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国有资本退出与国有企业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再思考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实质上是对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进行定位。在这一问题上,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国有经济应当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将其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然而,认真分析起来却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从长期来看,一国的竞争性领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某一领域能否成为竞争性领域,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宏观管理的需要确定的,它可以适时地进行变更和调整。第二,竞争性行业主体多元化。从目前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调整的情况来看,除国有独资企…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配售原则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辉 《资本市场》2000,(8):35-39
<正> 国有股配售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退”的总方针,揭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这意味着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除了在部分领域保持垄断或者控制地位以外,已经获得了退出大部分行业的政策基础。而在资本市场中,将“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是要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经济进入和加强的领域和行业中,大量的竞争性领域由非国有经济来投资、经营和发展.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历史性任务,非公有制经济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经济功能.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路主要有:(1)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机遇期.(2)继续调整劳动力的所有制结构.(3)购买、兼并和重组国有企业.(4)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行业.  相似文献   

5.
周克任 《生产力研究》2000,(4):81-83,93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因此加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概括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基本含意和要求 ,总结了以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和改组国有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是落实十五大精神和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仍然对国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存在困惑。为澄清对国有经济的模糊认识,笔者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国进民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决定了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将国有经济全部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实行私有化。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发展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决定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变为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进程中,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要由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们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决不能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理解为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也不能理解为中央"进"、地方"退"。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从发展趋势看,非公有制经济还将继续发展,作用还会进一步发挥,但无论怎样,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所有制的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正向相关性,进而为有进有退正名。进与退以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为背景,是指国有经济在命脉领域的进与退;进退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进退的结果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进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或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不能用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来解释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应该在以下三个基本层面进一步深化:(1)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功能界定,对国有经济的总体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平稳有序地组织国有经济进入、退出或保留于特定产业,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2)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国有经济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对除极少数企业外的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大批企业家的生成;(3)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功能界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运行的市场化,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行全方位、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等多方面的调整,其中国有企业退出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当前,在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认真研究结构调整战略的理论问题,探讨国有企业退出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进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洁 《经济师》2001,(10):138-139
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应以国有企业现有产权关系的变更为核心。并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运作方式 :即改组在国有经济内部进行 ;改组采取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相互融合 ;改组采取国有经济的进入或退出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学术界就国有经济如何进行战略性调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志主张优进劣退,而流行观点则要求国有经济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虽然国务院领导同志已经表态“国退民进”不符合中央的方针,千万不能刮这个风,但理论上的严重分歧依然存在。学术界的分歧,涉及国有经济能否与市场经济结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流行观点之所以主张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就是因为它认为国有经济难以与市场经济结合,不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认为,我们能够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把国有经济转变为新型的市场经济,从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应是优进…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的改革是实施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使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但是,日渐突出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却在制约着国有资产退出的进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形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15.
所有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权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问题,而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者)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没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支撑,就没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方式,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全民所有制与公司制是两个论域完全不同的概念, “混改”和“公司制”不等于取消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对国有经济来说,不控股企业,就没有实际支配权,支配权与所有权配套,才能保证实现符合所有者利益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方式。“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作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和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目标,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的宏观层面反映,具有高于国有企业个体的全局性、战略性意义,需要有一系列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研究》2001,(6):3-6,18
党中央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条极其重要和十分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经组成部分,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进展,辽宁作为国有经济相对集中的省份,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完成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保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分为两个层次来考虑和进行:(1)宏观的层次,这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确定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继续保留和发展,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退出,而在国有企业需要保留和发展的部门中,在哪些部门国有企业需要保持垄断...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原因不是产权不平等而是国有企业的性质不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主体不是国有企业而是政府。我国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是多样的,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设计出以功能分类为基础,涵盖国有企业实现形式、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内容的全面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债转股:基于企业治理结构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根源在于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简单的债转股虽然可以在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将使国有企业不健全的治理结构进一步弱化。只有将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结合起来 ,才能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同时 ,避免其消极影响 ,并且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债转股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和民营化 ,而不是让国有企业“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是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要想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应该首先清楚国有经济的改革历程,认识到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深刻认识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经济实现战略调整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