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乡村社会林业是实现山区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论述了发展乡村社会林业是促进山区综合开发和从整体上搞活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式。是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指出了发展乡村社会林业必须始终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协调性和保护性开发理念,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山区林业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是我国绝大多数山区县的主导产业,林业及山场资源的开发成败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及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山区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然而与平原地区相比差距仍在趋向拉大。山区林业发展及资源开发效益不高的症结在哪里?如何看待市场经济对山区林业发展及资源开发的影响?怎样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林业资源开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本文将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1市场经济对山区林业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影响1.1市场对林业发展资源配置和供求调节失灵随着山区…  相似文献   

3.
邓盛梅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230-232,236
绿色海峡西岸建设是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相衔接的林业发展战略,林业人才资源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主力军,人才环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土壤,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决策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优化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人文环境是绿色海峡西岸建设的林业人才资源开发环境优化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林地资源需求的加大,以及开发建设的不合理导致林地资源被破坏,对于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林地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重要性出发,对其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提出了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三明市陈大国有林业采育场生产经营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有林业采育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采育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加大采育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和林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加强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基本实现消灭宜林荒山之后,建设跨世纪林业,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林业建设如何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牵涉面广,辐射面大,面对当前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几方面关系,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以促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是山区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经济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任务之后,加快绿化进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对林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有诸多方面关系需要统一协调,作者例举了几个关系的处理,谈点初浅见解。  相似文献   

7.
伊春市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国有林区和开发最早的木材生产基地.1948年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2.4亿m3,累计上缴利税、育林基金等59.2亿元.2005年5月伊春市被国家批准为林业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伊春市经济转型需要财政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以及如何支持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林木资源的日趋减少,林业职工队伍的不断增加,林业开始由传统的木材生产经营向林办工业和多种经营企业转移。根据山区的特点,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非林产品,充分发挥山区资源的优势,使林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是每个林业工作者尤其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开发新项目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资金从何而来,如何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因此,怎样筹集和管理林,办工业的资金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林办工业资金的筹莫林办工业资金的一般特征是:使用期较短,周转速度较快,一次投入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前林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看法穆志明,于英,梁其安1、要正确认识我国林业所处的发展时期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其主要特征是:.林业经济从资源经济型向产业经济型转移。我国林业开发至今,一直延着资源经济的轨道运行。其支撑条件有两个,一是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种子种苗是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具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是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我省历来十分重视林业种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坚挣“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的原则,走“创新强种、兴业富民”之路,不断规范种苗生产经营行为,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林木良种的开发与推广,林业种子种苗工作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林地资源征占利用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石,是林业生产建设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依法管理好林地,对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林地资源征占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大对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监管力度,建立有林地损失补偿制度,加强建立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效机制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信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2.地质找矿和转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过程;3.开发信息资源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必须抓好两个转换,一是外部信息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二是内部信息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转换;4.提出了加强核地质系统信息开发工作的几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 林业开发是林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问题,对改变我国林业落后的面貌,扩大森林资源,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现实意义。近几年来,学术界和林业实际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林业开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但什么是林业开发,怎样开发,论者或很少涉及,或看法不尽一致。在此,也谈一点肤浅认识,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减少或枯竭而面临经济转型问题。伊春是一座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开发建设50多年来,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城市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在分析伊春资源型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伊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其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最后从建设绿色伊春、效益伊春、活力伊春、和谐伊春和富裕伊春等方面提出了伊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志明 《水利经济》2003,21(3):51-54
根据白溪水库及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其旅游资源的整合效应,提出以水利工程景区开发建设为龙头带动水利、旅游、林业、农业的水资源综合开发的战略,通过发展水利旅游来实现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等是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共性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问题,本研究从城市林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耒阳市为例,提出发展城市林业,利用林业自然生态功能低成本、高效率的缓减和长期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辅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议将城市林业纳入资源型城市规划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式城市林业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造开发低产林地是林业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尽快使山区农民富裕起来的重要途径。木文以大邑县为例,试对改造开发低产林地的几个问题,作如下探讨。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邑县的林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取得了显著成绩,被评为成都市“绿化红旗”单位。但是,林业建设上仍存在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18.
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佳 《中国农史》2003,22(2):28-34
两宋时期,封建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积极劝谕和引导人民群众栽桑种树,使宋代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林业体系。在发展和建设林业资源的过程中,宋代除了倡导和鼓励植树造林外,更重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采取了鼓励植树、减免赋税、赏罚官吏、保护山林等一系列措施,它们对宋代的林业建设和保护发挥了重大作用。宋代发展和保护林业资源的政策措施,对现今社会赤有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论林业分类经营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时期。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给林业会计核算带来了崭新的课题。一方面是林业会计的核算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六大工程的相继启动,林业正由以企业性经济活动为主向事业性经济活动为主转化,以林业产业建设为主向林业生态建设为主转化。相应地林业会计也应从以企业会计核算为主向事业会计核算为主转化,以林业产品核算为主向林业生态核算为主转化。公益林建设项目的核算,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的核算,已成为林业会计的重要核算内容。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以森林、林木、林地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全市沉寂多年的山林潜在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得以发掘.通过盘活林地资源,搞活林业机制,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调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和聚集.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林木、林地流转交易399起,成功流转林地面积29.4万亩,挂牌交易林地面积9.8万亩,交易额达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9 900万元投入林业开发与建设.通过挂牌交易每亩山林为农民或村集体增收上百元,充分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长、林业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