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学者蒙克莱田出版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以来,政治经济学作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学科,已经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三个大的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经济制度,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规律,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来源。庸俗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处于没落时期的经济学,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和谐经济理论是从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以及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通过辩证地“扬弃”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本旨来看,和谐经济理论是科学的和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理论学说。当前,我国提出并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以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理论为指导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波普以证伪主义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为逻辑支柱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中独具特色的一支。通过对猜测一反驳方法极端否定证实的逻辑学分析和对科学知识内在规律的科学揭示,深刻地批判了波普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说明了历史决定论的深刻基础只能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4.
消费经济理论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育方面,从前苏联到当今中国,一直缺少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部分,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不完整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批判的深刻性和对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阐述的透彻性。我们需要挖掘和搭建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育的工作中去,用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后工业语境中,伊格尔顿对当前流行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机械的决定论和乌托邦主义;不能把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消极后果归罪于马克思主义。伊格尔顿的论证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两个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认识,也从积累决定论发展到技术决定论,再到目前的社会资本决定论。社会资本决定论认为,社会资本通过提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潜力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必须始终坚持,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中国经济可以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错误观点的前提下,分别对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西尼耳的“节欲论”,以及“工资基金说”、“边际效用价值论”、“新马尔萨斯主义”中的合理、科学成份作了客观分析,以求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公正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尼布尔现实主义伦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为其提供了分析和批判的有力武器。同时,尼布尔从独特的视角批判了马克思主义,其鲜明的观点,代表了20世纪基督教神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应,是马克思主义应该正视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其批判性,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的批判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其批判观包含了破立观,改革也是革命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从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间,费孝通共赴广东11次对珠三角地区及其辐射区进行追踪调查,对珠三角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他认为珠三角要保证将来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其路向是:一是深化香港与珠三角的经济关系,二是协调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三是增强珠江模式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建设共同繁荣的“泛珠三角”经济共同体。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启发了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还原论”的超越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的哲学教科书习惯于按照“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范畴,结果把精神现象这种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化,抽空了人类意识的丰富内容,而且很容易坠入庸俗唯物主义。当代科学发展及其引导的思维方式变革,宣告了“还原论”的不合理性,启发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革命的辩证法、科学的实践观超越了“还原论”,它和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并行不悖。按照当代科学思维方式,坚持对意识范畴唯物、辩证、实践的理解,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观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人口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人口论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和“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两个命题为中心内容的人口思想。毛泽东人口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和经济决定论的人口理论精髓。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过程,也是全面实践自己人口思想的过程。在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不长的时间就基本解决了美国政府曾经断言解决不了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在包括婚育方面在内的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明确规定婚姻自由和节育自主都属于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许多社会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毛泽东在和平建设时期也企图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实现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跨越,甚至把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当作革命对象,相继提出“不断革命论”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则属于滥用有关人民性和“革命加生产”的唯物历史观的人口思想,都严重地损害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背景下,毛泽东还产生过像生产计划那样实行生育计划的设想。但是,由于这一思想与革命年代形成的唯物历史观的人口思想直接发生冲突,所以,毛泽东在修改和公开出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一重要著作时,最终放弃了由政府实施计划生育的思想。虽然在其逝世前都未曾认识到计划体制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困难,但是,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既没有公开发表过自己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论述,也未设置他提出的计划生育的政府机关。  相似文献   

14.
整体性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围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我国理论界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内涵与实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法论原则以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指导下的学科建设。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也将不断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15.
评第二国际让·饶勒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国际理论家那里,存在着两种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与否定:其一是以伯恩斯坦为代表,他公开地亮出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并明言自己的观点是与马克思相违背的,为了推崇自己的观点,不惜对马克思的理论大肆鞭挞;其二是以让·饶勒斯等人为代表,他在提出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时竭力曲解马克思的理论,努力把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说成是符合马克思的理论的,他把宣扬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与歪曲马克思的理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本文着重评述了后一种,即让·饶勒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与否定。另外,本文剖析了让·饶勒斯早期的两个理论观点,即力主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结合起来,强调唯物史观并不妨碍对历史作唯心的解释,以及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来源是多元的,除了发端于马克思主义之外,还起源于费希特、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与此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让·饶勒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即社会主义与自由紧密相连和社会主义不单纯是依靠阶级斗争得来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至今未变,这个根本不能丢。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内容、时代心理特征、语言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理论工作者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化成为"大众话语",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经济学在科学主义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进展,并发展出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传统不能丢弃,但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有可能发生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可以和上个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并列,成为对世界意识形态影响巨大的事件。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两点重要启示:一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致命弱点与局限在危机中暴露无遗,使我们更加坚定必须批判和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信念;二是经济危机对马克思主义的确证意义,为突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薄弱环节提供重要力量与启示,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