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轻客群作为决定银行未来发展最为重要的潜在客群之一,是各家银行竞相争揽的关键群体。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便捷的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年轻客群进行了精准画像分析,提出了更好地服务于年轻客群的发展策略,为商业银行精准把握年轻客群偏好、拉近与年轻客群的距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白丽娜 《北方金融》2023,(11):57-59
手机银行是商业银行对客服务的主要载体,对业务赋能、客群维护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业内学者多数从手机银行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智能化角度展开分析,本文从手机银行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从手机银行节约成本、客群维护、资产提升等方面系统化阐述手机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价值贡献,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N银行小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工作实践,总结出大数据时代银行开展小微企业精准营销模式,阐述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精准营销模式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精准营销模式的三个环节——事前营销规划、事中精准营销、事后实时反馈,提出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精准营销模式的四个目标——定位精准化、开发批量化、产品多样化、监测实时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3G网络的普及,手机银行迎来了发展的绝佳机会,我国手机银行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银行如何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扭转深陷“价格战”泥潭的局面,从而占领市场领导地位,这些都是银行迫切寻求的答案.精准营销做为营销界的前沿理论和新兴模式,可以与手机银行找到集合点.为此对手机银行精准营销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为手机银行营销战略及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今老年客群成为我国银行网点纳储营销的重点,一方面现今我国许多老年客群往往有着不菲的积蓄,是银行吸储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老年客群其整体受互联网金融影响较小,对于传统银行业更为信任,所以其纳储的难度低于中青年群体。不过我国的银行在老年客群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影响了银行对于老年客群营销的效率,造成一些老年客群资金流失到其他区域,降低银行储蓄规模。本文就对樟树农商银行老年客群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发觉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与合理性完善建议,使得樟树农商银行网点老年客群营销得以提升,有助于樟树农商银行对于老年客群的资金吸纳,从而助力其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邢祎 《时代金融》2014,(14):145+152
自2000年手机银行业务进驻国内商业银行后,手机银行开始逐渐取代网上银行,成为更具便利性、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调查分析,针对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从安全、产品、营销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虚拟银行作为银行业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正以一种迅猛的势头和传统银行业务抢占客户资源,其经营策略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如今各家商业银行所着力宣传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除一两家商业银行的电话银行业务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外,其余都是出于银行发展战略考虑,大多属一种营销策略。目前,虚拟银行真正大规模经营还没有到来。对于某些银行之所以热衷于虚拟银行的营销,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8.
阿瑟.迈丹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定义为:把可盈利的银行服务引导流向经选定的用户的管理活动。“可盈利的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各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代理支付、结算等各种有偿服务,这些服务就是商业银行的营销产品;“经选定的客户”即是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商业银行为目标市场中的客户提供服务。市场营销既是农业银行的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农业银行的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如何持续适应老年客户需求,既是当下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之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银行政治性和人民性的本质要求,需要商业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持续深化服务老年客群认识,总结提炼好服务老年客群的经验做法和规律性认识;加快推进特色网点建设,为其提供便利的专属服务渠道;研发智能化金融服务,顺应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大势;建立健全适老产品体系,提高灵活资产配置服务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性活动,肩负起更大更多的社会责任。随着老年群体规模扩大和服务需求增多,  相似文献   

10.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服务方式。国内商业银行早在1999年就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却一度发展缓慢,而移动电子商务和3G技术的发展,使手机银行焕发生机。尽管短期内手机银行还被看作网银业务的补充,其用户数量和影响力更无法与网银相提并论,但就如同网上银行和自助银行等金融服务创新一样,手机银行的普及也必然要经历逐渐被认知、  相似文献   

11.
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之后又一种方便银行用户的金融服务方式。国内商业银行早在1999年就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却一度发展缓慢,而移动电子商务和3G技术的发展,使手机银行焕发生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银行服务的特征及服务营销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4C理论与服务营销7P组合,提出了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定价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为了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我国正逐步建立银行服务收费制度。然而,不同银行对此反应也截然不同。对此,笔者认为与存款有关的服务收费与否以及多少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存款定价可以用来为银行的各种服务形成特定的客户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子银行以传统银行精巧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把“营销”作为竞争策略,通过营销让大众了解电子银行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为商业银行带来客户和收益,正日益为商业银行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服务要求逐渐向线上化、移动化和智慧化转变,电子银行业务成为获客活客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工商银行滨州分行运用网点阵地营销、外拓批量营销、精准客群营销、部门联动营销、三方合作营销等方法,立足场景建设,借力产品功能优化和客服水平提升等打通线上线下通道,实现双向引流获客,提高客户活跃度和黏性。电子银行业务以客户增长和活跃客户为核心,结合"全面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的战略部署,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优化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与物理渠道功能互补,延伸服务触角,扩展服务半径,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渠道,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金融体验,为获客和活客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和同质化竞争激烈,个人客群对商业银行收益贡献度在提升.打破对公业务和个人金融业务板块的壁垒,推动公私联动营销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但传统的公私联动模式如代发工资等业务存在业务模式雷同、目标客群选取范围较窄、"对公"与"对私"双向带动作用较弱等问题.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分析客群、为客...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层次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产品层次营销是将客户拓展与产品设计融为一体的活动,是银行产品营销活动的中心,而银行产品营销活动又是整个银行营销组合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要素.银行营销涉及产品、产品组合、品牌、包装、定价、促销、分销等方面,但其基础和核心应是银行产品层次营销.为有效应对WTO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确立营销理念,针对银行产品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为千差万别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服务,以此巩固、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体,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试从商业银行产品的构成层次来探讨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伟 《金融电子化》2006,(10):22-24
手机支付不同于传统“手机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业务或服务,是银行柜台业务的延伸。而手机支付重在支付,主要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支付类增值业务,如公共事业缴纳、航空电子客票、移动彩票和电子商务资金结算等,与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业务关联性较小。手机支付的服务理念和终极目标就是将现有人们钱包里的身份证、银行卡、会员卡、交通卡和各种票据等物品,通过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安全技术等电子化手段整合到一台手机中去,以实现“一机在手、畅通无忧”的时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本身也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现阶段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在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推出更多金融服务新模式。电子银行的信誉和形象是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广泛赢得客户信赖的有力工具。本文研究对象是昆仑银行,通过对该行开展电子银行实践、实施途径的研究,将智能化引入昆仑银行电子银行服务营销,分析和借鉴国内外电子银行服务营销策略,对于提高昆仑银行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层之声     
<正>王学峰:银行市场营销要做到精细化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德州分行王学峰2013年11月19日来稿指出,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中,应实施理性营销、智慧营销的策略,做到市场营销精细化,切实实现银客双赢。一是精准筛选客户。在对客户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现金流量、资产负债、信用状况、产品实力强的客户,详细了解客户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二是完善客户营销机制。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机制,通过组建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客户服务团队,制定精细科学的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