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如何实现中国—东盟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对外经济战略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财税政策协调对于CAFTA深化、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投资环境是一个经济体或区域所具有的对投资活动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有机组合。投资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的子系统,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大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中部其他省份赶超的压力。改善投资经济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努力使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走在中部地区的前列,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为了解决河南省在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开放度等方面存在的比较劣势。本文通过相应的原因分析,从政府政策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争取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总体区域差距呈倒N型变化;1978—2010年间人均GDP基尼系数在0.268~0.356范围内变动,但由于缺乏成熟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判别标准,其是否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待进一步研究。从基尼系数差异分解的结果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受到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影响,且这些差距大部分来自于东西部与东中部之间,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各省份间,这将为今后国家制定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是提高区域物流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货物周转量、区域物流业产值作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以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安徽省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EViews6.0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测度和预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相关性;1978年以来,安徽省区域物流发展可以分为物流缺乏、物流供求平衡和物流迅速发展三个阶段;未来十年,区域经济将极大地拉动物流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嵌入政府质量和科技创新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4~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质量、科技创新对绿色GDP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绿色GDP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及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权重矩阵影响下,不同地区的政府效率、市场化程度、公平程度和腐败程度对绿色GDP的影响不同,其中政府效率、公平程度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绿色GDP增长,却会抑制比较落后地区绿色GDP的增长;市场化程度对大部分地区绿色GDP呈现促进作用;腐败程度对地区绿色GDP增长呈阻碍作用。科技创新对各地区绿色GDP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升绿色GDP发展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地方政府质量,为绿色GDP发展提供符合实际的政策指导意见,还需激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绿色GDP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嵌入政府质量和科技创新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4~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质量、科技创新对绿色GDP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绿色GDP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及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权重矩阵影响下,不同地区的政府效率、市场化程度、公平程度和腐败程度对绿色GDP的影响不同,其中政府效率、公平程度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绿色GDP增长,却会抑制比较落后地区绿色GDP的增长;市场化程度对大部分地区绿色GDP呈现促进作用;腐败程度对地区绿色GDP增长呈阻碍作用。科技创新对各地区绿色GDP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提升绿色GDP发展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地方政府质量,为绿色GDP发展提供符合实际的政策指导意见,还需激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绿色GDP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7.
广东作为我国GDP最大的经济省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广东经济取得的成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因素,有着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作为一个外源型的经济省份,广东省有着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政策优势"与"人缘地缘优势".对广东经济的特色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提出推动老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认为树立老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发展理念,并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把生态保护切实纳入区域发展规划,把握开发的方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生态保护之中,使生态经济化;切实建立起打破行政区划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圈(以下简称南圈)和天山北坡经济带(以下简称北坡)是新疆二个不同的经济增长点,而由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地理等原因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新疆长治久安,因此加快南圈发展有利于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新疆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东部发展、西部开发,均依靠区域经济政策的扶持,山西缺少的是这一政策的各种优惠.因此,须设法寻求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外部政策支持,主要是国家给予财税政策方面相应的区域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云南的经济发展,既是大好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云南参与CAFTA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地位,以及CAFTA建设对云南基础设施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和所带来的巨大国际市场,为云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挑战主要来自于:农产品零关税对云南农业的挑战;西南其他省份加快与东盟的合作步伐,有可能使云南现有的与东盟国家率先合作的优势被取代;与云南接壤的东南亚国家市场环境较差,经济合作前景不理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在人均收入、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水平以及财政收入方面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这种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不同方向,例如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制度等,并且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表现的愈加明显。如果不针对这种经济发展上的严重两极分化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控制,那么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要承认区域差距的存在,应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要注重人才资本的储蓄,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自然禀赋优势,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分析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优化广东经济空间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京津冀181个区域单元2000年和2014年人均GDP数据分析其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其空间效应与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存在,且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俱乐部”式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富人俱乐部”效应与“穷人俱乐部”效应同时存在;地理位置、期初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对区域单元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而政策效应表现出异质性,2014年之前的区域政策对京、津两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程度阻碍了河北的经济增长。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重点,尤其应细化河北的区域发展政策;要强化滨海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冀中南的集中连片慢速增长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中部省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部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全国性的经济技术转移、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等,使得中部省份有条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过程中迅速崛起。中部省份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实现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发展“前高后低”,老工业基地振兴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税收视角,运用辽宁和可比省份近10年来的经济税收数据,进行纵、横比较和分析,揭示出辽宁经济运行中存在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行人才兴业战略、发展民营经济、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六项振兴辽宁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部中心城市是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辐射、集散、制衡作用的城市,通常是指西部的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这类城市由于对所在的区域或省份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在吸引国内大型企业、省内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落户方面具备很强的比较优势。2014年,随着国内产业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国家区域协调政策不断出台,西部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日趋完备,因此动作频频。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是大国经济发展特有的现象,在大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从区域金融政策角度入手,以环渤海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为例,探寻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模式,进而探寻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揭示区域金融政策、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提供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1978年~ 2013年的省际人均GDP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不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我国地区经济差距进行测算,进而实证考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五年规划的更替,考察期内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呈现出"先降后升再下降"的倒"N"型变化趋势,且这一趋势不因区域划分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但区域划分数量的增加会显著拉大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表明在不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经济发展的空间因素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的区域空间负相关性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成员国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已经明显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文章就CAFTA成员国进行汇率协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