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沃顿 《大经贸》2009,(7):84-85
星巴克的咖啡是怎样进入中国这样一个茶文化大国的呢? 当提到“办公用品代理”这个词的时候,人们一脸茫然,面对此情此景外国营销人员应当如何反应?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一本《将心注入》让很多人了解了霍华德·舒尔茨是如何将星巴克从一家只有六间店面的咖啡豆零售商变成一个独具魅力的咖啡品牌。如今,当经济危机让4美元一杯的星巴克拿铁咖啡成了人们首先削减的奢侈,而麦咖啡和唐恩都乐等低价替代品也相继出现时,重新出山的舒尔茨开出的拯救“星巴克体验”的药方竟是新开一家无论从创意、布置和资源分配都来自星巴克却不以“星巴克”命名的咖啡店——“15大街咖啡和茶”。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纽约时报》一直是在全美国咖啡连锁店“星巴克”(Starbucks)店堂内出售的唯一一份全国性报纸。然而,随着《今日美国》重返6500家“星巴克”店铺,《纽约时报》将面临新的“咖啡店竞争”。那些设在机场或大型超市的“星巴克”店受影响不大,因为这些商店可以自由决定卖什么报纸,或者什么报纸都不卖。但除此之外,所有“星巴克”公司直营连锁店将从现在开始给消费者提供除了《纽约时报》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一个咖啡店发展成为咖啡帝国,“星巴克”以事实证明关系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康迪 《成功营销》2011,(4):22-22
星巴克在四十周年之际在中国推出速溶咖啡,定位与“麦咖啡”相当,却远高于雀巢。3月8日,星巴克宣布其Via牌独立包装的速溶咖啡包将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800多家星巴克门店销售。  相似文献   

6.
康路  婷婷 《中国广告》2005,(9):54-57
星巴克的咖啡价格稍高于同类产品,但这没能阻止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走入星巴克,原因就在于星巴克发现了消费者对咖啡饮品的新需求.在它的杯子中装满的不仅是咖啡.还有浓郁的咖啡文化。  相似文献   

7.
《销售与管理》2006,(10):30-32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是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美国咖啡连锁企业星巴克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说。在进入中国的几年里,星巴克已基本完成在一线城市和热点地区的圈地布局,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已有140多家店铺。自去年起,星巴克已显示出了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的长期目标,先后在成都、重庆及大连开设新店。  相似文献   

8.
咖啡文化源远流长,咖啡市场已是成熟市场。但中国的咖啡市场正逐渐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以雀巢、麦斯威尔、星巴克、蓝山等品牌所代表的速溶型产品和高档门店为主,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那么,如何在趋于饱和的准垄断型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呢?广州乐键公司“即嚼咖啡”从消费形式——行为动感的角度做了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事件     
《网际商务》2013,(12):10-10
星巴克赔卡夫27.6亿美元“分手费” 《福布斯》讯由于2010年的一宗合约争执,咖啡巨头星巴克因提前终止与卡夫合约,被判向后者支付27.6亿美元赔偿。对于这一结果,星巴克表示:“我们有充足的流动性(现金形式)和借款能力支付赔偿款:这笔赔偿款将被记入2013财年营业开支,”  相似文献   

10.
星巴克危机     
潘莹斌  干晔 《国际市场》2007,(11):18-21
医生警告,摄取过量咖啡因,可能会出现“咖啡综合征”。继麦当劳、肯德基之后,星巴克也卷入了“反式脂肪门”事件。很多人都感觉,星巴克“越来越像个快餐店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三联竞争力》2010,(11):100-100
中国的咖啡消费群体日渐壮大之际,星巴克将其咖啡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在中国发展其自有的咖啡农场。  相似文献   

12.
企业     
ARMANI CASA上海店开幕,卡西欧首家手表概念店开业,百年义利进军餐饮便当业,苏宁启动“千乡万镇”大型农村调研工程,京郊首个洲际酒店挂牌,中国咖啡进入星巴克。  相似文献   

13.
《国际市场》杂志辟有"咖啡吧闲话"栏目,不知道读者们去过世界著名咖啡连锁店星巴克没有?我想这可能是"明知故问"。星巴克在50多个国家拥有5500个以上的咖啡馆,号称"世界第一咖啡馆"。作为《国际市场》的定位读者群,很多都走遍海内外,谁还会没去过星巴克?  相似文献   

14.
早些时候,全球最大的甜甜圈连锁品牌美国邓肯甜甜圈(Dunkin’Donuts)挑战星巴克的咖啡,如今,它终于撤下攻击性极强的网络广告,又花费1亿美元投放了一则新广告,以“你能做到”为主题,开始试着以积极的态度感染消费者。广告片中,一名铲雪工人陷在半人多高的积雪里,还慢条斯理地品着咖啡,表示一定能铲掉积雪;  相似文献   

15.
《三联竞争力》2010,(11):106-106
在星巴克,花样繁多的混合咖啡饮品备受欢迎,但这些饮品的热量却是常规咖啡的几倍,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16.
顾策 《中国工商》2002,(10):194-195
你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公司,每天的工作从一杯咖啡开始。一位商人在与“麦当劳”、“星巴克”的巧遇中果断地抓住机遇,执着追求事业,勇往直前地往前走,最终与合作伙伴一起将事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7.
在纽约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长大的舒尔茨,受好奇心的驱使。前往西雅图探访星巴克。随即放弃营销副总裁职位.加盟星巴克。从店员做起,历经周折,一手创建了85亿美元的咖啡帝国,演绎了一个商业传奇  相似文献   

18.
《成功营销》2010,(5):12-12
星巴克 更大的和更小的 星巴克说,为了满足用户的更多要求,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他们将在普通咖啡纸杯的基础上.推出两款新容量的纸杯,即PIenta巨大纸杯和Micra迷你纸杯——有多大?有多小?图片清晰明了地告诉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咖啡化,以人为本,严格管理,这三个互为关联的因素就像三个支点构成了里巴克独特的经营理念,也构筑起里巴克独有的“咖啡王国”,并让越来越多的人由此获得他们与众不同的“咖啡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子商务》2008,(2):19-19
过去几年,由于星巴克努力扩大并吸引普通消费群,其风格开始向麦当劳靠拢。麦当劳却正在向高消费市场挺进,变得越来越像星巴克了。2007年第四季度,星巴克在其最大的美国市场,第一次客流量低于去年同期。分析人士认为除了麦当劳的原因,星巴克的问题还出在过度扩张方面。星巴克的目标是在美国和国外各开设20000家咖啡连锁店,但是这个目标现在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