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01~2008年424个上市公司首次发放现金股利行为的跟踪调查,系统性地从行业股利分配、行业竞争程度、行业成长性以及行业自信水平四个维度研究了行业因素对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业整体股利分配对上市公司首发股利产生显著正面影响,表明上司公司股利的首次发放具有行业追随效应;(2)行业成长性和行业自信水平对上市公司的首发现金股利产生负向影响,但行业竞争程度并没有对上市公司首发股利产生显著影响;(3)半强制分红政策强化了行业因素对上市公司首发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立文 《当代经济科学》2011,(5):99-108,128
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行为还是进行短期频繁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股票全流通时代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5,(8)
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权衡度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发放呈现正相关关系;(2)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权衡度与现金股利发放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卉 《时代经贸》2014,(6):70-71
本文以2008-2012年深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政治联系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在市场化发展进程较好的地区,上市公司会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来回报投资者。所以,政治联系与现金股利政策正相关,但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机会后,会降低股利的发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股利分配政策作为财务界未解之谜之一,备受理论与实务界关注。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能否传达出公司的业绩状况。研究选用了符合样本条件的上市公司红利分配情况与经营业绩数据,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率和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两个方面观察对企业业绩状况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现金股利发放水平与企业业绩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企业绩效就越好。而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却不一定有绩效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2007-2010年的四年中,中国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呈现出平稳的态势,上市公司派现与不派现的数量大致相当;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先升后降;盈利能力不是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首要决定因素;尽管第二至第十大股东对控股股东有着比较重要和明显的制衡作用,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存在通过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每股货币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没有正相关关系,成熟市场的所谓债务协定约束现金盈利的说法在中国并不存在。为此,应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改革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股利决策的稳定性,彻底取消红利税。  相似文献   

7.
黎建铭  唐卫斌 《经济师》2013,(12):134-136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逐年上升,但从股息率、分红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看,整体分红质量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文章以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股利政策偏好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股利政策决策依据为出发点,运用博弈论,进行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分配决定因素的均衡分析。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3,(1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比例逐年上升,但从股息率、分红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看,整体分红质量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文章以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股利政策偏好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股利政策决策依据为出发点,运用博弈论,进行上市公司现金红利分配决定因素的均衡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尚不完善,重融资、轻回报现象严重。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但提高了股票股利支付意愿与支付率。进一步地,在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之后,检验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影响股利政策中起到不同的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资本市场监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股利政策被认为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在分析股利分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考察,分析了可能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一些指标变量,并利用相关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决定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和发放多少时,主要是依据公司短期盈利指标,较少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指标。上市公司这种短期化的现金分配政策隐含着长期投资风险较大,导致投资者行为普遍短期化,从而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