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斐 《广告大观》2011,(10):42-4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感性层面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他们评价商品的依据。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征服了绝大多数的火锅爱好者,顾客会乐此不疲地将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和心情发布到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捞,一种类似于"病毒传播"的效应就此显现。  相似文献   

2.
崔涛 《广告大观》2011,(10):44-4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海底捞的成功,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是仁者见仁,却未智者见智。那么,如何才能看清海底捞的成功本质,摸清海底捞大成之"门道"呢?古人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道、优术"。消费者和一般员工之所以觉得海底捞已经让人无法阻挡,是因为其已经被海底捞的服务之"术"所诱惑、所迷惑了。  相似文献   

3.
以健康安全食品、周到的服务和独特的火锅文化而闻名的海底捞,在火锅餐饮类餐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十分受年轻人欢迎.在海底捞餐厅中,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到美食,还可以享受到他十分贴心的服务,让人拥有舒心的就餐体验.正是因为海底捞有别于传统餐厅提供的额外服务,从而让大众对他的满意度远高于同行.本文以海底捞企业和消费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于饮食的需求也是在改变。近年来诸多饮食企业在面临消费者的高要求、社会的监督上遇到了越多挑战。而海底捞作为饮食行业的佼佼者,其成功之处有许多,而其对消费者的偏好和行为的转变上关注到位:消费者不仅追求高标准的食品质量还要求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抓住消费者的需求而制定出创新性的营销策略是每一个企业应该思考的。本文将以海底捞为例进行消费者行为的海底捞营销策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清 《商场现代化》2013,(16):50-51
<正>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从1994年四川简阳的一个四人小铺的街边小摊,一跃成长为南北遍地开花的连锁餐饮企业,用口碑和事实创造了餐饮行业的一个神话。海底捞近乎"变态"的服务,为火锅业的"革命时代"注入一剂猛药,以服务为先导颠覆餐饮传统经营模式,成了企业管理界津津乐道的经典话题。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4,(3)
医院服务管理已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背后体现了医院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海底捞是国内服务业服务管理的标杆案例,医院建立服务体系有必要参考海底捞的服务理念。本文通过对海底捞的成功之道"服务"的总结,为医院构建服务管理体系提出四方面的建议,为今后医院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道合 《中国品牌》2013,(12):76-78
一个企业需要给员工造梦,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这样的组织才有活力,海底捞就是这样的典型管理是学不到的!因为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却可以借鉴!在服务时代,海底捞以"变态"服务制胜,作为服务型企业而言,海底捞的一些经验值得众多企业借鉴。组织基因决定组织未来海底捞的组织基因是什么?"用双手改变命运"!正是基于这样的组织基因,才决定了海底捞那独特的企业文化——"变态"的  相似文献   

8.
陈凡 《商》2013,(15):81-81
目前为止,海底捞火锅作为餐饮业成功的企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海底捞是什么?快餐店?餐馆?涮锅店?都不是,具体的来说海底捞是卖服务的火锅店。可是为什么只是家普通的火锅店,却能引发社会如此大规模的关注呢?本文将从背景、文化、培训、企业目标等多方面展示海底捞火锅的差异化服务,揭示其成功背后的秘诀。  相似文献   

9.
李瑛 《饭店世界》2009,(5):35-36
下午不到5点,海底捞北京望京店里,已经有好几桌客人在吃饭,等候区里也有几位客人,一边等人,一边悠闲地享受着免费的美甲和上网服务。海底捞在每个门店都设有这样面积不小的等候区,除了舒适的沙发和桌椅,还提供擦鞋、美甲、上网等免费服务。另外,海底捞还免费提供代客泊车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让一路发展向好的餐饮业跌入谷底,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对新冠疫的合理管控,餐饮行业迎来回暖,线上餐饮更是显现出强劲的恢复速度。作为餐饮业服务营销的龙头企业海底捞先后采取“啄木鸟”及“硬骨头”计划,这也暴露出企业内部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卫生、顾客服务等方面海底捞也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合理地调配服务资源,尽早地恢复到良好经营的状态,本文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收集顾客需求调查问卷,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研究方法把海底捞的顾客需求和企业服务管理进行结合分析,从而得出需要完善的服务的优先级,试图更好地为海底捞此类服务型餐饮业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林杰 《商界》2013,(4):53
服务的本质在于用心,不在于形式。这就回归到了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才能激发员工的"心",让他们将"心"注入?海底捞给了类似的答案。张勇显然在尝试构建一个不一样的企业管理模式,他尝试用信任激发组织的创造力和主动服务精神。所以,与其说是张勇在管理海底捞,还不如说是张勇成功地将海底捞改造成了一个拥有上万名管理  相似文献   

12.
薛羽 《国际广告》2011,(10):97-99
海底捞一直被称为中国餐饮界的一个热点现象,从8月至今,海底捞先是火爆网络,然后曝出的事件则让海底捞有点“火上浇油”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刘莉华 《消费导刊》2011,(15):86-87
当前,我国餐饮企业亟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打造品牌特色。运用服务营销7P’s经典理论,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服务过程、有形展示和人员7个方面,对“海底捞”火锅成功的服务营销管理经验一一进行剖析,可以为其他同类型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海底捞凭借其"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赢得了顾客的满意和好评。但作为一家在国内成功的餐饮企业,它在美国市场却曾经遭受冷遇和差评。中美文化差异是导致其"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并探讨文化差异的问题,不仅对于海底捞,也对众多的"走出去"的中国服务型企业有着同样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主要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对海底捞在美受挫的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5.
马丽莹 《商》2013,(13):62-63
"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1994年在四川简阳市挂牌成立公司。风雨十几载,在竞争极为激烈的餐饮连锁行业中它幸运地生存下来,发展态势十分良好。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管理作为基础,但"海底捞"从理论到实践上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颠覆了大部分企业以先进制度取胜的惯例,却能取得极佳的企业绩效。本篇案例分析就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入手,就"海底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分析其服务、管理及考评体系等方面,对"海底捞"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却获得高绩效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海底捞"的案例分析,得到对绩效管理的新认识和启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并运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顾客满意为理论模型基础,对海底捞餐饮企业的环境、设施、服务和人员等在个性化服务中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并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餐饮个性化服务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这段时间,“人类已经无法阻挡海底捞”的微博被疯狂地转发着。“海底捞”的确是一家特别的四川火锅餐厅,每天都“人满为患”,但这个“患”并没有影响餐厅生意。因为在“海底捞”等候用餐的顾客可以享受到免费的美甲、棋牌、擦皮鞋、上网、儿童娱乐、点心饮料等各式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服务至上,顾客至上”口碑闻名的海底捞火锅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与此同时不同的声音也层出不穷,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有:第一,顾客期望不断增高,海底捞面临顾客满意度难以提高的瓶颈;第二,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短缺;第三,“变态’,月最务遭到捧杀。影响品牌形象。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正海底捞跨界涉地近日,被网友戏称为"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海底捞,又被媒体传出有大动作:海底捞正在企业董事长张勇的老家、也是海底捞的发家地——四川简阳建设一家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自营餐饮为主力的商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20.
中海底捞服务的预见性,给予顾客的则是一种近乎宠爱的服务体验国餐饮百强企业名单中从来不乏火锅业态,近日中国烹饪协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08度中国餐饮百强名单中,位列冠亚军的小肥羊、小尾羊都是火锅连锁。不过,首次进入百强名单就顺利跻身四十强的海底捞无疑是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