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文字对某个东西的描述,建筑师对空间的描述,就那样相遇了。1月底,艺术家汪建伟再次来到纽约,准备其个展《时间寺》在2月中旬于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闭幕剧场演出。《时间寺》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三个委约创作展览的首展,包括多媒体装置、电影与现场演出。  相似文献   

2.
欧洲是家族企业的“富产地”,这片土地上在一个家族旗号下延续经营超过百年的企业不少,但德国格雅(Grohe)家族却是利用国际化仍然保持企业活力的佼佼者。格雅家族企业的两大分支——汉新格雅和高仪均为卫浴及厨洁具行业鼎鼎有名的大品牌,各自都有数亿欧元的规模。为探究这一家族企业的长盛不衰的秘密,2004年2月,《商界名家》记者独家专访了格雅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雅生品牌的领导者Philipe Grohe。  相似文献   

3.
丰田之辱     
《三联竞争力》2010,(3):64-65
2010年2月24日,注定将成为丰田汽车史和世界商业史上最“杯具”的一页。 这一天,丰田新任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就史无前例的召回事件接受拷问。全球瞩目下,这位象征着丰田帝国“大政奉还”的丰田家族第四代传人终于向全世界鞠下道歉的一躬,泪洒国会山。  相似文献   

4.
王翔 《新财富》2013,(5):281-285
梅隆家族开启了美国的金融控股模式,但金控模式对家族财富的传承有一定负面影响。由于家族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者,第j代对商业的兴趣也不高,外部人员开始深深涉足家族资产管理,尤其是约翰·胡尔加盟梅隆牲金会后,对其投资策略进行渊整,  相似文献   

5.
无论洛克菲勒、古根海姆,还是戴尔、李健熙家族旗下的FO,在战略定位、管理模式和投资策略上均迥然有别。在形态各异的FO丛林中,如何不陷入迷途?详解欧美及海外华人家族FO类别及其演进规律的FO光谱模型,或可成为中国富裕家族定位自家FO战略的利器。  相似文献   

6.
《新财富》2012,(4):62-65
欧菜雅第四代传人正式亮相,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家族二、三代成员龃龉的终结。在此之前,身为“欧洲最富有女性”的贝当古,把数百亿欧元的财产控制权输给了自己的独生女儿,正式退出了化妆品王国的舞台。幸运的是,虽然控制人家族的争产官司打了3年,但因为创始人颇有先见之明的“家族所有、职业经营”的安排,演足了豪门恩怨全部戏码的母女争产案三部曲,并未让欧莱雅的品牌和运营受到明显的牵连。事实上,正是由于四代职业经理人的操刀,欧莱雅的规模才得以扩大,贝当古家族的财富也才得以延续并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7.
有人将百亿“家业”交给“外人”打理、有人用上市来激活企业的活力,当传承和发展命题越来越急切地摆在家族企业面前时,何去何从是个艰难的选择。与常规不同,调味品巨头李锦记低调地以不上市和“家族委员会”“家族宪法”“永远创业精神”支撑起126年传承四代的骄人成绩。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李锦记第四代传人之一的李惠民将经验写进了一份“关于广东百年老店保护和发展”的提案中。李惠民表示:“先有‘家’,再有‘企业’,企业要保持长青,一定要‘思利及人’和‘永远创业’的精神。”这些看似简单的想法背后,有着李锦记家族丰富的管理智慧,值得立志做百年企业的家族企业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翔  杨颿 《新财富》2013,(3):93-97
托马斯·梅隆奠定了梅隆家族在金融界的基业,深谙投资与政治结合之道的三属财长安德鲁·梅隆则将家族推向了鼎盛期,用“父子王国”来形容当时的梅隆家族应该并不为过。通过家族直接控制的金融企业,梅隆家族将触角深入到当时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融结合使得梅隆成为当时最垦财势的财团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瑾 《商务旅行》2011,(10):38-39
古根海姆基金会是全球最知名的艺术基金会,某一天它决定和宝马联手,不为单纯的艺术,也不谈可见的商业利益,创建一个"宝马古根海姆实验室",只为更好的人类生活。在曼哈顿东村一片刹车声、清路机以及救护车的汽笛声的嘈杂中,古根海姆美术馆及宝马联合推出的首个宝马&古根海姆实验室,从8月3日到9月16日,出现在纽约,接下去它还要前往柏林和孟买。  相似文献   

10.
潘敏敏 《浙商》2008,(2):66-68
成功实现从服装为主业向科技转型的杉杉企业,将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廊坊全力打造以“2.5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第四代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1.
胡泳 《商务周刊》2008,(19):84-84
在家族企业中存在"布登勃洛克效应"(Buddenbrooks effect),即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丧失了动力、也流失了能力,导致一种对投资和创新的保守态度,最后将企业带往下坡路,就像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中布登勃洛克家族的衰败一样。  相似文献   

12.
王翔  杨颿 《新财富》2012,(10):120-128
洛克菲勒家族通过将商业与政治结合,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这对其守住家财以及获得更高级的商业资源帮助极大。同时,透过洛克菲勒基金会,家族资助了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和机构,不仅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持续增加了家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熊莉 《三联竞争力》2008,73(4):51-51
2008年1月的车市似乎是塔塔汽车的天下,这位印度巨头先是竞购福特汽车两个豪华品牌捷豹和路虎,紧接着又在新德里汽车展高调发布自主研发的品牌汽车——Nano,而真正吸引人的是,这款车起价只有10万卢比(约1.85万元人民币),堪称全球最便宜的小轿车。在这辆最小最廉价的Nano背后,是印度第一家族TaTa集团的“老福特”梦。塔塔是印度最辉煌也最古老的家族企业之一,有140多年历史。1991年,拉丹·塔塔接任塔塔家族第四代掌门人,对塔塔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本松散、庞大的集团公司改造得更加紧密高效,逐渐将火力集中在IT、钢铁和汽车三大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14.
王文正 《浙商》2012,(7):108-110
“不要说‘富二代’,‘富三代’,一个家族的传承,三代算长吗?我们老郑家那个‘郑义门’,最牛的时候,一个家族同居330多年,历经宋、元、明3个朝代,最多时3000多人一起吃饭…你真该去看看!”  相似文献   

15.
老鹰的启示     
徐德志 《大经贸》2011,(9):94-94
针对家族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当今关于国有企业,也有“兴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些老话或说法是人们根据社会的普遍现象归纳而成,其依据只不过是“普遍现象”,却不是规律,更不是真理,故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6.
王翔  ;林兴阔 《新财富》2014,(9):110-116
塔塔集团为印度第一大财团,历经家族四代人的努力,以并购成为跨国巨头,如今其品牌价值位列全球第39位,旗下控制的32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占到孟买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8.4%。尽管富可敌国,他们却从未登上《福布斯》富豪榜,这主要是因为家族成员去世后都把财产捐献给塔塔慈善基金会。这既打造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好口碑,也有利于强化家族对整个集团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17.
左言 《新财富》2014,(9):78-87
这个8月,为“渐冻人症”募资的“冰桶挑战”从美国蔓延至中国,这场看似娱乐化的大众募捐活动令慈善再度成为全球潮流。事实上,家族传承过程中,慈善同样可以发挥正向作用。在出身印刷世家的富五代艾略特·当纳利看来,做慈善有助于家族传统与价值观的传承、凝聚力的增强,这才是打造成功家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前,车身上“TD—SCDMA测试车”标志在提醒路人大唐移动的主要业务。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认可为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这是全球三个标准中唯一由中国人自主开发的3G枝术标准。在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没有一项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与核心知识。 被称为“中国3G之父”的李世鹤是这个标准的主持制定者。年过六旬的李世鹤已经退休,但还担任着大唐移动的高级技术顾问,在中国进入3G的前夜,他又在忙于标准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6,(9):118-118
集奥迪多项独家领先科技,以及全球顶级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通用项尖装备于一身的奥迪Q7,是奥迪打造的第一款“高性能SUV”。作为全球首款第三代SUV,奥迪Q7兼备杰出的运动性、动感的设计、在普通道路和越野路面上同样卓越的高性能、顶级舒适性与不折不扣的项级豪华品质,完美地体现了奥迪“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和“尊贵、动感、进取”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康丽 《财经界(学术)》2007,(12):118-120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富豪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在世界,“洛克菲勒”这四个字就象征着权力和金钱。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中出现过副总统、参议员、董事长,但他们的锋芒都没能超越过一个人,就是他们的祖辈、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从一个小小的经纪人到全球石油业的霸主,他成就了一个传奇,而他的道路则是美国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