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广东省金融产业规模、投入产出结构、关联以及波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的金融产业规模大,但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产业关联范围广,产业链长,但产业关联强度较弱;金融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引导作用较弱,但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较强,综合波及效应显著。因此,将金融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真正实现金融强省的目标,是现阶段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2010年、2012年和2015年的中国投入产出量表,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进行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范围较广,但影响程度不深;金融业中间投入率较低,中间需求率较高,是典型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推动力明显大于供给拉动力,具有着弱辐射力、强制约力的特性,金融业正通过供给推动的作用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10年河南省42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中的所有部门分类计算,合并成12个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再根据所得表及投入产出分析相关知识,分别对河南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和金融业的波及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河南省金融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河南金融资源利用率低且流失严重等现状。最终提出促进河南省金融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新疆颁布的4张投入产出表,剖析新疆金融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产业波及效应和投入产出效应,主要结论有:从产业关联效应看,新疆金融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仅对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这两个产业联系紧密;从产业波及效应看,新疆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力都比较低,导致其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应不强;从投入产出效应看,结合希曼判别矩阵得出新疆金融业属于高附加值低带动率的生产服务业。最后本文提出加强金融业与其他各产业互动性、拓宽金融业涉及的产业面、增强金融业与各部门关联程度以共同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金融保险业近几年相对上海其他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为此本文通过对上海199年、1997年、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描绘出以金融保险业为中心的产业链,对金融保险业的总体地位以及它所依赖和主要服务的产业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有益于发展上海金融保险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江苏省2007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分析江苏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研究发现,江苏省金融业对本省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小于国民经济对金融业的拉动作用,金融业为其他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功能还有待完善。所以,江苏省应充分利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本省金融业,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金融保险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而其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同其他产业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运用产业关联分析法对中国金融保险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做了检验。通过基于产出投入表的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得出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指数不大,但是其感应力指数相对来说比较大,说明我国金融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融资约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浙江省上市民营企业为对象,对处于产业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金融关联程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浙江省民企中存在70%的金融关联现象,金融关联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对处于不同产业周期中的民企,金融关联对其融资约束缓解作用程度不同,表现为对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对融资约束缓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汪婉婷  侯姝婷 《云南金融》2012,(5X):107-107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投入产出表也曾多次被用到产业关联的分析当中。本文基于2002和2007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综合十六产业情况,对湖北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做出分析,其中研究了金融业的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而反映湖北省金融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投入产出表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投入产出表也曾多次被用到产业关联的分析当中。本文基于2002和2007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综合十六产业情况,对湖北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做出分析,其中研究了金融业的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而反映湖北省金融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解为最终产品影响力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初始投入感应度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及其两个重要关联产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据近年中国62部门投入产出表实证研究了当前我国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核心产业的产业选择结果排名,分析得出房地产业及建筑业、金融保险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支柱产业和核心产业地位,并据此对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越  罗伟  刘斌 《金融研究》2016,432(6):81-96
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升的问题。通过采用2001-2011年中国与其他41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数据及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和地位,并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度和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决定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度的关键因素。当融资约束较少时,可以带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升级;如果融资约束较大,则会引致产业向价值链低端偏移。此外,出口目标市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跃升,实施出口“地区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将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乳业产业关联分析——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因此有必要客观度量我国乳业扩张进程中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特征。文章依据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基础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关联的总体效应、产业关联的部门结构效应、产业关联的波及效应三个方面定量分析我国乳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尤其测算了135个部门分类下的乳业的前向关联度和后向关联度,总结归纳了我国乳业的产业关联特征。我国乳业产业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乳业的健康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乳业自身的稳定问题,乳业的产业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年~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参股保险业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与没有参股保险业的企业相比,参股保险业的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低;而且,参股保险业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对于那些处于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里的企业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融资约束较严重的情况下,参股保险业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融资。  相似文献   

15.
日本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艳娟 《海南金融》2009,(12):49-53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运用日本2000年投入产出表,从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乘数分解模型等探讨金融产业的地位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产业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重要部门,关联效果非常大,而且在第一、二产业的投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对于金融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投入较大,其中信息产业在金融产业的投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张三峰  张伟 《金融研究》2016,436(10):111-126
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融资约束和金融发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融资约束对企业雇佣需求有显著负面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企业感知到的融资难度每增加1个单位,其正式员工的雇佣增长率将下降3.1%。以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调控为自然实验,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企业雇佣需求有显著负面冲击;金融发展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金融发展对企业雇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大中型及发展成长中的企业。本研究为理解金融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对江浙沪皖四地的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四地金融业对服务业的依赖性均很强,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江浙沪提供的消费性金融产品或服务较多,上海市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尤其突出,相反安徽省还停留在提供生产性金融服务阶段。因此,长三角各地应加大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渗透力,特别是安徽省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本省金融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四川省近十年来的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为引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消费行为对各个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消费结构变动度,消费结构变动贡献率和生产诱发系数的计算,从量化的角度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银行贷款的比率、期限和成本三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关联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关联有助于延长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和降低其贷款成本: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融关联.银行关联和非银行金融关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替代关系,但二者在缓解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效应:非银行金融关联是民营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金融关联形式,并且在缓解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方面比银行关联更有效;货币紧缩时期。金融关联能够延长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但不能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在贷款比率和贷款成本上面临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20.
初立苹  粟芳 《保险研究》2014,(10):38-51
本文从向保险业投资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2007~2011年在中国境内经营业务的74家保险公司为样本,使用GMM方法分析了保险公司的融资能力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测度了"融资悖论"的存在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投资于保险业的资金存在着明显的"融资悖论"现象,资金在保险业的流向不符合"资本逐利"的基本规律。而且,寿险公司因其业务具有较强的现金吸收能力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存在比财险公司更为严重的"融资悖论"现象;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因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也存在比中小规模保险公司更为严重的"融资悖论"现象;保险业中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存在着严重的"融资悖论",而外资则是典型的"现金追逐者",依循"逐利"规律谨慎向中国保险业投资。其次,从不同融资渠道投向保险业的资金在"融资悖论"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表象。投资于保险业的内部资金是典型逐利的,丝毫不存在"融资悖论";而由于出于占有金融资源、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和不合理投资等因素的考虑,投向保险业的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等外部资金具有严重的"融资悖论",可见,保险业的外部投资者未能准确寻找适合投资的保险公司。最后,本文还以新《保险法》的出台为例,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保险业"融资悖论"的抑制作用,保险市场的制度完善能有效矫正对"资本逐利"规律的扭曲,能引导资本流向更加合理的保险公司。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更有力地证实了保险业"融资悖论"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