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聊城徒骇河水利风景区规划为案例分析和探讨了水利风景区的规划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从用地现状条件出发,以景区所在地域的文脉和地脉作为规划思想的主要源泉,并将其渗透到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方案决策之中,创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利风景区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利经济》2009,27(6):41-4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贯彻落实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探讨水生态修复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利部拟于2009年年底举办“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暨水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论坛”。会议期间,将围绕会议主题评选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将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水利经济》杂志上公开发表。欢迎大家积极撰写论文,参加会议交流。  相似文献   

3.
《水利经济》2009,27(5):37-3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贯彻落实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探讨水生态修复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利部拟于2009年第4季度举办“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暨水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论坛”。会议期间,将围绕会议主题评选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将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水利经济》杂志上公开发表。欢迎大家积极撰写论文,参加会议交流。  相似文献   

4.
张壤玉  张玥 《水利经济》2020,38(5):63-67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流域机构水利风景区是全国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流域机构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现状的调研,归纳总结其共性特点,分析其当前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事权协调机制、确立分级评价机制、强化水利风景区强监管工作、统筹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利风景区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六大主体功能的内涵,构建逻辑统一、统计性独立、指导意义强和适用能力突出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后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格序决策理论运用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后评价,选择灰色格序法作为水利风景区建设后评价的方法,以揭示水利风景区间的相对优劣状态。在满足水利风景区建设后评价目的的同时,对探索新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后评价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江苏省南京市两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A和B为例进行后评价,发现景区A和B大部分主体功能方面的建设工作是充分的;相较于2014年,两个景区的主体功能在2016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李亚伟 《水利经济》2010,(S1):60-63
制度体系建设是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水利风景 区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规范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利部出台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为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持。阐述了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新形势下景区工作的需要,从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讯     
水利风景区寻求新的发展活力2 0 0 3年 11月 2 7~ 2 8日 ,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市松江区召开。会议进一步探讨了新形势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会议要求 ,进一步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要与时俱进 ,正确处理好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科学规划 ,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规范化搞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 ;勇于创新机制 ,寻求发展活力 ;注意加强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会议向刚刚评审命名的第三批 30家“国家水利风景区”授牌 ,讨论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全面地了解当下水利风景区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法,以中国知网2000—2020年775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知识图谱计算工具CiteSpace软件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研究现状、预测发展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我国水利风景区已经步入研究的深化发展阶段,文献数量平稳增长;水利风景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利专业从事人员与高校师生,水利风景区的核心研究学者群体规模较小,水利风景区没有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对象;“水利风景资源”“水利旅游开发”“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等关键词是我国水利风景区领域各个研究阶段的主要研究热点。我国水利风景区的研究呈现出由局部到整体,由定性分析到参数化、定量分析的研究趋势。提出水利风景区研究的结论与建议,为进一步拓展水利风景区研究体系与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积极探索,是服务碳中和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为探索推进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分析了零碳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了其建设要精准对标碳中和目标,坚持系统设计、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搭建了碳排放达标、碳吸收有效、碳封存合理、碳循环畅通的总体框架。提出零碳水利风景区发展路径:政府主导编制专项规划;景区主体组织落地实施;受众互动响应零碳行动。  相似文献   

10.
李鹏  杨鹏  兰红梅  赵敏 《水利经济》2020,38(6):60-65
针对现有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倾向于从水利专业视角分类,导致水利风景区类型的表达难以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和辨识,且分类体系存在重复交叉,不利于管理者操作等问题,在分析全国878家水利风景区命名和分类特点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唯一性、简明性、实用性等分类基本原则,对水利风景区分类体系进行重新梳理。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特性,建立水资源-水工程-水文化的人水关系三元模型,将水利风景区分为资源(河湖)型、工程型和文化(遗产)型3个大类8个亚类。研究结果可以为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朱建伟 《水利经济》2006,24(3):74-76
分析了江苏射阳河闸独特的湿地生态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和水利工程观光性强、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诸多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水利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其旅游经济发展在市场定位、总体规划、发展战略、景区构建、管理模式、市场营销、投入渠道、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李洪波  代燕 《水利经济》2012,30(1):63-67
从阐述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本质入手,对水利风景区名称、评价方法以及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等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建议:深入理解水利概念和水利风景区的含义,水利风景区资源评价必须考虑舒适性资源的特点,发挥多功能性、改变后置式开发方式,处理好水利风景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蚌埠闸水利枢纽工程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工程规模,合理规划其景区、景点及布局。将蚌埠闸水利风景区的主题定位为:展禹王宏愿、观淮水雄韵、赏湿地精华、享天人之乐。将整个景区分为郊野公园、旅游度假区、服务管理区和水利工程游赏区4个功能区。同时做好绿化、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安全、环卫等规划。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作为重要的国土资源之一,其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是其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天恒山风景区作为距哈尔滨市市区距离最近的风景区,其发展和壮大势必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场所。本文以哈尔滨市天恒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案例,解析如何应用相关技术和理论进行合理的风景区规划。  相似文献   

15.
对淮安水利枢纽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卫东 《水利经济》2007,25(2):67-69
分析国家水利风景区——淮安水利枢纽的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市场前景,提出旅游开发设想,为水利工程潜在经济价值的挖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张斌芳 《水利经济》2005,23(2):47-48
通过对千湖水利风景区现状、规划、开发、建设、运营、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论述,提出搞好规划、流动发展、突出重点、多方融资、保护环境和加强宣传等开发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法的蟒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重新分配了权重。结果表明:蟒河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价值较高,但区位条件一般、竞争较为激烈、基础设施较差,景区开发与社区居民的利益矛盾制约着景区发展。蟒河国家森林公园需要从形象树立、互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新型社区关系来促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洁  李鹏 《水利经济》2012,30(5):64-68
近年来水利旅游以其突出的工程、资源、环境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剖析水利旅游资源特征,提出水利旅游开发策略:努力挖掘水文化,打造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和谐统一的水文化产品;努力发展滨水度假养生旅游;处理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及水利工程保护的关系;改革管理和经营机制,建立水利风景区管理协调机构,采取特许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9.
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既是水利行业对自然资产稀缺性凸显、生态产品需求趋旺的市场动态的主动把握,也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积极响应。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是凸显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文化优势,全面实现水利风景区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价值;难点是识别、展示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主要有:水库型、灌区型水利风景区的绿色农副产品开发,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水保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补偿以及湿地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交易等。提出针对不同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应逐步配套不同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交网络逐渐普及,新技术可以更有效地研究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以新浪微博LBS签到用户为研究对象,以微博评论为研究样本,运用Python软件获取8580条新浪微博LBS签到数据,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UCINET软件,采用文本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景区环境、佛教文化、服务设施、户外活动、气象景观5个方面探索游客对峨眉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结果显示:游客对峨眉山风景区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景区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评价较高;认为峨眉山风景区是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对景区内基础服务设施方面存有负面评价。最后,对峨眉山及同类型景区的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