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宏君 《中外管理》2006,(10):78-79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不算短了。 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营销仍处于探索期,没有多少经验可谈。 因为,海外营销绝不等于把产品外销。它需要企业真正的进入海外市场,建立自己的机构与渠道,乃至品牌。  相似文献   

2.
品牌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经常和有形的产品结合在一起。在生活当中,完全离开产品的品牌是不存在的,但是品牌又不是产品本身。当某品牌发展成为名牌后,这种状况就更明显了。产品会过时,但名牌是不会过时的。名牌依附的企业可能会倒闭,但真正的名牌是永生的。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对企业具有重要的长期价值。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有“七个注意事项”应引起企业的重视。一是要注意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最初,品牌仅仅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而到了后来,其真正的目的则是为了竞争,为了占有市场,为…  相似文献   

3.
祁芸 《现代企业》2003,(1):23-25
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产品市场日渐丰富 ,我国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创建。建立如耐克、可口可乐、麦当劳或迪斯尼一样的品牌可能是许多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品牌在中国已成为影响购买力行为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面对逐渐成熟、理性的消费者 ,如何加大品牌的知名度 ,突出品牌个性已成为每个厂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一、品牌与企业竞争力“品牌”是比“商品”、“名字”更高级的产品称谓。只有当一个产品拥有相当好的价值定位并将这一价值定位一致性地交付给消费者时 ,“名字”才能转化为…  相似文献   

4.
开场白:1月14日,2011中国企业海外拓展峰会在北京召开。就中国企业而言,要以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当国际游戏规则和市场蛋糕已定的情况下,注定要面临许多困难。而仅仅拥有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支撑一个优秀国际化品牌的创建。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不乏能够代表并体现国家和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还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届峰会将重点着力于中国品牌的海外拓展机遇的探讨,总结中国品牌海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为中国品牌取得国际竞争的成功搭建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下面我们请几位参会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06,(10):54-55
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群 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但市场占有率却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的比重不足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即使像“海尔”这样企业,海外销售额不到10亿美元.只占其销售额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奢侈品牌大肆侵占领中国高端市场之时,中国品牌却毫无招架之力.反思中国企业在塑造品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坚信在中国这块土壤中是可以孕育出世界级的奢侈品牌的.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靠中国企业自身的努力,需要中国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一批真正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国技术监督》2011,(2):82-83
开场白:1月14日,2011中国企业海外拓展峰会在北京召开。就中国企业而言,要以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当国际游戏规则和市场“蛋糕”已定的情况下,注定要面临许多困难。而仅仅拥有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支撑一个优秀国际化品牌的创建。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不乏能够代表并体现国家和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还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届峰会将重点着力于中国品牌的海外拓展机遇的探讨,总结中国品牌海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为中国品牌取得国际竞争的成功搭建一个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下面我们请几位参会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拓展海外品牌的建设,这个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把筷子卖给西方人一样,现在我们虽然说卖窗帘,你不知道人家要什么,所以你卖的东西不可能赚钱。我们在海外做品牌,有两个方面要做,一个是企业的品牌,一个是产品的品牌。企业的品牌要注重的是品质上的东西,和产品的品牌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注重的是企业的诚信,也许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海外的诚信做的很好,但是别人不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浙江有很多的商人在海外做的很好,我记得有一个打火机厂做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有企业品牌,但无产品品牌。没有产品品牌的存在,企业品牌只不过是一个空壳。生产加工企业的工业产品出口利润正在不断下降,而外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增加。因此,打造中国品牌,以获得在出口和国内市场的溢价能力,也就成为讨论的焦点。具有良好品牌的产品,相对于一般品牌和普通产品,确实会获得更高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具有强势品牌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由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品牌竞争力包含了企业在资源、能力、技术、管理、营销、人力资源方面的综合优势。我国是品牌弱国,面对拥有强大品牌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对国内本土品牌的蚕食,如何提升我国国内品牌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现状,着重从企业现存问题上浅析了如何从企业内部来构建强势品牌竞争力,希望能为我国企业品牌管理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施品牌延伸的产品其市场竞争者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应对模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品牌产品价格的降低、品牌产品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品牌产品差异性的提高以及品牌产品质量和功能的改善。从企业品牌延伸角度来说,真正需要关注的最终影响是品牌延伸后的产品价格和市场规模的变化。基于理性决策前提,品牌延伸企业采取应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维持现有产品市场销售额或利润。如果企业品牌延伸带来的市场规模加速扩大足以弥补市场中现有企业品牌市场份额的缩小,企业就不会采取应对措施;而如果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不足以弥补市场中现有企业品牌市场份额的缩小,企业就会采取应对措施对差额部分加以补偿。现实中并非所有的补偿措施都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可能导致品牌产品市场均衡价格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数字对对碰     
《经营者》2010,(21):30-30
今年1至9月,路虎在华销量达到16149辆,同比增长高达116%。同时期.捷豹销量达到2155台,同比增长71%。中国已经成为带领捷豹和路虎走向品牌复兴的最具潜质的海外市场。它表明,西方老牌汽车被弱势国家企业收购并不能对其品牌构成根本印象,产品本身如何是第一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白晓晴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6):34-34,36
品牌代表着产品的市场,也象征着企业的实力。如何对品牌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课题。品牌延伸已成为许多强势企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文章对品牌延伸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对品牌研究的核心要点进行了归纳, 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增加竞争者的市场进入难度,使企业长久地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品牌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品牌林林总总,但真正具有影响力并且能够存活下来的国产品牌却并不多,目前存在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国产品牌,合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国产的品牌所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少,对此,本文将主要探究如何增强中国中小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实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在国家的扶持下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从政策法规约束、市场及技术壁垒、品牌和企业国际化运作欠缺等诸方面的阻滞.本文通过对海外营销中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过程中,在宏观政策、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及海外渠道开拓等方面的策略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已经迈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名牌业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克敌制胜的“利器”。可以说,没有名牌“拳头”产品,就没有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WTO,海外名牌产品纷纷抢滩登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企业形成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数字对对碰     
《经营者》2010,(11)
116%71%今年1至9月,路虎在华销量达到16149辆,同比增长高达116%。同时期,捷豹销量达到2155台,同比增长71%。中国已经成为带领捷豹和路虎走向品牌复兴的最具潜质的海外市场。它表明,西方老牌汽车被弱势国家企业收购并不能对其品牌构成根本印象,产品本身如何是第一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正处在从橄榄型(中端产品为主)向M型(两极分化)过渡的重要时刻。同时,这也给中国企业的品牌运作出了难题。如何看清中国市场这一过渡中的脉络?中国企业又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品牌定位的调整?本期我们将用两篇系列文章关注"M型市场"这一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验告诉我们:产品越来越相似,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不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标准。在茫茫商海中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众不同?企业决策层必须走出品牌认识的误区,正确解读品牌营销,锁定目标市场,通过品牌营销,塑造完美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之门向众多企业敞开,市场成为品牌产品瓜分的天下,不少企业走上了品牌之路,把品牌经营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实践表明,企业品牌的经营之道在于:一要避免陷人误区,二要把握正确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