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春秋国旅为例,对大型旅行社企业信息化的历程、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关键成功因素以及物流、电子支付和安全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探讨大型旅行社与旅游电子商务相结合后的发展策略与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
旅游管理专业实体建设可以适应旅游业跨越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以苏州旅游与财经学校文化国旅留园路营业部为例,总结了旅行社实体建设的动因、管理方式及其对旅行社业人才培养提供的经验:实训实体化建设可以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实训实体化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实训实体化建设使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际,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行社目前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和科学管理,且市场化进程缓慢,导致我国旅行社处于恶性价格竞争的现状.在本文中,笔者对我国旅行社品牌战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旅行社发展现状、旅游市场、旅行社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研究旅行社管理品牌化的必要性以及旅行社管理品牌化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乔美华 《经济师》2009,(7):273-274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旅行社在促进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旅行社在经营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以山西省旅行社为例,就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行社目前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和科学管理,且市场化进程缓慢,导致我国旅行社处于恶性价格竞争的现状。在本文中,笔者对我国旅行社品牌战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旅行社发展现状、旅游市场、旅行社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研究旅行社管理品牌化的必要性以及旅行社管理品牌化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兴起、普及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也为旅行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说,发展电子商务是今天及以后的旅行社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发展壮大旅游事业的利器。本文以旅行社电子商务为研究对象,厘清旅行社电子商务的概念、经营模式,揭示旅行社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再对我国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22,(1)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旅游业之间竞争也表现的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只有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份额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旅游目的旅游形象有极高的辨识度,也为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山西王家大院为例,对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及旅游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王家大院旅游品牌形象塑造存在品牌形象定位塑造不准确、品牌形象行为塑造不完善和品牌形象视觉塑造不到位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运用CIS理论提出传达品牌形象服务理念、完善品牌形象塑造行为和构建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景区旅游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光超 《商周刊》2012,(8):43-43
本届旅交会。对于在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推动者”角色的旅行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本次盛会,一手推销,一手学习,在推动本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助推青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值得人们关注。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国旅(青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牟武金。  相似文献   

9.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重要支柱之一,在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如何加强山西省旅行社的企业管理,加快山西省旅行社的发展,把旅行社做大做强,振兴旅游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因此,从旅行社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今后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旅游业收入为衡量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因变量,选择旅行社从业人员、旅行社固定资产、旅游外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为自变量,基于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旅行社固定资产与甘肃省旅游业呈正相关关系,旅行社从业人员则与其呈负相关关系,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战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邹宏霞 《经济地理》2004,24(6):865-868
品牌不仅是旅行社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我国旅行社进行品牌经营战略已被提上日程。文章通过论述品牌经营战略与旅行社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的现状,提出了旅行社品牌经营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产函数的中国旅游发展总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总量指标主要包括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数.基于生产函数,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数为因变量,以构成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中国旅游发展总量预测模型(实际模型自变量筛选后只有旅行社一个),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发现了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总量预测的唯一决定性影响因子——旅行社数量,定量实证了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水平的低层次性、旅行社经营水平的低层次性,提出旅行社数量及其经营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高低的核心影响因子.建议国家及地方政府要转变对旅行社的偏颇认识,要把加强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作为地方旅游经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导游人员是旅游业的窗口和形象,导游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旅游企业的形象和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桂林青葱岁月旅行社为例,就校办旅行社与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化时代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旅行社形式兴起--网络旅行社.它的出现开拓出不新的市场,同时也给传统旅行社带来了冲击.本文以中同国际旅行社和携程网为例.对比并讨论了两种形式的旅行社在品牌管理、产品和营销手段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现今,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提高,人们不再只追求纯粹的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更加注重的是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旅游业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旅游业三大支柱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旅行社,不仅担负着组合和经营旅游产品的职能,而且肩负着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的任务。近几年来,关于旅行社接待服务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情况,逐渐变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笔者在本文中从旅行社接待服务的现状入手,探讨一下旅行社接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的策略,并展望下我国旅行社接待服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有三大支柱即: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行杜作为旅游业得三大支柱之一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处于联系旅游者和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纽带的重要地位.但是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季节性、脆弱性的特点.旅游业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综合而成,旅游者得需求多种多样,旅游业的发展有季节性和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因而对旅行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旅行社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并发展就要从旅行社自身和外部环境缘合分析备种因素的变化.本文从旅行社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出发,分析旅行牡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利用SWOT、AHP层次分析法,STEEP分析和IFE、EFE短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得出旅行社企业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和内部障碍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遵义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资源条件严重不符。面对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遵义旅游目的地品牌呈现空心化趋势,缺乏对品牌形成有效支撑的旅游产品。以旅游地品牌塑造为纽带,剖析遵义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关系,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期为遵义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已然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正从传统的观光型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创新型精细型的增长模式迈进,同时,近年来区别于传统旅行社的户外俱乐部数量急剧攀升。显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必定暗示着旅游业发展的新的走向,本文就以驴帮户外俱乐部开拓大学生市场为例来深入了解现象发生背后的原因,并且预测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期就研究结果为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在促进传统旅行社升级转型的同时,指导户外俱乐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应在品牌理念引入到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品牌打造过程中,通过对度假地品牌概念和实质的分析、相关理论的研究及梳理,构建休闲度假目的地双向互动品牌塑造模型。针对昆明高原型度假地品牌的构建,提出塑造模型和塑造策略,以期为更多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的诚信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企业,其信用现状令人堪忧。旅行社的信用缺失,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对于旅行社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相应对策:培育旅行社的诚信意识、提高旅游信息透明度、加强旅行社的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