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这回中国奥运申办成功,互联网人心中不免暗暗窃喜:这下有救了。有股票在纳斯达克悬着的张朝阳跑到莫斯科去写“奥运申办日记”,哪里是什么简单的“忙里偷闭”,去尽一尽中国人的“匹夫之责”去。当八秩萨翁念出“北京”后,看在大洋彼岸流落街头久矣的中国股票顿时跟随13亿人样双脚离地——高兴得向上跳了起来,我们便可知,张朝阳们欲借申办奥运来给病危中的互联网“冲喜”。还真说不定,一蹶不振、快见棺材快落泪的中国互联网会因此振作起来,牛气起来。  相似文献   

3.
“把雅虎在全球做得最成功的产品转移到雅虎中国上来。”“雅虎进入中国,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要打败谁,这将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中国市场还在初级阶段,更多的是需要积累。”  相似文献   

4.
奥运后的中国,从企业主营销传播的预算配置格局来观察,一言以蔽之,就是“从绚烂归于平淡”!奥运前、奥运中各级奥运赞助商那种“寅吃卯粮”的传播铺张现象有望达到理性回归。中国的营销传播专业人士们,受到企业主紧缩的预算影响,必然从奥运盛宴回过头来吃“家常菜”。家常菜的秘诀无它,就在一个“常”字——平常心是道!品牌之道无它,也在一个“常”字。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品牌的奥运营销是烧钱大事,而把“宝”押在哪里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把“宝”押在运动员身上:“名运动员 品牌/产品”的广告,押对押错自有天命。押对了谁,就借谁的光,比如耐克在奥运会前押对了刘翔,并专门为他特做一双耐克跑鞋,结果胜出了穿阿迪达斯跑鞋的对手,  相似文献   

6.
“人本奥运”是要以人为根本,从北京奥组委到奥运产品特许生产商,都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尊重劳工、爱护劳工。这应该是人类的本性,也是最伟大的奥运精神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成功营销》2008,(6):11-11
北京奥运会将是奥运史上第一个“高清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的松下紧紧抓住这一商机,同时在中国、美国等地开展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8.
陈亮 《成功营销》2008,(10):33-33
从2008年奥运的申办、筹备、组织到召开整个过程来看,北京奥运会确实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催化剂”。它所倡导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汇聚起来,铸就了新的”责任奥运”。除了奥运赞助商们,许多非奥运赞助企业也都肩负起奥运的社会责任,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为己任。  相似文献   

9.
可口可乐公司在奥运期间选择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展示鸟巢体育场模型,以此来开展最新产品推广活动。在转换站的展示区,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以鸟巢体育场为模型的大型平台展示产品,并在展品周围添加上姚明、刘翔这两位中国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的图片模版。同时可口可乐公司还打出极具吸引力的标语——“全情支持奥运80年”,此展示推广引起了地铁乘客们的高度关注和浓郁兴趣。此次产品推广活动直至8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后奥运时代”的预期不绝于耳。欲防患于未然,必须从场馆后期利用,奥运产品研发,相关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和利用奥运会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观》2008,(10):111-113
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后奥运时代”。表面看来,奥运营销的话题已经接近尾声,然而,08奥运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却远未止步于此。在宏观环境上,奥运会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甚至国家形象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毫无疑问会持续惠及中国企业。因此,如何借势“后奥运”同借势奥运一样,成为中国企业尤其是赞助商眼下必须关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康佳因对所具有的“奥运比赛场馆指定供应商”身份的利用,其于2008~2009年度开展的节庆营销充满了奥运色彩。在寒促到来之际,康佳推出的“5000万厚礼迎春”促销活动,即是嗣绕“最适合观看奥运的产品”——“i—sport运动高清液晶电视”所展开的。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朱忠庆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也表示:“康佳本年度节庆营销的最大亮点主要表现在‘关联奥运’上。”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体育首次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成为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穿着国内体育用品,开始与奥运结缘。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到雅典,“李宁”四次伴随中国奥军团出征奥运。  相似文献   

14.
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是一种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在奥运会发展的历史中,奥运精神不仅是一种竞争精神,更是一种和平追求,奥运会不仅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也是一个发展友谊的平台。北京奥运会结合中国传统的“和合”的理想,将奥林匹克休战墙命名为“和平友谊墙”,其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东南卫视将以“欢乐”为主题,以“海峡”为特色,用四大看点“奥运、台海、公益、娱乐”从容应对奥运年。看点之“奥运”以娱乐的方式演绎奥运,以全民动员的方式参与奥运,以海峡的视角报道奥运,东南卫视将呈现别具一格的“欢乐海峡-快乐奥运”视听之旅。一系列奥运主题节目组成了纵跨2008年度的东南卫视“五环框架”,奥运主题节目、奥运新闻资讯节目、奥运观众互动节目、奥运直播节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随着奥运的临近步步升温。  相似文献   

16.
北京2008年奥运会,适逢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全面参与奥运。这将给北京和中国带来巨变。其中,恰恰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与赢利前景。 在这场与时间、机遇和人的角逐中,谁能成为最后真正的胜利者?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深刻理解奥运经济学,全面掌握新财富地图,方能在“财富奥运”的领奖台上摘取令人艳羡的桂冠。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08,(4):101-101
2008年,奥运年,奥运营销也成为企业和营销人津津乐道、百谈不厌的话题,出版界自然也不例外,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太度体育传媒共同推出了“2008年度·中国首套奥运营销丛书”,其中由中国体育产业之父魏纪中先生倾力撰写的《我谈奥运经济》是本套图书的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18.
奥运集结号     
周蕊 《成功营销》2008,(5):20-21
2008年4月30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100天,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众品牌的“奥运会”从2001年北京获得2008奥运承办权那天起.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奥运赞助商资格之争.以及围绕奥运展开的营销战略布局譬如市场进入和扩展.或者营销战术层面的品牌推广与传播.一直以来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康迪 《成功营销》2008,(10):64-65
20多年的电视媒体经验以及大胆创新的性格,使汪文斌最终选择了“结盟”与“联动”作为央视网奥运之役的策略。以央视网为首的9家奥运转播网站的网民,结合中国11亿的电视观众,组建了世界上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奥运转播平台。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商界》2008,(10)
当世界上最大的盛会和最大的新兴市场被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中国经济在后奥运时代将呈现怎样的走势?专家认为,由于中国庞大的体量和结构,很难因奥运因素的变化而撼动发展大势。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方向发展。“后奥运衰退”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