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鸿儒 《新财富》2007,(12):148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历经五届。现作这个评选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人士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证券分析师排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活动,涎生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背景下,井伴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而影响力日益提升。它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祖斌 《新财富》2005,(12):82-83
已经商业化运作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重视作为整体的分析师和销售团队建设,销售团队作为分析师和市场之间的枢纽,放大了分析师和研究的影响力。申万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认为,对于一个为专业机构服务的证券研究所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依赖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上海证券报每周一"本周股评家最为看好的个股"这一栏目的长期荐股统计数据对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进行了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的结果发现证券分析师荐股受到整个市场行情发展状况的影响很大,而对市场量价的影响只存在短期效应,最终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分析师影响力扩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财富》2004,(8):74-75
近两年,基金的长足发展,QRI的推行,令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不断壮大,证券分析师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凸显——他们不再仅仅为公司内部机构提供后台的智力支持,也更多地通过外部服务直接实现自身价值。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和“价值投资”理念的深人人心,分析师的影响力也将更为彰显。  相似文献   

5.
作为市场运行的组织者,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发展拓展市场的深度,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质量的评判能力。真正发挥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其中,推动更加专业化的分析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优秀的证券分析师的研究分析结果是投资者理性投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于欣  王凡 《新财富》2006,(12):70-73
参与今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投票的机构投资者管理资金达6000多亿元,而他们所辐射和影响到的资金不可估量。本土分析师在投资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并通过服务机构客户对股票的定价权构成重要的影响。未来,随着股指期赞等更多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本土分析师所提供的投资策略还将影响更巨量的资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还将不断向纵深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于欣 《新财富》2005,(12):42-43
在今年的研究机构和分析师个人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外部性”的倾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外部”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无论是对于证券研究机构的业务模式.还是分析师个人的职业发展.都在显露着某种渐变性的变革。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巨大影响力.目前能够提供全面对外服务的券商研究机构在全部券商研究机构中占比不足20%相对显得单薄。由此看来,卖方研究的空间远未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检验我国证券分析师关注度与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关系,发现分析师关注度与公司层面信息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证券分析师对公司信息的解读和发现能力不足;进一步关于明星分析师的研究表明明星分析师能提高股价中的公司信息含量,且明星分析师对上市公司信息的解读能力要优于普通分析师。  相似文献   

9.
于欣 《新财富》2006,(12):102-104,106
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券商由“通道服务”向“增值服务”转型,研究实力和服务水平成为券商争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机构在券商内部的地位因此提升,其规模也不断扩张,2006年,七成以上研究机构人数大增,分析师的薪酬水平、人员流动也呈增长趋势。为提高研究水准,一些实力机构大手笔延揽人才。A股与全球股市关联度提高,则使分析师的研究视野更趋国际化。新成立的高盛高华证券,研究影响力己居第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绝大多数中国医药企业仍停留在揣摩政策影响力的阶段,视市场沟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杨武装 《市场周刊》2020,(14):0123-0123
相较于普通投资者,分析师因受过专业训练而拥有更强的信息加工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获取并分析上市公司信息,预测公司未来前景,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并最终提升资本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是分析师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基石”。但现实中,由于信息搜集和获取的时间与成本限制,分析师的预测往往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2.
李凡丁 《新财富》2013,(10):21-21
2013年8月中旬至今,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自贸概念股的频频暴涨,推动市场持续升温。借力于大盘的高走态势,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指数在8月16日至9月16日期间实现了6.52%的累积收益。然而,同期巨潮大盘、1000、中盘、小盘指数累积回报率分别为8.32%、8.37%、8.1%和8.76%,最佳分析师指并未能实现超额收益。但从指数波动性的角度来看,本期最佳分析师指数在吸纳市场利好信息的同时,也再次体现出了较强的抗波动能力,走势将继续维持稳健。  相似文献   

13.
陆蓉  张斌  李琛 《财贸经济》2021,42(5):60-75
大量学术研究揭示资本市场存在异象(无风险但能获取超额收益的现象).异象是公开信息,理论上分析师作为专业人士应该能利用这些公开信息.本文基于中国股市广泛使用的20个异象因子,检验中国的分析师能否有效利用这些异象.研究发现,国内分析师在预测评级时总体上未能有效利用异象信息.异象高估指数越高,未来超额收益越低,但分析师一致评级与异象信息相矛盾.为了探究原因,将这20个异象因子按基本面和市场相关性聚合为两组,发现分析师能够较好利用基本面类异象信息,但对市场类异象信息则缺乏关注.样本期间,市场类异象组合的收益高于基本面类异象组合,分析师对基本面组高估的股票给出较低的评级,却对市场组高估的股票给出较高的评级.机制分析也表明,更忙的分析师上述现象更为明显,与有限关注的理论相一致.即使考虑了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分析师的能力和背景、利益冲突以及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结果仍然稳健.这说明,分析师的能力可能有一定偏向,擅长传统的基本面分析,而对价格、交易量等市场层面的变化则反应滞后,有限关注可能是其预测低效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投资者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监管者引导分析师群体进一步发挥信息中介功能、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冰 《中国海关》2006,(3):39-39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任永力表示,2006年将是人民币年。他说,人民币的市场交易弹性进一步扩大,为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其他货币汇率的上升铺平道路。一些人曾表示美国财政部的4月份报告可能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而该报告本身的影响力有限,因为报告最多只能显示美国将不得不与中国就汇率问题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5.
李迅雷 《新财富》2007,(12):88-90
从热衷于技术分析的股评家风光一时,到1995年证券分析师队伍开始建立,再到2000年后分析师逐步由对内服务向对基金等外部机构服务延伸,中国证券研究行业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分析师的地位不断提高、话语权不断强化。但在这一轮大牛市中,整个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浮躁气氛,推荐买入或增持的报告越来越多,深度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市场越是跌宕起伏,分析师越应该立足长远、平心静气地做研究,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约束,避免成为“泡沫添加剂”,从而进一步获得影响股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财富》2010,(12):178-181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品牌已经得到了业界认可,公信力和影响力逐年增强。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评选在“三公”原则指导下走市场化道路,由作为买方的机、构投资者投票选举卖方分析师。另外,该评选的投票人涵盖了全部主流机构投资者,并且选票回收率每年”保持100%。  相似文献   

17.
于欣  王凡 《新财富》2007,(12):60-69
这一轮牛市中,本土分析师牢牢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与分析师重点推荐股票的契合度相当高,股市中屡见不鲜的神话故事都少不了分析师们预言的推动。在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同时,分析师与本土研究机构的价值也随之提升。不过股价普遍高涨之下,分析师也感受到了基本面研究对股价解释力减弱的烦恼,一些分析师甚至感染了牛市中的浮躁气氛,研究报告的质量下滑。在研究的扎实、深度、独立性、全球视野等方面,本土分析师面临持续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战略管理的本质问题是如何保持企业能力与环境机会的动态匹配。在整个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中,每一位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学者都对该问题做出了解释,到目前,PEST和五力模型是分析市场机会的主要工具,能力树和价值链是分析能力的主要工具。但是,传统理论和模型对该问题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还需要学者和企业家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不同,我国市场上中小投资者众多,由于信息渠道的限制与专业能力的差异,他们并不能充分地识别风险与价值发现,而分析师作为市场的信息中介,对于我国新兴市场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分析师声誉效应,从信息属性与价值属性两个维度出发,总结评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并对卖方研究业态转型提出一些思考,通过建立合适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鼓励更多分析师提供具有深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与服务,让研究回归本位,以期为分析师声誉形成与监管政策机制提供参考,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平稳、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0.
《成功营销》2012,(8):46-46
除了预防欺诈等功能外,银行也正在发现,顾客数据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价值。开篇提到的花旗银行聘请了lBM的明星分析师“Watson”事件,是银行界对大数据处理能力渴求的一个侧面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