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集团化办学既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参与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利用职教集团平台资源打造"学训赛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丽 《商》2013,(6):250-250
职业教育在经历了本世纪初适度的规模扩张以后,以促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打造特色为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正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本文以项目为引导,为学生提供模拟企业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保障措施,着眼于优化项目化教学与校内实训基地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肖春悦 《中国市场》2015,(4):65-66,68
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这个时期最为紧迫的重大任务。电子商务专业,我院骨干专业之一,校企合作重点建设专业,也是辽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以"运营企业真实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零对接"为特色,打造品牌电子商务专业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条件、实践技能的创新课程体系构建、职场心态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多维度进行整体设计及改革,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国千强商业互联网企业培养具有项目实战经验的高级应用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4.
随着IT市场重心由"技术和产品"转向"应用和服务",IT产业的发展战略也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已经成为IT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产业也成为利润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黄炎培的职业人才教育观是在他对职业教育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提出的职业教育从个人层面到社会、国家层面的"四大目的"、"手脑并用、因材施教"、"敬业乐群"和强调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开展等,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发展面向人人和社会,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职业教育"是一致的。重温黄炎培的职业人才教育观,其现实的启示是,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及人文素质养成;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市场论坛》2002,(10):35-36
1996年港北区成立以来,区人民政府从"科教兴区"的战略出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巩固和发展"两基"工作成果为重点,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为切入口,紧紧依靠"两支队伍"(教师队伍、科技人员队伍),建设"三个基地"(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基地、职业学校教育基地、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大面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把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致富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副业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有效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激发职业教育改革活力的着力点。如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建构以"产教融合度"低于30%、高于70%、100%三个产教融合路径,并以教育部"双创"50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创业教育为实证。  相似文献   

8.
《广东合作经济》2010,(1):47-49
台山市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素有“内外两个台山”之美称,每年城乡有大量的侨眷移民到国外,为了适应异国他乡的工作生活,通常在出国前都要学习一两门技艺,以适应谋生需要。我社以属下广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原广东台山供销饮食技术学校,2006年3月升格为广东厨艺职业培训学院)为平台,积极打造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网络,大力培养厨艺系列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区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引入援疆教师资源,结合内地职业教育的优秀理念和经验,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样本,设计了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其专业划分以培训职业为依据,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实用性为原则,教学活动以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重点,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等方面均体现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从名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输送合格的职业人才,最终是以就业为导向。但在人才培养输送企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质疑。"以就业为导向"是否落到了实处,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伴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区域优势,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紧紧围绕天津区域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以国  相似文献   

13.
杨继杰 《北方经贸》2014,(6):248-248
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打造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因材施教,适应社会需求。通过财会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环境的研究,打造中职财会教学"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环境,建设一个财会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管理平台、培养一支理论深厚实践丰富的"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制定一套有效的财会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传承工匠精神理念,加强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具有良好职业操守道德,永葆追求卓越本色的工匠型人才是新时代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有力抓手,文章以对宁夏职业教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摸清并掌握宁夏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最终探索并建构能适应宁夏职业教育特征的"工匠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力探索.文章通过对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梳理,尝试给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的依据、基本原则和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相似文献   

16.
声音     
2008中国IT市场年会在京召开"2008中国IT市场年会(ITMC 2008)"于2008年2月2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行。此次年会以"产业生态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来自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企业领袖、IT用户、金融投资专家和媒体等国内外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工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鼓励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既懂商务、又具备信息化技能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将职业能力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进行课程标准开发是当前我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结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介绍了与电子商务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开发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8.
子军 《大经贸》2002,(11):84-87
新的职业生活的挑战与岗位竞争压力,使人们困惑了,茫然了,出路在那里?很多人选择了接受再教育,接受职业教育,重返课堂,进行"充电"。庞大的"充电"大军,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IT 培训:商机无限椐美国商业部统计,从1996-2006年,共需要1.3亿专业 IT 人士,而70%IT 公司也明显感到人员紧缺。这使得针对 IT 的培训市场迅速膨胀起来。从1989年 Novell发布其认证工程师以来,IT 业已经有200种认证培训供人们选择。而几乎所有的 IT 人才招聘广告,都有一连串的英文:HCSE、CNE、CCIE、CLP——这些都代表着相应的认证培训证书。IT 认证培训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IT 人才的短缺。据 IDC分析,2002年北美的 IT 职位大约有130万个空缺。在美国,IT 认证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院教育的不足。由于 Internet 和 IT 技术惊人的发展速度,学院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9.
胡维  李冰 《创业家》2010,(8):26-27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的领军者,盛大文学即将推出电子书Bambook,并打造电子书2.0概念:以"云中书城"为核心,以Bambook终端阅读设备为载体,提供用户与作者、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分享、交流的电子书2.0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徒制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增加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发展工学交替、双元制、学徒制、半工半读、远程教育等各种灵活学习方式的职业教育。"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如何将现代学徒制本土特色化,合理将现代学徒制运用于高职学校专业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