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春节后,经历了持续寒冬的中国楼市出现了成交大幅反弹的现象,这种被业界称为“小阳春”的行情,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艳阳天”?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统计》2009,(1):36-37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寒冬”局面,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卢俊卿博士日前在第四届杰出华商大会华商精英合作年会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危”与“机”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3.
这个冬天,温州商人有点“冷”——迪拜楼市被套资金30多亿元,省外煤矿投资损失150亿元。“倒霉”与“倒煤”成为最近从迪拜与省外返乡温州商人的口头语。寒冬之下,温州商人开始反思“草根经济”。  相似文献   

4.
日前,浙江省兰溪市启动了“企业服务年”活动,给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全力帮助企业“温暖”渡过由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寒冬”。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调控的寒冬中,以开发管理能力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正逐渐形成地产界一股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2005年,对于每个汽车业者而言,是个需紧缩成本,勒紧裤腰带的“欠收年”;然而,上海通用却选择继续增加IT开支,以期提高自身控制库存的能力。安全度过寒冬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天,上海的“就业援助行动”,就像寒冬过后的暖流,在浦江两岸涌动着、汇集着:  相似文献   

8.
斯人长逝,但王永庆倾其毕生总结出来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人生观,特别是他与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殊途同归的东方管理风范,仍值得众多“寒冬”中辗转的企业家借鉴。  相似文献   

9.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正在步入前所未有的寒冬,而每个企业也都像游泳运动员一样步入冬训期。不同的企业在冬训期的财务行为各异,有些企业的财务行为和发生的“会计差错”(这里所称的“会计差错”是对当前一些倾向性财务行为的概括,如内部控制形同内部人控制、内部控制等同内部会计控制等常见错误)表明该企业还没做好过冬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安排。毕竞寒冬有多冷,时间有多长,影响有多深,还不能确定,因此,企业不要因另类“会计差错”而痛失生存机会,错失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如果不是世界末日,就是电商寒冬,但这是凡客最大的机会。“冬天”是最好的投资期,你看中国互联网的百度和腾讯,他们都是在金融危机时迅速扩张起来的。强大的公司都是从“冬天”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返乡一直是宗教与神话的重要主题。四川平昌县的六十多个农民工在2008年末的寒冬,像希腊神话里的奥德修斯一样,在自己的梦想终止后(经济萧条而失业,无法再靠打工致富),他们骑由三轮摩托车改成的“大篷车”队,挈妇将雏,经广东、湖南、贵州、重庆……行程约六千余里,返回四川老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09,(3):119-119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寒冬”,与企业命运共存的会计人,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严冬中的会计之花傲雪盛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出口型企业最为密集的珠三角,近一年来已有上万家企业倒闭或迁移;作为中国30多个细分产业的生产基地,温州30万家制造企业中的20%目前正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升高、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取消、贷款利率上调、美国次贷危机……种种不利因素正对“中国制造”发起了严重的冲击,眼下许多产业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寒冬”。  相似文献   

14.
弓长 《数据》2009,(1):13-1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举措,给进入经济寒冬的首都企业界带来了温暖,播撒了希望。时值年度经营转换季节,首都各大企业团体紧紧围绕迎战寒冬,开拓明天,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纷纷以不同形式论形势、谈信心、话发展,谋求经营新思路,企盼新年好收成。  相似文献   

15.
银根收紧,地下钱庄的利率创了近30年的新高,许多行业都在呼吁“救市”,柳暗花明疑无路,山雨欲来风满楼。其实大家都明白:如果政府真能救市,也就不需要市场了。所以,只有企业自身充分去发掘市场带来的而自身没有开发的潜能,方是寒冬天气里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镇企业》2009,(5):87-94
三月的遵义,寒冬已过,春意渐暖,3月29日,“金融危机何处去-转折之城论转折”高峰论坛在我市汇川体育馆艺术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电视台共同主办。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有:  相似文献   

17.
“寒冬”下中小企业的突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举步维艰,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几率,以度过此轮全球产业“寒冬”?答案是必须积极探索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新思维和新途径,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冬洁 《英才》2008,(10):72-73
从盛极一时到门前寥落,国内基金经历这一戏剧性转折.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更加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基金业的“寒冬”似乎还看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19.
轰轰烈烈的“十一”黄金周楼市大战终于拉下帷幕。 在这场大战中谁赚得盆满钵溢?谁是突围而出的智者?谁是笑在最后的英雄?谁会成为被淘汰出局“倒霉鬼”?尽管一切结果还有待时间去检验,但这个黄金周所表现出来的强劲力量和极高人气还是让人看到了扭转销售颓势,走出楼市“寒冬”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效益大幅下滑,企业形势“四面楚歌”,部分钢企陷入亏损的漩涡而难以自拔,真正走到了命悬一线的危险境地。面对控亏、扭亏新形势,企业工作的难点,就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我们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为经营生产保驾护航?如何准确把握好职工心理和情绪,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使企业能够止住“失血点”,顺利“跨越寒冬”?这无疑成为企业政工干部当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