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22-123
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面临日益严峻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同时随着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各省市也深受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煎熬。其实,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可以密切配合,协调共赢地摆脱彼此的困境,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东部地区产业顺利转移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顺利解决对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都面临着各种阻碍,从宏微观层面,结合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现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问题的协调解决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舒 《经济纵横》2013,(6):47-53
本文对基于雁阵模型提出的把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张提出质疑,认为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发展来说并不必要,而且中西部地区也不是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理想目标地区。用于解释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雁阵模型,在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中缺少劳动力非自由流动和地区间工资差距长期存在这两个重要条件。而且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进而使两地区形成雁阵模式,无异于要求中西部在经济上从属于东部,这在理论和现实上都不具有合理性。本文以纺织业为例说明,东南亚后发国比我国中西部地区更适合作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目标地区。  相似文献   

3.
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理论上讲,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将促使发达地区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在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中并未形成明显的产业转移。影响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规模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以及体制转轨时期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保护。目前,有助于这种产业转移的有利环境正在形成,但仍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的特征事实,利用2004—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系统考察制造业转入中西部地区影响当地就业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1)制造业转入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承接地就业增长,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转入一方面通过产业集聚及关联效应推动承接地产业发展而增加有效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承接地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抑制污染对劳动力的挤出并增加相关劳动力的需求。(3)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转入产生的就业促进效应在距离东部沿海一线城市800 km范围内以及人口规模为100万以上的城市样本中更加显著。(4)从产业关联效应考虑,制造业转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作用显著,对农林牧渔业及部分非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与有效承接、促进制造业转移对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引导作用和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迟滞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区域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在成本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下,产生了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需要。但这种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未明显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的需要,而这种替代性受技术创新环境和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东部和中部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测度技术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提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具有迟滞作用。  相似文献   

6.
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入,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且不同区域产业转型对农村劳动力区域流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分析表明,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对区域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要素市场渐趋完善,具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能力增强;西部地区随着开发步伐加快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农村劳动力需求增加,影响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态势。这就需要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上关注这种影响产生的联动效应,并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成本是促使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比较不同地区劳动力成本时,不能只比较名义工资,而应该将名义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结合起来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现象。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在经过长期快速发展之后,仍然保持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资于中西部,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一直是中西部劳动力跨省迁移的目的地。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地区失去比较优势,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把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视为厂商转移资本的(最大)收益,本文估算了中西部地区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进而估算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时可能的收益空间。尽管跨省迁移者与省内迁移者的收入差异显著,但推算的总收益规模约为805亿—1 573亿元,对引导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来说,这个收益似乎不如原先设想得那么大。这意味着,政府和学术界期待的在地区间实现产业转移的模式,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郭雯  何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97-198
随着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集中调整期。提出并分析了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五个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指出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避免的三个误区,建议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杜绝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11.
张雯 《时代经贸》2007,5(11X):31-32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合称为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也就是如何解决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按照这个思路,将沉积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成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较低的农业效率,一方面内生于农业特性所决定的可分工程度小,从而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外生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约束。因此,“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滞留。通过中心城镇的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分工深化来改善农业效率,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三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如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清  林罡  刘宏伟 《财经科学》2007,(12):113-120
产业集群在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井可以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通过对东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9—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相对转移规模和转移特征,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产业转移能否提升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通过何种路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总体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并在局部地区存在梯度转移特征,不同子行业转移和集聚趋势存在显著差异;产业转移能显著提升承接地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但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各行业产业转入对纯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显著,说明产业转移主要通过纯技术效率促进承接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6.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城市化率低,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高。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超过40%,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不到33%。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包括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将经济增长模式由以外需为主调整为以内需为主,通过城市化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实现就业机会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平衡,进一步放松管制和打破行业垄断,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城乡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竞争正在趋于激化。大中型城市将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就业岗位正在成为国际竞争中最稀缺的资源。就业优先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取向。劳动力市场发育要优先于其他要素的市场发育,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提高。就业政策的重点是要防止供求不平衡导致交易价格被压低到供给成本之下,同时保证有限的就业机会优先分配给最优秀、最有效率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预测及其结构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加锋  刘毅  张雷  王丽艳 《经济地理》2006,26(6):1005-1008,1017
采用成分数据,利用球面投影降维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2004—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预测的5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仍为“二、三、一”型,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效益进行评价,指出今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致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协调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关键要做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以增强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多形态、多样化的。文章提炼出三条主要转移途径:一是通过中、高等教育实现的转移,农村学生在掌握现代生产技能的同时取得城市户口,进入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二是受过初级及以下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第三,也是最根本的途径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基础形成的就地或就近转移。实践中,乡镇企业如果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形成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效应,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