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产业集群内协同学习对产业集群的创新有极大的提高作用.集群成员间的互动的知识共享、交流和信息反馈-即"协同学习"是推动集群创新优势提升的内在微观机制.相对于个体学习,协同学习可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我们的项目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协同学习效应的影响因素有:人才的流动,集群企业互动、企业衍生过程、人员的非正式沟通、集群内相关构的支撑和政府规制.  相似文献   

2.
常静 《现代企业》2013,(8):35+38
在知识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不断学习新知识,向他人学习知识获取间接经验,这就是一个知识转移过程。企业通过与其他组织的知识交流和协作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称为其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创新网络是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不确定性的有效组织形式。创新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是通过网络中各组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物流企业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内涵、方式及其意义,建立学习型企业的途径与方式。分析了在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的条件下有效进行知识管理以及知识链和学习链管理的意义,推进企业知识传播、共享和创新的过程与机制。建立了学习型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高级管理范式,其目的是维持和创造动态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人才的积蓄、知识的共享与知识的创新以及相应文化氛围和软硬件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管理已被迅速提到企业家的议事日程,目的在于使整个公司内部加快获取、传递和推广知识的进程,鼓励员工持之以恒地不断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知识的特点,一般把企业内的知识分为“有形”知识和“无形”知识两大部分。有形的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语言表达并且可以和他人共享的知识,而无形的知识是一种潜意识的知识,它不能用言语表达或者只能用言语进行部分表达。  相似文献   

6.
毛文静 《物流科技》2010,33(12):29-32
中小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创新是当今经济领域内的两个重要课题。企业技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和活动,而是一个社会的、复杂的、互动的过程。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有效平台和方式。中小企业利用集群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这同时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中小企业要想有效利用集群平台以技术创新,需要进行主动性的管理,如知识共享、提高吸收能力、构建分工协作网络等。这些要素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之间是一个正反馈的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集群创新网络面临的压力、动力、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集群创新网络相对于其他创新网络而言,一方面,其不进行知识共享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其知识共享的动力更强,机会主义风险更小,因此集群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共享和联合研发。  相似文献   

8.
廖碧波  刘青  王莉芬 《价值工程》2011,30(5):292-293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是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大学知识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方面,但大学现行的组织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知识共享,因此建立知识联盟,就可以有效实现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大学知识联盟管理机制构建的主要路径是:选择互补性的合作对象、创新知识联盟的管理机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知识的学习与流动和加强联盟间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勘察设计行业是知识、人才密集型行业,设计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形成、积累、共享、创新的不断循环和提高的过程。知识既是设计单位的资源,也是设计单位的成果和资产。不断创新是实现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设计创新也是建立在利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和突破,设计创新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可以促进设计单位的技术进步,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的《2011-2015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是智力资本,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企业价值的创造不但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开发、利用程度,还取决于知识的共享程度。通过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可以使企业减少重复学习的浪费,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加速知识转化为企业价值的过程,形成企业独有的知识优势。  相似文献   

11.
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不仅与员工心理属性有关,而且与员工社会属性有关。本文选取知识共享这一典型的社会互动机制,结合批判性思维这一反映创新行为本质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影响过程中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同时,批判性思维会正向调节这一中介作用,它和知识分享的交互会强化员工创新行为绩效的显现。因此,在企业实践中,应该重视包容性领导风格,鼓励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培育员工批判性思维,这是典型的从社会互动视角激励员工创新行为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组织中的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中的知识创新从个人层面开始,通过个人——组织——组织间三个层面上主体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有效互动,实现知识的螺旋上升。为了推动虚拟组织中的知识创新,必须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共享知识远景规划,为知识创新建立多种领域,利用合伙人之间的多样性、冗余信息促进知识创新,建立信任和增大透明度,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等。  相似文献   

13.
知识转移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而运行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核心和外围两个机制进行分析,期望为企业集群的创新寻求更好的思路。本文认为,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机制由核心机制和外围机制组成,核心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关键;外围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和学习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知识转移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而运行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从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核心和外围两个机制进行分析,期望为企业集群的创新寻求更好的思路。本文认为,创新集群知识转移的机制由核心机制和外围机制组成,核心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关键;外围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共享机制和学习机制,是创新集群知识转移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尹坤萍  钏雪蕊 《价值工程》2011,30(1):259-25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过程不仅仅是让幼儿去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让幼儿主动学习,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用的途径是提问,因此,有效提问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有效提问的特点,对于师幼互动中有效提问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然和谐的共享知识的行为环境,首先,企业管理者思想开放,敢于向自己和传统的习惯提出挑战,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管理模式由控制转为支持,由监督转为激励,由命令转为指导,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其次,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与人共享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并自然与组织内外的人员形成知识网络团队。 在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主体是拥有各类专业知识的文化人,特别是其中具有高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学习和掌握知识成为员工的第一需要,同时学习被注入新的内涵,内容和范围得到很大拓展…  相似文献   

17.
正对组织学习能够带来创新、提升绩效、改变行为,理论界几乎已经达到了共识。那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吗?如果是,怎样的组织学习才能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完成?笔者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组织学习、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一)组织学习关于组织学习,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的界定。朱瑜等(2010)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通过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处理来改变组织及其成员认知与行为的综合学习过程。曾萍  相似文献   

18.
企业知识共享中的博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必须考虑知识共享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本文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中存在的四种博弈关系,为企业制定知识共享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认为高度集权的科层组织结构、传统的企业学习机制、知识工人的短缺、以及对知识管理的误解和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我国传统企业在向知识型企业转变过程中阻碍知识共享的症结所在。在分析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审视,并提出通过改革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塑造企业文化等方式切实地实现我国传统企业内部部门或机构间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20.
杨涛  孙军伟 《价值工程》2011,30(6):241-241
知识联盟成员在参与知识创新过程中需要共享知识,而知识共享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收益,成本及收益的具体规则对联盟成员参与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两种知识共享成本及收益的组合机制,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结论,即联盟成员参与知识共享所得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必须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