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农村经济》2008,(4):33-33
在春季农资销售高峰来临之际,为净化全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农资经营行为,提高农资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帮助农资经营者了解市场信息,加快农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好地服务“三农”,3月16日,沭阳县农林局举办了“2008年农资经营人员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是保证农业和农村工作正常运行的迫切需要。宿迁是农业大市,农资市场繁荣有余,规范不足,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任务艰巨。近年来,该市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农资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农资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在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加大整治力度,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农资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态     
农业部:公布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2009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确保农资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认为,做农资经销,是个个错的买卖,农资需求大,钱好赚。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大种植业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需求量大。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使用,带动了各地农资市场的繁荣,引发了许多人对农资市场的高度关注与参与,不少人都看到了农资市场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村经济》2014,(10):30-31
山东省深入开展以农资打假治劣为目标的“红盾护农”行动,并与浪潮合作,优化长级“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全省农资企业有了自己的电子户籍,实现了对农资经营主体和农资产品的监管与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6.
农资放开经营后,农资部门遇到的问题与出路1993年,福建省泉州市对农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农资放开经营后,农资部门遇到的问题十分严峻:(一)竞争加剧,优势削弱。近年来,随着农资经营逐渐放开,农资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市场由独家垄断传为多...  相似文献   

7.
在王德和干农资这三四年里,正是农资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许多农资经销商面对混乱的农资市场,怨声载道。而王德和一个门外汉却用了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就创造了农资经营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农资打假工作的长效机制,2005年农业部启动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活动,截至目前,共启动了四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部级试点。部级试点县市已达到98个,覆盖了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份。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试点探索出了多种放心农资下乡的有益模式。这对扩大优质农资供应,进一步压缩假劣农资的市场空间,提高农资监管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经济》2008,(10):35-35
今年,江苏省盱眙县被确定为江苏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行动县,该县抓住机遇,认真借鉴外地经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强势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农资市场秩序在整顿中不断规范,农资质量在规范中不断提高,各类农资案件和由假劣农资引发的农业生产事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有力地维护了农业生产安全,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农资企业信任现状和戍因进行分析,揭示新农资流通业态打造农资流通企业经营品牌的营销思路,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系统仍需要发挥流通企业的优势,为建立新的流通秩序,使农资流通企业重新回到农资流通主渠道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到目前为止,农资经销商市场开发与管理的重点有公司效率、企业利润、有效库存和客户忠诚度等。一个明智的农资经销商老板管理企业和扩张渠道应该以“可持续成长”为重点,因为农资经销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农资经销商追求的核心目标。应该说,可持续成长目标的实现,与现代农资经销企业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它是特定农资经销企业而不是所有农资经销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资市场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竞争方式,很多人似乎措手不及。农资行业的很多营销理念实际上是从别的行业借鉴过来,但是从农资营销的发展来看,农资行业的营销理念似乎落后于市场的演化;对渠道的整合上,仍旧没有体现出农资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农资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农资生产领域,重视品牌建设已渐成共识,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农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但在农资流通领域,品牌意识还比较淡漠,农资行业整体推进品牌化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农资经销商和厂家的真正关系其实是一种博弈关系。农资经销商如何轻松赚取厂家的钱?这是很多肥料、农药经销商普遍关心的问题。随着农资市场微利时代的到来,再加上上游厂家的通路整合模式愈演愈烈,农资经销商的生存面临极度挑战。作为农资经销商,自然是赚下游客户的钱了,其实,拓展开思路,农资经销商不但能赚下游客户的钱,还能赚同行的钱,赚上游厂家的钱,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谈农资经销商如何来玩“赚”厂家?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08,(11):29-29
虽然目前农资营销词络的建设面临一定的困难,但从国家“三农”政策导向和农资企业发展来看,积极发展农资营销网络是必然趋势。现有农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网络建设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资市场也日益朝着健康发展迈进。  相似文献   

16.
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忠诚度有提升 为从源头上净化农资市场,遏制假冒伪劣产品,国家不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各级农资监管部门也携手合作,不断加强监管宣传力度,这一切使得农民消费者鉴别真伪农资的知识水平逐年得到提高,一些亲历过假冒伪劣产品折腾的农民更是有着深刻体会,他们真心希望买到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08,(9):34-34
面对当前农资市场供求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为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于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农资监管工作暨定点农资市场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最近,国家工商总局表示,针对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经营主体不规范、不正当竞争突出、制售假冒伪劣严重、商品质量不佳等突出问题,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以有效推进下一阶段农资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进一步严格农资经营主体市场准入条件,狠抓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监管。加强与农业、质量技术监督、供销合作社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共同促进建立由农资公司、农资销售站与农资代销点组成的三级供销网络,加快农资流通体制创新,为从源头上根绝假冒伪劣农资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在开展专项整治、联合执法…  相似文献   

19.
了解农资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规律,预测农资产品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农资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实现农资产品区域供求平衡,并为政府和农户提供结构调整的依据。针对农资产品价格这一重要问题,本文以全国尿素零售价格为例,构建非平稳时间序列ARIMA(p,d,q)模型,描述并预测化肥零售价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ARlMA(0,2,1)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并预测化肥零售价格趋势,为农资产品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提供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做好农资监管工作。苏州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按照“监管前移、重心下沉”的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方法,与昆山市农资协会开展结对服务,帮助农资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