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区块链逐渐被应用于保险活动的各方面,各家保险公司逐渐显露出“去中介化”趋势,并且建立自身的营销网络,影响了保险中介的生存,本文在介绍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应用区块链技术实例后,通过对保险中介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来阐明区块链技术运用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保险中介在推行区块链技术时在市场、内部结构和成本方面的阻碍,最终给出建立“私有链”“联盟链”和内部改革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技术诞生于2008年,最早的表现形式是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使得所有个体都可以成为资源配置中的重要节点。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其在保险领域的应用也充满了遐想空间。本文概述了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与不足,并对保险行业该如何迎接与运用区块链技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结合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行业痛点,征信相关机构也亟待解决如何选择区块链平台进行应用开发的问题。为了提供较为综合的信息参考和借鉴,本文将明确10个国内外典型区块链平台的特点和优缺点,从8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征信业现存问题以及征信机制融合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进行研判和阐述,最后根据征信特点结合区块链各维度指标,筛选出两个适合征信应用开发的区块链平台。  相似文献   

4.
常明 《上海保险》2017,(4):22-23
自2015年以来,区块链技术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投资的热点。通过重构信用形成机制,区块链技术将深刻地改变当前的保险业态和商业模式,成为未来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近期,区块链保险行业联盟B3i的成立和发展(1)以及上海保险交易所"联盟链"的成功验证(2),更是将区块链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研究推向新的热潮。  相似文献   

5.
《金融电子化》2020,(4):14-15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对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定位、价值、发展方向、重要任务等做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和“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华萍 《征信》2021,39(6):50-54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广泛应用,文旅产业的诚信管理适合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文旅产业诚信管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检索法对文旅产业的诚信问题、诚信管理的制约因素、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调查归纳分析,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特性,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显现,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时间银行”以“互助共济”为运行逻辑,可以有效激发社会层面的互助养老氛围,丰富和优化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然而研究发现,“时间银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用户信用模糊、信用背书不足、统筹层次过低以及通存通兑困难等信用困境。而以互信为基础的区块链技术,通过构建去中心化平台、建立行业联盟链、应用共识机制以及嵌入通证激励机制等技术路径,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优化“时间银行”的信任匹配机制,从技术层面为“时间银行”赋信,纾解“时间银行”所面临的信用困境。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的发展变革全球瞩目,多个国家正在加快对区块链的布局。2019年,区块链被列为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国家明确要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是我国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备受关注的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如何?区块链应用全面推进区块链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也称为价值互联网。它用开源软件把密码学原理、时序数据和共识机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上海保险交易所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创新型保险要素市场,依靠保险业和交易所模式相结合的有利条件,正越来越大地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这一保险市场新模式的思考论述,阐述了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功能定位、战略地位,展示了其建立以来逐步推进的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地震巨灾保险平台、招投标平台、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招投标平台业务规则、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与保险资管产品注册系统互联互通、保险产品交易业务规则、保险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等各项建设,叙述了其运行一年来呈现出的资产管理产品上市交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共同体+保交所”模式搭建起巨灾保险高效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创造更大价值、互联互通提升险资运用效率等主要优势,分析了其运行中尚待解决的资产管理产品上市交易的规模不大、地震巨灾保险平台系统利用率还不高、区块链技术还未完全成熟、盈利模式的形成还需不断探索等一些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区块链及其技术体系应用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能够有效缓解行业数据共享难、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存在局限性、义务履行回溯合规弊端多、司法举证要求高的痛点。蚂蚁集团的先行实践可以窥见其价值、模型以及前景。然而,该应用需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兼容,妥善预防风险并进行监管安排。为此,平台建设应明确表述个人信息处理目的,遵循适当性管理法定信息范围,厘清落实“告知—知情—同意”的要求,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删除权与可携权,考虑通过保险机制预防个人信息损害带来的连带责任效应,使用国产可信硬件构建稳妥的可信计算环境。同时,为应对监管挑战,应制定“监管链—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链”应用级标准,完善联盟链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主要国家已将金融科技视为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印度金融科技产业的兴起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多项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包括"数字印度"战略和"废钞运动"等。但是,由于金融科技的跨界化、去中介、分布式等特征,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能力无法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水平。为了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和防控新型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印度储备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保险监管和发展局相继推出了面向各行业的"监管沙盒"机制,致力于实现金融科技创新、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健全金融监管等目标。印度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机制对于我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监管沙盒"制度完善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sse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Fintech on the banking industry.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 commercial banks, development of Fintech leads to increased profitability,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mproved control of risk. Overall, by using financial technology, commercial banks can improve their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by reducing bank operating costs, improving service efficiency, strengthening risk control capabilities, and creating enhanced customer-oriented business models for customers; thereby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We also find that levels of such outcomes vary with levels of respective bank’s us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在显著提升银行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对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商业银行在服务场景和渠道、客户信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为快速获取必要的金融科技能力,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在其价值链的多个环节与科技企业开展合作.银行价值链由封闭的自我循环模式转向开放的合作模式,且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活动存在向少数企业集中的趋势.银行业的风险特征也由此发生重要变化:传统的战略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且变得更加复杂;科技风险、网络风险与数据安全等问题日渐凸显.作为应对,我国应结合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现有银行监管框架和模式进行再评估,督促指导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相关风险,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以更好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4.
盛天翔  范从来 《金融研究》2020,480(6):114-132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或许会带来新变化,但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构建包含贷款技术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提出金融科技、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关系假说。在此基础上,手工收集百度搜索指数数据,建立与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相关的各省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整个银行业体系,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推动银行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时,存在最优银行业市场结构;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银行业最优市场结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最优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小微企业信贷理论,补充中国经验证据,为促进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模式之一,P2P网贷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探索如何通过P2P网贷治理"麦克米伦缺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科技创新为视角,以长尾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讨论P2P网贷利率形成机制,并选取相关的面板数据,检验P2P网贷综合利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发挥普惠效应并形成普惠价值,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借贷双方的力量对比是影响P2P网贷利率的重要因素。合规的P2P网贷有助于缩小"麦克米伦缺口",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P2P从2016年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以来,极端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利率形成机制更趋合理。因此,当前我国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网络借贷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6.
张宁 《济南金融》2013,(12):69-73
本文主要探讨大数据对保险业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寿险产品定价的改进以及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情况。首先基于实际数据对于保险业大数据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保险业数据量现状以及数据使用效率的统计结果;其次以实际大数据量为基础,对传统的寿险产品定价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优的市场比较优势;最后,以大数据量为基础,打破传统寿险产品的思维定式,开发出新型的保险产品并对产品风险进行了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and how 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 affects the cross-border M&A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A-share listed firms over the period of 2011–2019, we find that local Fintech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facilitates firms' cross-border M&A activities. This effect is more prominent for firms with lower innovation capability, with higher profitability, and those in key participant province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Fintech supports the decision-making of cross-border M&As due to the mitigation of financing friction and the decrease in information disadvantage. Further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acquirer's cross-border M&A performance is higher when it is located in a province with better development of Fintech. Our paper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enabled innova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n the behavior of firms in non-financial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险业力抓服务,抓服务体现监管为民的思想。借助创新,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在保险业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大环境下,各家保险公司力求通过借助IT以及多渠道、跨平台的整合来提升客服水平。  相似文献   

19.
保险的存在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险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保险的创新是保险企业的生命之源。我国保险业应当遵循WTO的宗旨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确立民族保险业的比较优势。逐步由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向保险金融化方向推进,实现中国保险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20.
彭俞超  马思超 《金融研究》2022,510(12):93-111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非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上市公司借贷成本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非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每提高10%,上市公司借贷成本平均下降1.6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结果同时受到“竞争压力”与“信息溢出”两种机制的作用:前者表现为在银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地区,非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更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借贷成本;后者表现为,非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同时也能降低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费用开支。本文探索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为金融科技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