需要那么多电 ,因此几乎不存在电力的价格弹性。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电力用户可以自主地调整生产成本构…  相似文献   

14.
电价!电价!在很大程度上,电价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电力改革与发展的“瓶颈”。然而,电价改革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是发输配售各环节电价比例的确定。本文作者来自基层企业,所提出的问题都是老问题,但同样是电价改革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电力体制改革后,电价的走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电价改革取向和影响电价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的短期、长期走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正>突破一:提高了大工业电价中基本电费的比重,提高了电力设备利用效率突破二:结合平均销售电价水平调整,逐步拉大了电压等级价差,反映各电压等级用户供电成本的差异背景华北电网公司结合国家销售电价改革要求,通过对冀北电网资产、用户用电负荷、各类用户销售电价等情况的实际分析和调研,分析河北北网地方经济形势和未来电力需求形势,采用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从国内看,电力体制改革从征收电力建设基金开始,因为还本付息的定价体制,才有了集资办电、多家办电,加快了电力发展;最近几年,风电场、生物质电厂、垃圾电厂的发展,也因为有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才促进了它们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厂网分开与上网电价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电力工业的上网电价,至今一直采用一部制综合电价结构。按照电力工业厂网分开的改革要求,如再沿用这种不合理的一部制电价结构,电厂很难竞价上网。厂网分开以后,不能再沿用一部制电价结构的原因如下:  1.电厂产出的关键是电力,其次才是电量。电力产品不能储存,产、供、销必须同时平衡。电力系统不仅要满足社会在电量方面的需求,更主要的是满足电力需求。电力方面,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生产能力)不能以均匀的生产满足不均匀的需求。装机容量要不小于当年最大电力负荷的120%~125%(含备用容量)。电量方面,电力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力歧视性电价的无限忧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价是电力生存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电价为国家控制,其制定的科学性不足,运用歧视价格策略是合理的,但必须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上,而不能是人为的,不科学的,缺乏法制的。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是围绕配电网(或现货市场)来设计的。配电网为了保证每半个小时平衡一次电力供需,在半个小时时间段内,给任何在此期间供电的发电厂的电价是相同的,同时,在此期间买电者所付的电价也是相同的。所有发电能力大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