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前中国股市最需要的就是持续的稳定,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也以维稳及提振信心为第一要务。本文从中国股市的基本决定机制、股市政策的三个层面、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平准基金的必要性等几个方面,强调要出台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政策,恢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林璟 《财经研究》2005,31(7):60-70
中国股市制度建设思想是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股市制度建设思想的争论是中国股市制度建设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文章用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梳理在股市发展不同阶段中关于制度建设争论最激烈的几个问题,这些争论有其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并对中国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炯  陈仁波 《经济师》2007,(6):220-221
以小博大,纸上富贵,2007年的资本市场,最值得期待的就是股指期货了。对于一个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市场投资者都没有经历过的市场阶段,股指期货究竟会如何影响股市?曾经助推美国股市走上13年长牛之路的股指期货,能否助推中国股市步上十年盛世牛市之道?无论机构还是散户,对此都非常关切。文章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走过的历程入手,分析股指期货的推行给我国股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股市之患,患于国企。国企上市之后,由于国有股权所有者不到位,原来普遍存在的资产质量差、企业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之弊病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由于股市必须坚持为国企改革服务而得到保护,该退的不能退,该破的不能破,而股市为了对国企提供政策扶持,不惜牺牲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搞得自己也是一身毛病。对于中国股市,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今年3月15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了三个字:“不规范。”这三个字里面显然  相似文献   

5.
2001年伊始,拥有10年历史的中国股市面临着一个紧要关头,何去何从,再次成为市场参与各方以及理论界的热点话题,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种针锋相对的观点,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许多著名证券金融机构及有关人士也热衷于中国股币大争论。一时间,有关中国股市争论甚嚣尘上。这似乎预示着2001年的中国股市是不平凡的一年。至2001年岁末已表明:中国股市产生的焦点问题的确特别多,成为中国股市发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关系、股市参与和股市回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关系"对股票市场的参与、参与程度和回报的影响。利用构建的多维关系指标,本文发现关系可以显著地促进家庭参与股市,并且可以显著地提高股市参与的程度。具体而言,关系指标每增大1%,家庭参与股市的概率增大约0.2%,参与股市的程度增大约0.7%。但是关系对股市回报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本文发现关系可以通过信息渠道和社会互动影响家庭的股市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改革使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超级大牛市,但是随后的大、小非解禁,使中国股市从6124点跌到了2990点。中国股市为什么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行情呢?从大、小非解禁的角度分析中国股市进入后股改时代的种种变化,以及管理层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中国股市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这是个制度性的缺陷。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异,阻碍了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以后,中国股市大幅下落的主要成因在于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组合拳和一系列抑制股市上行的政策措施实施,这反映了中国股市依然处于政策调控的走势格局。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也不具有财富效应。因此,政府部门不应以此而调控股市;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股市运行,不能调控股市。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估值标准必须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它受到制度和体制的严重制约。对中国股市而言,治市重于救市。从发展角度出发,应着重以加法做减法,推进中国股市的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两件事情需要做,一是加快银行改革;二是加快股市法律制度建设。第一是银行改革。在我看来,中国金融最大的风险还是在银行。总体而言,金融资产达122万亿元,银行资产占GDP的200%以上,股市搞了半天,股票价格下跌,市值也就占GDP的60%~70%,债券市场接近53%,搞得不错。所以,重大风险还是在银行,还是应该针对银行进行一些改革。银行怎么改革?就是加快银行资产的证券化。把一部分银行成熟的资  相似文献   

10.
从股市暴跌透析我国股票市场混乱和波动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市长期处于一种混乱和大幅波动的状态,自2001年7月初以来,我国股市暴跌822.90点,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股票市场一系列有缺陷的制度安排。本从制度分析的角度,对造成股市混乱和波动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力求为规范我国股市的发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以后,中国股市大幅下落的主要成因在于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组合拳和一系列抑制股市上行的政策措施实施,这反映了中国股市依然处于政策调控的走势格局。股市并非国民经济晴雨表,也不具有财富效应,因此,政府部门不应以此而调控股市;政府部门主要职能在于监管股市运行,不能调控股市。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估值标准必须从中国具体情况出发,它受到制度和体制的严重制约。对中国股市而言,治市重于救市。从发展角度出发,应着重以加法做减法,推进中国股市的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刊》2007,(4):16-16
中国A股在过去一年急升逾倍,股民陷入疯狂状态.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高官屡对"投机热"和资产泡沫发出警告,多位著名经济学者亦敲响警钟.而《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Chi Lo却对中国股民大派定心丸.作者认为,中国强劲的基本经济因素为股市提供了前进的动力;而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的充裕游资亦成为股市攀高的强大后盾.中国投资者的确大有理由看好股市,而中国监管者对泡沫出现的担心"似乎来得太早".作者预期,中国股市在短期内或会回调,但牛市局面不会结束.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初,我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与此同时,由于外汇占款而被迫投放到市场中的货币数量较前几年也庞大了许多,因此,“流动性过剩”的说法便成为了解释这波大牛市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试图从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问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的VAR模型,通过综合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来探求目前我国这波大牛市是否由于“流动性过剩”而导致,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到底有没有强烈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股市上涨与货币供应过多之间关系不大,股市上涨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股市的预期。  相似文献   

14.
刘杉 《商周刊》2013,(1):57-57
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圈钱的市场,市场短期如此强劲反弹,其背后有人为造势痕迹,这实际为新一轮圈钱运动营造市场氛围。  相似文献   

15.
治股市欺诈须下猛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利 《经济论坛》2002,(10):18-20
新世纪伊始,蹒跚前行了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似乎开始显出疲惫。原先一直包装得很好的各种骗局和谎言开始显山露水:先是中科系股市操纵案资金链条断裂,从窝里斗发展到自己跳出来辩白;再是创造了中国股市首家百元天价的亿安科技原形毕露,主谋者畏罪潜逃。随着管理层的认识深化和对金融风险的高度警觉,市场规范和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违法违规事件浮出水面。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频繁曝光,许多昔日的明星和标兵企业纷纷落马,一些一直颇受尊重的知名企业家也难脱干系。上市公司明星银广夏竟也是当事人胆大包天、完全伪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前几年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中国股市,目前中国的股市真可谓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如习惯在黑暗中为拯救苦难的同胞而振臂呐喊的鲁迅先生那样,有"中国股市鲁迅"之称的水皮先生,在<谁在鱼肉中国股市>中,对造成中国股市的如此悲惨景象进行了生动形象、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股市1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指出中国股市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股份公司上市不透明、运行不规范、退市无机制,从而造成股市今天这样的难堪局面.并指出搞活国营企业的根本出路只有建立规范的资本市场与债券市场,把国营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从根本上搞活国营企业,搞活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汇金增持四大,如此救市利好却对中国股市作用有限。影响股市走势无非四个因素:国际经济局势、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上市公司个体质量,以及政府相关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应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影响中国股票市场趋势的因素。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市场状态更多地是由资金进出和投机力量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有限,股市到目前为止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领先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纪鹏  韩卓然 《经济》2013,(6):108-108
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做强中国资本市场。从微观层面看,"大小非"和"大小限"形成的两座堰塞湖是制约提振股市的重要因素。锁一爬二、新老划断导致堰塞湖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上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