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上海质量》2008,(9):4-7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实践,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争创“率先”,取得了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处于国内前列;拥有的全国质量奖企业12家,列全国首位;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一的好成绩。这是9月2日在上海锦江小礼堂隆重召开的2008年上海市质量月活动系列——“改革开放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纪念大会”传出的消息。中国质量协会会长陈邦柱、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市质监局局长黄小路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12,(7):20-21
上海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已经有34年了。34年来,上海QC活动已累计登记注册的QC小组近68万个,取得成果374515个,有1268个小组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4095个小组获"上海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质量管理奖是我省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获此殊荣是获奖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不断追求卓越的结果,体现了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领先的竞争力。2005年福建省质量管理奖的评审工作是我省自2002年恢复省质量管理奖评审以来的第三次评审。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1989,(5):17-19
<正> 我厂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1987年工业总产值、上交利税分别比1984年增长19.59%、47.1%;三年出口创汇达1100万美元;国家考核的七项上等级标准中,有四项获同行业第一。三年共取得现代化管理成果33项。经济效益达286.20万元。还获得国家二级企业、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国家一级节能管理企业、全国工业普查先进单位、有色总公司企业管理优秀企业、设备管理先进企业的称号和国家质量管理奖、“金杯奖”等。  相似文献   

5.
张纲 《中国质量》2009,(11):12-13
自1979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了31届,并且成为全国“质量月”的一项“品牌”活动。31年的实践表明,这项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我国质量领域开展时间最长、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一项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企业发展安徽油泵油嘴厂张平安徽油泵油嘴厂是机械部定点生产柴油机精密配件油泵油嘴的专业化工厂。1989年获机械部质量管理奖,生产的主导产品多次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本企业的QC小组是在1980年引入全面质量管理过...  相似文献   

7.
十一月六日,南纺公司在礼堂召开’97质量月总结表彰会,七百多名职工出席了大会,会议表彰奖励了在’97质量月活动成绩突出的先进生产厂一个、先进个人六名。同时会上表彰奖励了在九六年中获各级奖励的QC小组。南纺公司多年来坚持认真探索、脚踏实地地开展QC小组工作,在提高广大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开展质量改进工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年年都有QC小组成果获奖。特别是近三年来,已连续有四项QC小组成果获得全国优秀QC小组称号,QC小组在班组中也扎下了根,获得一个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今年,南纺公司QC小组成果又取得令人满意成绩,送出参加评选发布的八项QC小组成果全部获奖。取得一项全国优秀QC小组、三项省优秀QC小组、二项省先进QC小组、四项市优秀QC小组、四项市先进,另外还有一个班组获省质量"信得过"班组。为了表彰QC  相似文献   

8.
邵艳萍 《质量管理》2013,(11):28-31
在全国喷量月活动期间,美丽的羊城广州迎来了参加全国第35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的11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各行业质协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小组活动推进者、生产与服务一线员工以及香港代表团的小组代表。会议期间,包括香港代表团4支队伍在内,共有51个小组在4个分会场进行了发表。发表成果中有“问题解决型”QC成果36个(其中现场型23个、攻关型8个、管理型5个),“创新型”QC成果15个。经过充分的现场交流,由专家评审和代表投票,评选出“成果发表优胜奖”10个、“成果发表人气奖”11个。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9月20日,2005年“全国质量管理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广西玉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浙江移动等10家企业捧走了10块分量最重的奖牌。“全国质量管理奖”是目前我国对实施卓越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的质最、经济、社会效益型的企业或组织所  相似文献   

10.
8月30日,江浙沪三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南京联合召开“2004年长三角质量月活动新闻发布暨质量专家为企业义务咨询服务首发式”,标志着三省市质技监部门在去年合作互认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为长三角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质量技术保障又有了新拓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质量》2008,(9):24-24
改革开放50年,同时也是我国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50年。按照《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关于“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举办改革开放50周年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5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国质协和上海市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上海市各行业质协、区县质协(工作站)、市质协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荐,并经审定,上海市质协对10位上海市质量管理功臣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2.
浙江机械行业坚持VE应用12项VE成果获“双飞奖”1994年浙江省机械工业厅.浙江省机械工业企管协会共评出65项企业改革与管理成果“双飞架”.其中价值工程成果12项.浙江省机械企协于去年11月份召开了价值工程成果发表暨经验交流会议。会议认为杭州发电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质量》2007,(9):74-76
2007年全国各质协系统和质量管理工作者紧紧围绕“质量管理小组——普及、深化、创新”主题,积极推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开展,广大QC小组结合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开展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取得了无数成果和显著成效,提升了活动价值,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各质协2007年QC小组活动报告整理并精选,介绍本年度部分质协和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的做法与特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张纲 《质量管理》2009,(11):12-13
自1979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了31届,并且成为全国“质量月”的一项“品牌”活动。31年的实践表明,这项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我国质量领域开展时间最长、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一项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管福生 《公司》2001,(12):43-44
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坚持管理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广泛倡导开展班组质量创新“板块”,即班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预防管理、科学管理,全方位地进行质量兴企活动,企业连续两的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公司被评为“福建省用户满意企业”,公司产品被评为“福建省用户满意产品”,“福重”牌、“三重”牌压路机先后被评为省、市著名商标,企业成功省利税300强、福建省100强重点企业之一,省级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工之家,压路机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世界》2007,(4):29-29
浙江省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在2006年获得了丰硕成果。荣获第十三届国家级创新成果的浙江企业有17家(17项成果),占第十三届国家级创新成果总数的10.7%,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获奖项目和一等奖项目均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一位。省级管理创新成果47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8项。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问,陕西省各地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活动,掀起了质量兴省活动的新高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级政府对质量兴省工作认识更加明确,行动更加积极。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8,(10):23-23
改革开放50年,同时也是我国引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50年。按照《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关于“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要求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举办改革开放50周年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50周年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中国质协和上海市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统一部署,经过上海市各行业质协、区县质协(工作站)、市质协各工作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推荐,并经审定,上海市质协对10位上海市质量管理功臣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9.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鲜明地提出“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要求广泛开展质量强省(区、市)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长期以来,各基层质监部门结合实际,着力抓好宏观质量管理、名牌发展战略、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等工作,全面深化质量强(兴)省(区、市)战略。本期专题特选取了浙江省质监局质量兴省、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南城县审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团结奋斗,务实拼搏,加压争先,取得了较好成绩。2006年以来,该局获省市以上表彰46项(次),有22人(次)获省市有天部门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