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自16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的280年间,在海上对外贸易中,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在上述时期,通过海上对外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约有6亿两:流入的日本白银约2亿两,其中约1/3通过中日直接贸易输入,2/3为转口贸易输入。流入美洲白银约4亿两,其中,经由马尼拉流入的及经由欧洲和美国流入的各约2亿两。这一数量似乎很大,但实际上,尚少于清末对欧洲列强和日本的战争赔款总量,加上清末通过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白银,在包括清末的全部明清时期,中国不但没有白银的净流入,反而有净流出。  相似文献   

2.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明代民间白银货币的大量应用与大明宝钞的逐渐崩坏是相互伴随的,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最终明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政府和民间巨大的白银需求,明政府被迫开放海上贸易,凭借外贸出超优势,巨额海外白银滚滚流入国内,满足了明代中后期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金砖国家"引进FDI产业分布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金砖国家"引进FDI对三次产业演进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FDI对第一产业发展的效应不显著。FDI对第二产业的效应差异较大:FDI流入增加了巴西和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且中国大于巴西;FDI流入减少了印度和南非的第二产业比重,且减少的幅度印度大于南非;FDI流入对俄罗斯第二产业比重的效应不显著。FDI对第三产业的效应最为显著,FDI流入减少了巴西的第三产业比重,其余四国则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加,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了人员和技术甚至市场的流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分析企业人才流动决策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人才有效流入管理模型,对有效预防人才流失、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流入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中心,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许多外国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有效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符合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境外投机资金正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而且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境外投机资金的流入对国内金融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应继续加强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改革结售汇制度,转变外资和外债管理模式,明确国际收支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以限制境外投机资金的流入.  相似文献   

8.
工矿城市转型和区域工业化:白银模式的阐释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结构较为单一的工矿城市转型和区域工业化两个角度阐释和解读了"白银模式".指出,"白银模式"是工矿城市转型与区域工业化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同时,分析了"白银模式"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涉外经济发展迅猛,外汇资金流入快速增长。外汇资金的流入在产生积极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当前,外汇资金流入管理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对外汇资金流入缺乏足够的经济调控手段,对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平衡管理的理念未得到充分体现,部分外汇资金性质难以界定,资金流动监测严重滞后等。为此,要尽快建立与我国涉外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机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联动,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监测,改进日常监管,合理引导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来改进外汇资金流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直接投资的交易费用大幅度下降,发达国家资本凭借跨国公司这个载体,大量流入新兴市场经济体。80年代初,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中的一员,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跨国公司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我们借助于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新兴古典模型的分析框架,构建数学模型,从生产效率、人民币汇率、税收政策、专家人数和土地价格等方面剖析跨国公司对中国FDI。  相似文献   

11.
15世纪郑和领先于西方各国七下西洋,但由于制度落后,导致近代中国错失海洋贸易机遇。而荷兰、英国因在制度创新方面各有特色而成为贸易强国。美国作为持续时间最长的贸易强国,其在制度创新方面的系统优势尤其值得重视与借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迅速崛起为贸易大国离不开制度变迁,中国要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仍然要通过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矿业在19世纪70年代发展较快,这时期的“借法自强”的洋务运动者,把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应用于矿产开采,建立了中国首批近代化矿业。从分布上来看,近代矿业不甚均衡,主要在洋务派督抚所在地,说明它们明显的军事目的性。它们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反映了近代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道路和一般规律。近代中国矿业发展影响巨大,收回了一些权利,为重工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晚清政府利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实行了“振兴实业、奖恤工商”的新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 ,对中国传统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进行了重组和变革 ,为中国近代民间投资工商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政策环境 ,引发20世纪初民间投资实业的高潮。但是 ,清政府终究要受本阶级利益和政策要求的制约 ,新经济政策最终没能使中国民族工商业走向繁荣 ,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4.
亚太地区双边贸易协定的兴起与演进形成当代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阶段,其意义和影响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政治经济学方法为分析工具,对亚太地区双边主义兴起的动因进行剖析和评价.指出亚太地区双边主义的形成是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约束下,选择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贸易政策的必然结果。中国应积极参与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发挥先发优势,谋求以我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协调国家战略与地区战略,平衡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15.
徽商兴衰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以盐业、典当业、茶业、贩木为四大支柱,称雄三百年。徽商的兴衰启示人们: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在基因,创新企业管理理论;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以制度和文化建设为重点的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与时俱进、融入时代潮流的眼光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用了短短的一百年从一个蕞尔村庄发展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其作为经济、城市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代石家庄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也日益增大,资金聚散日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超市作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我国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兴零售业态,正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国外一些大型的超市集团纷纷在中国登陆,已逐渐取代传统百货的地位,一举跃居为国内零售行业中的主力业态.21世纪商业竞争主要是超市零售业的竞争,它必然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国民经济第二个翻两番的艰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国民经济实际上翻了3.2番,超额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在21世纪前20年。我国国民经济要再翻两番,即按可比价格计算使2020年的中国GDP达到2000年的4倍,从我国现有资源储备来看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网络贸易兴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日益广泛的经济贸易活动,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迅速形成一场波及全球的商务创新潮.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深化,对我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