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稀少,对外依赖性强,能源需求量大是其显著特点。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存在正向的较长期影响,能源需求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小于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睿智 《价值工程》2009,28(5):12-14
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运用湖南省2001~2006年的能源消费数,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与能源利用效率两个输出变量,建立了湖南省工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研究表明:湖南省工业能源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且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与全省GDP的关联度要更为突出;其原因归结为目前湖南省的工业经济仍然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能源消费总量仍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会导致大量碳排放.本文通过对能源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当前能源和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内外专家都一直十分重视。有一种看法认为,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固定的密切的正比关系,持久的经济增长需要有持久的能源消费的增长;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自从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后,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认为重新研究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关系,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客观规律性,这无论对于能源发展战略、能源长远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作者的研究认为,能源经济的客观规律是存在的,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三种客观的关系:第一种是能源(包括电力)消费数量和经济发展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是能源(包括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3,(4):140-143
采用1990-2011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其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中石油、电力、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随着长期经济增长,陕西省对煤炭的需求逐渐增大,石油消费比较稳定,天然气消费存在波动,而电力消费的增长趋势在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用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甘肃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Granger原因,其中,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5995,即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将以0.5995的力度作反方向调整,将非均衡状态回复到均衡状态。基于此,文章认为甘肃碳排放的减少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并且能源消费的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也是减排的适宜选择,而转变单纯的经济增长要从发展的效益出发来调度当前落后粗放的增长形态。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能源消费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区域能源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聚类分析法把中国30个省级单位划分为三类区域,以研究同类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共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不同区域长短期因果关系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能源消费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差异性,制定出符合区域实情的能源消费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经济增长,从相对潜力讲,当然还有空间。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能否将潜力发挥出来,不会发生大的波折?或者,从更长时期看,能否避免有人讲的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只是一段“插曲”?关键不在消费、劳动力、能源等纯经济因素,而在制度。  相似文献   

9.
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均居全国前列。研究广东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为广东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为低碳绿色广东的建设者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选取衡量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两者之间的典型相关系数,并对通过检验的典型变量构造其线性组合,最后给出合理的经济意义解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各省1991~2007年物流发展水平、能源消费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分别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物流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而且三个区域的物流发展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仅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紧密的联系。笔者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52~2008年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以此探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最终结论: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保持均衡状态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杨丽 《企业研究》2013,(10):176+179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能源的消费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提高能源消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笔者以空间面板的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进行了分析,进而引起对变量相关空间的重视,提出了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趋势,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探讨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虹 《价值工程》2012,31(33):169-170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迅猛增长,各国的经济增长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能源瓶颈约束,文章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分析等计量模型和方法,分析了辽宁省电力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电力能源消费引起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针对辽宁省就如何加快电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标:测度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异质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驱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以及GDP年度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MSC) 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能够促进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异质性能源消费的提高,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增加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煤炭和石油消费的驱动作用持续期较长,对天然气和电力消费的驱动作用持续期较短,四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驱动作用的时间长度大致相同。近年来,石油消费能够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驱动作用,经济增长能够对石油和煤炭消费发挥非线性动态驱动作用。在金融危机时期,难以表现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单向时变因果影响,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无法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单向时变因果影响,而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时变因果影响。研究创新:基于MSC模型,判断不同时段内异质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因果关系,进而揭示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驱动机制。研究价值:为中国完成能源产业结构转型以及构建新时代能源产业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陕西省和全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陕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依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陈亮  廖文倩  章秒秒 《会计之友》2013,(17):37-38,40,39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1978—2008年山西省GDP与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GDP是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的单向Granger原因,反映出山西经济属于增长诱致的能源需求型经济,采用节能政策而不牺牲山西省经济的增长是可行的,并提出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政府引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研究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中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6年-2015年间新疆各类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算,研究得出:各能源消费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煤炭消费量>天然气消费量>电力消费量>汽油消费量>原油消费量>柴油消费量>煤油消费量>焦炭消费量>燃料油消费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日渐增多。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评价,目前中国已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能源消费的势头并未出现停滞的苗头。自2003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由此带来的能源供应瓶颈矛盾日益突出。可以说,能源问题已演变成为一个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发现,在短期内,新能源的消费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是在长期,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将新能源和传统矿物质能源作为自变量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新能源和传统矿物能源的消费均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新能源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大约是传统矿物质能源的24.7倍。因此,大力发展和探索新能源并逐渐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是保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高耗能行业入手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可以为天津市节能降耗战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6年间天津市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天津市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且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费状况不客忽视.文章最后对天津市在"十一五"末完成规定的节能指标以及"十二五"的节能计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