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自21世纪以来,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日渐影响人类的生存,碳减排也成为全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碳汇渔业因其具有的良好碳减排作用应该大力推行发展。然而水产养殖自身的碳排放压力又十分突出,因此建立一个水产养殖碳排量计算模型,了解养殖活动各环节的碳排放量,对于规范和推进渔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水产养殖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并实证计算了某问卷调查养殖企业的碳排放量,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发展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世界各国都已经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量作为其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作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电力企业,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既要着眼于企业的现实经济利益,又要考虑人类未来的生态发展。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出发点,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早完成向低碳经济企业的转型。就目前全球能源低碳化生产对电力会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完善电力会计的管理机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气候变暖将严重损害经济发展,但开展化石燃料减排执行难度大,许多国家采取生物固碳减排。林业在应对气候变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力巨大。初步结算,我国林业每年可减排和吸收CO2当量的潜力为30亿t以上,并具有可持续性。若能开发潜力的50%,年均增加减排量则相当于我国目前碳排放增长的4倍。为此我国应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完善政策,建立国内碳汇交易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4.
有色金属行业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绿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有色金属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碳排放交易权核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以广西大任产业园的G公司为例进行了碳排放交易权核算、会计处理研究,提出改善有色金属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和碳排放交易权核算的建议,以期对其他有色金属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使"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贸易的低碳化更是顺应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研究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交易已成为世界各国遏制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碳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对保定建设"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际国内多个碳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保定"两型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碳关税     
发达国家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对碳排放的担忧拟开征碳关税。对此,国内外学者开始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碳排放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区域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和驱动力,是全球变化的主导因子。文中从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类型出发,依据碳排放系数法,研究黑龙江省1985年~2013年以及各地市2000年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状况,分析全省碳排放变化的总体趋势和区域差别,提出调整土地结构促进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找出我国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制定该地区农地利用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测算西北干旱区"九五"至"十二五"期间农地利用的碳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理论探究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并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继而对农地利用碳排放零增长的时间节点进行了预测。[结果]西北干旱区农地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缓慢增长"两阶段变化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此基本一致;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响应关系显著,以弱脱钩效应为主;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中,农业生产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对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成效最为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因素对农地利用碳减排略有促进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因素是促进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论]西北干旱区有望在2017年实现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零增长,虽在短期内可能实现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零增长,但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仍占较大比重,农业碳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下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而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必须承担起碳减排大任,因此探索江苏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是保证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总量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江苏省各县级市和市辖区历年碳排放量及经济数据,建立三次对数模型,探索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孟欢  胡剑锋 《山西农经》2020,(4):82-83,89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对于不可控个人碳排放,因无法划定排放标准而无法强制使用减排方式,但个人碳减排涉及全体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碳排放量巨大,其影响不可忽视。以实地考察、街头调研、专门访谈等方式围绕辽宁省的公共设施及个人碳减排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及科学方法得出,个人碳减排的完善发展还需继续探索。辽宁省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节能习惯有待提高,个人碳减排意识还需继续普及。在鼓励低碳生活的大环境下,国家提倡节能减排,但个人碳排放量仍处于较高状态,需加强有利于个人碳减排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完善有利于个人碳减排的政策机制建设,为个人碳减排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2012年中国纸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分离两种效应,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方程与净初级生产力(NPP)法核算造纸原料贸易的碳减排效应,运用IPCC清单指南法核算纸及纸制品贸易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纸产品贸易的鲜明特点导致其对国内碳排放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造纸原料的大量进口使中国减少对国内林木的砍伐,具有碳减排效应;另一方面纸及纸制品的净出口又增加了国内的碳排放,具有碳排放效应。中国造纸原料贸易的碳减排效应明显,达1 902.11万t,相当于总蓄积量为1.805 709亿m3林木的年均固碳量;而纸和纸制品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并不显著,只有51.36万t;但总体而言,中国纸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3.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各国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绿色、低碳、生态”等概念逐渐被全世界所关注,节能减排以应对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碳汇林业也越来越引起各个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国际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交易类别、成交量价格及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气候交易所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基于京津冀地区面板数据,利用拓展的STIRPAT模型研究城镇化水平对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地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推进城镇化不断发展进程中,应当制定相应的碳减排政策,推动碳减排工作持续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剖析“流空间”背景下湖北省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动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调控碳排放的关联态势推动县域间的协同碳减排。研究方法:夜间灯光数据模拟能源消耗模型、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模型、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湖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明显,整体形成以武汉市区为大核心,以各市辖区为小核心的多组团结构,网络的稳健性较强,等级结构有所弱化,紧密度仍有待提升。(2)武汉、黄石等地的市辖区长期居于网络的核心地位,更多充当净收益角色。(3)人口流、信息流和经济流均显著促进县域间碳排放关联网络的形成,其影响作用具有非线性和交互性特征;各县域在经济、产业结构、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差异水平及地理邻近性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碳排放关联网络的形成。研究结论:需调控县域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关联强度,依据各县域在碳关联网络中的作用及发展态势探索总体碳平衡目标导向下的差别化碳减排措施,形成协同碳减排态势。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在于碳化气体的排放,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碳会计应运而生,碳交易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张,这无疑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财会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也将成为未来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事项。但截至目前,针对碳排放权这一新的会计实务,我国还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有关“双碳”目标政策和行动路线图,以了解战略实施计划;以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为代表的陕西省碳减排分析为起点,阐述陕西省碳减排工作完成情况,进而反映出碳减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绿电”发展和电源结构为代表的能源替代进程和负碳发展两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实施进程、效果以及差距,并对陕西省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成效和不足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造成农业生产的大幅波动及各种负面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包括从农业生产内部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各项政策制度的外部协调,包括"绿色通道"、农业保险和农业气象监测预报等措施的制定、实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