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发展本土企业文化为主线,深入探析传统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提出“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的主体思想,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双盲编码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领域归纳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家领导方式”及“企业危机应对”五个领域。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儒家、佛教及道家文化,即儒、释、道,这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一起蓬勃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也日渐丰富。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经济的一半是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形成凝聚力、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与壮大所起的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特征,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借助香港元朗天后诞实例分析发现,民众在城市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当中发挥着基础性核心角色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持与恢复重现其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引发政府、企业等主体参与这一进程,从而推动城市传统文化的强化与发展,避免衰落或消亡的结局.这一“自下而上”的机制与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机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无功利性,正是这一特性保证了前者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得诸多传统文化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得到延续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缺乏市场价值的城市传统文化而言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贾月  黄欣 《河北企业》2023,(12):144-148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的品位和层次,为企业发展注入灵魂。当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知模糊化、单一化、抽象化,等级分明和官僚主义文化,组织活力不足,因循守旧、盲目排外、固步自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思想,如“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理念,“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民族文化基因,“贵和尚中”“亲仁善邻”的社会心理,“讲信修睦”的新时代传承等。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尽孝报恩”是人类的最基本品德。现代中国社会的企业道德,无疑是传承了包括人类最基本品德在内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赋予了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的家文化中华民族的灵魂。基层企业家文化的建设有着其历史基础和现实需求,借鉴传统家文化对于企业创建企业基层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树立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团队精神,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企双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然而,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要想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依靠企业不懈的努力来塑造,不断的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开阔视野,勇于创新,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企业现状出发,建立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9.
北元集团“物华聚北,天人和元——‘聚·和’文化”终于向企业上下、内外正式发布,这是北元发展历程的阶段性总结和北元精神又一次凝炼,也是北元未来发展的方向确定。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北元企业文化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推动——“儒家”向“道家”的宽广升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道杨教授《中国会计史稿》的问世 ,推开了虚掩已久的中国传统会计文化之门 ,给人们学习、研究中国传统会计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良好的范例。从文化的角度 ,重新透视这一充满哲理的史料 ,找出其不限于一般认识的史料罗列 ,而是用科学观念在历史明镜下反射出来的光环。进而探求这些光环内涵的客观规律 ,则是会计文化学的重任。研究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特征的目的在于正确对待它 ,加以吸收和融合 ,找到我们会计改革的永不枯竭的原动力。于光远同志在 1988年 11月 16日——— 17日召开的“企业文化研讨会”上指出 ,“企业文化”这个语言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儒家思想主张“仁、义、理、智、信”,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历法”,这三种哲学思想是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的内涵 和谐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
陈茜 《企业文化》2005,(12):59-62
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导致了 信任的内外有别,于是,中国 的家族企业就试图通过自己 的方式来解决,将“外人”转 化为“自己人”,然后再委以 重任,但这是否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4.
“和”的观念、集体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良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了导致青少年道德危机现象产生的元凶。本文在对日本社会中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作出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的观念与“学业荒废”的关系、“集体主义”思想与“欺辱”的关系以及“武士道精神”的负面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引领循环经济企业管理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管理文化和生态文化概述 (一)管理文化的概念 管理文化是从文化的视角看问题,把企业文化界定在“管理”范畴,或者说它是“亚文化”,以此与一般文化概念相区别,强调的是企业文化以管理为宗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传统企业文化的特点(一)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它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义,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  相似文献   

17.
李学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3):135-136,1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田磊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63-164,167
文章从“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出发,在分析“和谐社会”与法制之关系、传统文化与法制之关系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应当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法制建设之间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段海飞 《中国企业家》2011,(21):I0018-I0019
历史、文化与精神造就商业奇迹。吴地企业以“吴地人家”餐饮连锁为引擎,其多角化与专业化协同运作引来人们的惊叹。“用中国传统国学精髓,通过产业链之间相生关系带动商业价值,这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力量。”创始人段海飞说。  相似文献   

20.
盼望传统道德回归 所谓的企业文化,无非就是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提高人的诚信度,提高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事业心。这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中,是最基本的文化底蕴教育,一直都很强调的这一点,尤其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几千年都讲一个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修齐治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