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立虎 《魅力中国》2013,(28):133-133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影响工件的最终加工质量,如何使工件的加工达到质量要求,如何减少各种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成为加工前必须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要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误差的出现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但其可通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本文主要从机珠磨损及几何、刀具与夹具、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及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四方面探讨了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减少原始误差、误差补偿法、就地加工法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数控机床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在已有的数控机床在线检测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数控加工误差补偿原理,提出了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误差建模的规律性,从而只要确定了相邻体间的位置特征、运动特征,就能找到对应的特征矩阵和变换矩阵。每对相邻体间变换矩阵确定后,按照误差模型规则便可以得到误差模型公式,载入辨识好的误差参数可得数值解,从而进行相应补偿。实践结果表明,该误差补偿技术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王凯 《科技和产业》2022,22(1):323-328
为解决无人机铁路巡线视频空间绝对定位和铁路里程定位应用问题,利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空间位置、姿态信息等数据以共线方程为理论基础构建巡线视频空间定位模型,以巡线视频空间定位模型为算法基础进行拓展,完成了视频铁路里程定位、三维场景与视频同步、两期视频同步算法.利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精度验证,其里程定位中误差为3.586 m,场景-视频同步中误差为4.23 m,两期视频同步中误差为3.67 m.该方法实现了巡线视频的地理信息编码,为铁路行业无人机视频精准化应用和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对于智能机械手,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是完成抓取任务的必要条件,位姿误差的产生对于机械手在使用中的影响是巨大的,最突出的就是无法准确抓取物体。运用图像处理算法确定出静态物体的中心坐标、各顶点坐标以及工件长度和工件宽度等像素坐标尺寸,并进一步将其转换为机器人坐标。通过D-H矩阵法分析得出的像素坐标与机器人坐标之间的转换公式,计算出机械手的位姿误差,最终通过减小位姿误差实现机械手抓取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
丁志岩 《魅力中国》2012,(35):159-159
加工精度就是指加工后的零件所具备的形状等指数与预先设定的各项指数之间的重叠度。本文通过对机械加工精度误差产生原因的剖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很多因素影响工件的最终加工质量,如何使工件的加工达到质量要求,如何减少各种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成为加工前必须考虑的事情,也就是要对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我国1984—2006年农业FDI的样本数据,就农业FDI与农产品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协整检验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FDI是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的格兰杰原因;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短期内农业FDI对农产品出口结构通常存在滞后1年的影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在利用FDI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过程中采取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经济计量学中误差修正模型,依据1990~2013年年度GDP、劳动人口数据,构建了能反映总劳动人口与GDP总量之间内在关系的、较为理想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初步揭示了总劳动人口与GDP总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养老负担日益严重、人口抚养比指标愈加恶化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势必要优化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第一、第二产业跨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传来喜讯:超精密加工刀具误差辨识智能化取得重要突破。该院张国庆研究员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发现刀具中心误差与切削力形态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实现单点金刚石车削过程中刀具水平及竖直方向二维中心误差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组合辨识。该方法能够将刀具中心误差的辨识与补偿时间从之前的数个小时减少到数秒钟,从而极大提高光学产品单点金刚石车削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创新驱动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文章结合上海市统计数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衡量创新驱动综合能力,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评价上海市创新驱动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演变趋势和偏离,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创新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文章结合上海市统计数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衡量创新驱动综合能力,通过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评价上海市创新驱动与经济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演变趋势和偏离,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促进创新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红梅 《魅力中国》2010,(35):394-394
本文介绍了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基本知识。结合生产教学实际,介绍了各种误差及其形成原因,并就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张瑗晋  朱代武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38-141
为了研究交叉跑道目视条件下航空器的碰撞风险,引入基于位置误差碰撞风险模型,同时将目视条件作为影响因素,从侧向和纵向来分析在跑道上两航空器之间的碰撞风险.其中运用基于位置误差模型定义一个敏感区,在此敏感区内对航空器在转弯时的纵向和侧向碰撞风险进行评估.以成都天府机场为例,计算在交叉跑道目视条件下飞机的碰撞风险,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安全目标水平值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位置误差模型计算出的碰撞风险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航空器空中碰撞概率规定值,满足飞行安全要求.该结论为实施目视条件下的交叉跑道机场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论证.  相似文献   

14.
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在机械产品制造中占有核心地位。文章根据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基于NX平台的专用夹具设计系统的优化设计。该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立Auto CAD、NX的二维夹具参数图及三维模型,创建专用夹具模型设计系统各功能模块,利用NX软件中的UG/Open API、UG/Open Menu Script模块,设计专用夹具各部件的三维模型对话框,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依据三维模型特征信息,在VS2010环境下开发相应流程,编写程序,设计用户界面,完成专用夹具三维模型库系统开发。以专用具体中的V型块为例,验证了专用夹具三维模型库系统的优化设计功能和应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线切割机床采用钨钼丝进行电火花加工。钨钼丝的直径直接影响加工的精度。为了实现对钨钼丝磨损的自动补偿,提高加工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单片机驱动三个步进电机来控制数显千分尺实现在不同的位置定位,并且提取数据,最后传送到上位机。实现对钨钼丝直径进行自动检测的装置。实验表明。该在线自动检系统所测数据与钨钼丝原始直径数据的误差在以内,通过与线切割机床相结合可以极大的提高钨钼丝的使用效率和线切割机床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试图验证该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关系。通过时间序列的协整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得出安徽省城镇化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确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但从更短期看,虽然城镇化水平的稳定增长在短期内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是过快的城镇化发展或许会成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凯敏 《魅力中国》2013,(17):124-124
在机械加工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文章具体的讲述了机械加工工作面对的失误的关键缘由,并且论述了提升精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介绍GPS定位原理和测量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GPS测量精度的误差,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高GPS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步进电机配合减速机的高精度转台的实现方法,重点分析了由于测角元件与天线转轴不同轴引起的定位误差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转台经过外场试验和试用和服役,在8级风速下精度达到0.15°。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日渐突出,并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试就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然后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相关指标建立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更好地发展我国能源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