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美贸易关系是WTO安排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双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均衡缺口、中美和世界福利由中美成本因素、汇率、联合风险偏好、双边贸易不确定性和贸易相关性等五大因素内生决定。在五大因素约束下,中美贸易争端是贸易剩余分配而不是固定分配的争端,是实现双边贸易剩余分配合约修订的手段和反馈机制;贸易剩余分配是争端的目标和激励力量,贸易不平衡作为双边贸易博弈的结果以及争端启动和剩余分配调节的显示信号,指示着双边争端变动的方向。根据本文模型,中美五大因素对双边贸易争端、贸易剩余分配、贸易不平衡、中美与世界福利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依赖双方五大因素的状态组合。模型模拟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严重损害中国和世界贸易福利而美国则因此受益,因此美国有继续扩大贸易争端和期待人民币升值的激励,中国将面临来自美方更大的贸易争端压力。  相似文献   

2.
张保明 《环球财经》2013,(2):101-101
确保“美国贸易代表处”和“部际贸易执法中心”有足够的资源在WTO向中国的“创新重商主义”提出必要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全球贸易的急剧萎缩,贸易保护主义也风起云涌,特别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近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是纷纷出台,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文章认为,面对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府、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健全贸易救济系统、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和鼓励创立自主品牌等,以突破美国对华贸易保护的藩篱。  相似文献   

4.
梅新育 《新财经》2005,(11):20-22
巨大的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写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就绝对数字而言,中国将在今年创造其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额贸易顺差。与往年前几个月月度贸易统计通常为逆差不同,我国今年前9个月始终呈现贸易顺差,1-9月累计出口5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4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6%;累计贸易顺差高达683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及中国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突出表现,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集中体现,是"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必然结果。迅速发展的中国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在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结构及贸易利得分配格局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中充当了贸易模式冲突的突破口的作用,国民福利不增反减,中国应该深刻解读"东亚贸易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更科学、优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引导世界经济向更均衡、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和贸易争端增多。美国率先对中国轮胎制品采取特殊保障措施,这无疑是向世界发出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号,同时在中关两国关系中挑起了新一轮贸易争端。文章以轮胎特保案为例,从多个层面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对此次轮胎特保案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水平最高的美国为例,在对跨境服务贸易和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分类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2002年6种主要污染物的12个服务业部门的污染排放进行基于8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别计算,横向比较美国服务出口对本国造成的环境影响,借此重新认识美国各服务业部门参与国际贸易的环境污染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环保约束下美国调整服务业发展格局及优化对外服务贸易地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尽管白宫的经济年度报告再次将2016亿美元对华贸易赤字作为敦促中国采取更灵活汇率政策的理由,却不能完全抵消来自美国内部制裁"中国不公平贸易"的政治压力。日前,又一份对华贸易调查报告《美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出笼。这份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有关对华贸易关系的全面调查报告,对中国的措辞进一步升级:"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学徒期’已经结束,美国将让中国为不平等的贸易做法负责。"由此预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又有新变。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劳务贸易的现状及贸易机会1.现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务进出口国,国内劳务部门占美国国民总产值的2/3,占就业人数的76%,其劳务出口额已占世界劳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2.1%,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美国工人大约有10%仍然在传统的服务行业工作,而就业人员的60%以上分布在高技术信息行业。其劳务出口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  相似文献   

10.
中美反补贴争端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日渐频繁,不断增加。中美两国有关反补贴争端就是近年来新产生的一种贸易争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奉行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政策,然而,在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进一步抬头、国会压力不断增大以及国内一些产业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减弱的背景下,美国政府首次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进口产品适用反补贴法。这一做法,必将使中美反补贴争端愈演愈烈。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决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1.
中美农产品贸易中“小麦矮化腥黑穗病(TCK)”的争端,是由于美国在动植物检疫问题上坚持双重标准的霸权主义行径造成的。美国是TCK的疫区,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是TCK的适生区,因此我国禁止输入美国疫区的小麦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中美动植物检疫争端的实质,一方面是美国妄图对中国施压,倾销其疫麦;另一方面为阻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制造借口。对此我们既要据理力争,又要灵活应变。  相似文献   

12.
肖夏 《中国经贸》2005,(8):65-67
7月11日,中国纺织服装界十分关注的中美第16届商贸联委会如期在北京举行,会议议题基本与会前预期一样,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消除对华贸易逆差、农业和纺织品贸易等四个热点问题。双方虽然前三个方面达成一定共识,但在最令人瞩目的纺织品贸易上却没达成任何协议。这不仅令人十分遗憾,更让纺织服装业者揪紧了心,对一体化后拓展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心中无数,无所适从。人们不难从这场贸易争端中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哈回合停滞不前和全球贸易结构尤其是服务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加上美国的强力推动,全球贸易规则不断演进,TPP谈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TPP谈判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要求开放服务业,还关注贸易背后的诸如劳工和环境标准的问题,其谈判的分歧取决于谈判各方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美国的贸易规则。一旦TPP施行,美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将得到增强,并且美国贸易商将获得规则上的优势。而对于中国而言,TPP的施行将给中国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但中国可以选择深度开放、加强双边或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利用上海自贸区对TPP规则进行融合等方式来应对TP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媒体     
《中国经济周刊》2005,(21):10-10
美国发难导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美国不应迁怒于中国;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显转机;民营资本金融化的误读;盈利预期黯淡。  相似文献   

15.
美韩经贸关系及双边FTA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颖 《世界经济研究》2006,(4):47-51,46
2006年2月6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宣布,美国将与韩国进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这将对东亚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产生影响。美国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目前的这种格局是因为中国与韩国贸易的发展超过了美国与韩国的贸易发展。美韩两国经贸关系密切,但两国间也有很多的贸易摩擦。通过签署FTA,建立自由贸易区能进一步扩大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对两国产生的是净福利效应。美国除了要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外,还有其政治目的,FTA是美国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美国要借助FTA巩固与韩国的政治和军事关系,抑制中国的影响。同时,美韩两国在通过FTA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要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6.
从冷战后美国贸易战略运行的轨迹来看,其主导方向仍是全球贸易自由化。这一导向主要从三条战线上展开:一是经营开放式地区主义,把自由贸易区作为通向全球自由贸易的铺路石;二是软硬兼施,打破乌拉圭回合谈判僵局,积极推动全球贸易谈判进展;三是在双边行动中按照美国贸易开放标准,强硬“提升”对方贸易自由化纯度。美国政府之所以在紧张的国际贸易背景下坚持主导全球贸易自由化,主要在于全球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实现美国主导世界事务的整体战略。从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看,美国贸易战略这一导向难以改变。它将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对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4月19日,在中美贸易摩擦“乌云密布”之际,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披挂上阵”率团邸美,与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中美第15届商贸联委会。根据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对美国访问期间与布什总统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将联委会由部级升格为副总理级,中方主席是吴仪,美方主席则由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担任。  相似文献   

18.
周忠菲 《亚太经济》2007,25(2):12-16
本文考查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变迁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根源,指出在美国继续把反倾销税和非贸易壁垒作为限制某些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的情况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出口前景,普遍存在不确定感。未来中国和东亚各国(地区)采取集体行动方式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霸权,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陈利强 《浙江经济》2007,(18):46-47
受益于加入WTO,五年来中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同时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接踵而至,中国已进入了应对经贸争端的高峰期。其中,中美经贸争端尤其引人注目,而争议最大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而引发的贸易不平衡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入世以来,中国遭遇了多起反倾销案件。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对华贸易保护势力又重新抬头。从钢铁、彩电、电池、纺织品到家具等接二连三发生,纵观事件发展过程,美国对华发起贸易争端的根本动机有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经济上这是美国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