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江本土鲥鱼现存极少,资源匮乏,因此不少单位引进形态特征、鱼肉品质和味道等都与长江鲥鱼十分相似美国鲥鱼进行试养并获得成功,养殖美国鲥鱼的养殖热潮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随着养殖面积及规模不断扩大,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上升,养殖的成功率却有所下降,给养殖户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的美国鲥鱼养殖技术不够完善,导致养殖过程中美国鲥鱼经常暴发大规模病害。本文针对夏季高温季节一例美国鲥鱼败血症发病的情况、临  相似文献   

2.
美国鲥鱼高产模式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鲥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且药用价值极高,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其野生资源的破坏,据调查,已有10多年未能在长江捕到鲥鱼,其资源濒临灭绝,恢复长江鲥鱼资源已经很难,鲥鱼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因此,美国鲥鱼于2003年由"爱格斯"公司引进中国作为长江鲥鱼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翘嘴红鲌俗称白鱼、白条、和顺等。大多在敞水性水域生长,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附属水体中,是一种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在长江最大个体可达10k,一般常见的个体1-2kg,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肉质细嫩鲜美,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外形酷似鲥鱼,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天然资源日趋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更显重要。现将鱼苗、鱼种、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翘嘴红鲌俗称白鱼、白条、和顺等。大多在敞水性水域生长,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附属水体中,是一种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在长江最大个体可达10kg,一般常见的个体1~2kg,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该鱼肉质细嫩鲜美,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外形酷似鲥鱼,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天然资源日趋减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更显重要。现将鱼苗、鱼种、成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苗种培育1、夏花培育(1)池塘条件:选择2亩以内的池塘,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保水深度0.8~1.6m,池底淤泥少。放养前15d…  相似文献   

5.
美国鲥鱼     
《致富之友》2005,(12):23-23
美国鲥鱼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最快和味道鲜美的一种鲥鱼,和中国鲥鱼的形态极为相似,在中国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美国鲥鱼在中国市场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市场价格极为昂贵.批发价高达400元/公斤。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鲥鱼原产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西洋沿岸,后被引种至北美太平洋沿岸及哥伦比亚河,分布广泛。美国鲥鱼与中国鲥鱼虽然属于不同种,但属近亲,其外形和大小基本一样,且二者的不饱和脂肪酸DHA的含量也十分相近。美国鲥鱼原来生长在北纬45°海洋水域,性成熟后入淡水江河繁殖,能耐7℃的低温环境。其食用性能远优于生长热带水域的泰国(或缅甸)鲥鱼,在市场上可以作为资源奇缺的中国长江鲥鱼的良好替代品。2006年7月,南京孙家农业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7.
曾经年产量高达160万kg的鲥鱼如今已难在长江觅见踪迹,全江已基本捕不到鲥鱼。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11月1日在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称,由于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捕捞强度过大等原因,长江鲥鱼资源严重衰退,趋于灭绝。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探索在贵州山区进行工厂化养殖美国鲥鱼的可行性,本研究在贵州松桃县孟溪镇安山村鲥鱼产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试验。试验初始投放美国鲥鱼苗共计25327尾,平均规格约为4g/尾。由两个200m2的循环水养殖池经过18个月的养殖,结果显示:成活率为75%,总产鱼  相似文献   

9.
<正>鲥鱼为长江四大名鱼之首,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由于每年滥捕滥捞,加之近年来产卵场水域污染严重,使得这一名贵资源日趋枯竭。长江鲥鱼与美洲鲥鱼在外形,口味上差别极小,二者的DNA,营养价值基本相似,美洲鲥鱼完全可以在市场上取代长江鲥鱼。  相似文献   

10.
<正> 南方大口鲇又称南方鲇,现通常简称大口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的大江河及通江湖泊中。虽然在长江以南的灵江、瓯江、闽江和珠江也有发现,但数量远没有长江中多。大口鲇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3—5kg,最大个体达50kg以上。外形上它与分布很广,个体较小的鲇(俗称土鲇、窄  相似文献   

11.
鲥鱼,别名三来鱼、三黎鱼、时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头中等大,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头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一般体长25—40厘米,个体重1—1.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3.5—4公斤左右。鲥鱼为咸淡水两栖鱼类,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在淡水中则分布于长江、湘江、闽江、钱塘江、珠江等水系。每逢春夏时节,它由大海进入江河,产卵繁殖,应时而来,且洄游时节甚准,故得“鲥鱼”之名。鲥鱼为温水性中上层鱼类,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广,适宜温度在2℃—38…  相似文献   

12.
<正>长薄鳅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又名花泥鳅、花鱼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的江段及其支流。一般个体1~1.5kg,最大个体可达3kg左右,因其外形美观、肉味鲜  相似文献   

13.
鲥鱼,又称三黎鱼、三来鱼等,隶属鲱形目、鲱科、鲥属。鲥鱼是一种名贵鱼类,深受民众喜食。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脂量高,驰名中外,创汇率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鲥鱼自然资源已濒临枯竭。为了恢复和增殖鲥鱼资源,有关部门已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鲥鱼的人工养殖也正在悄然兴起。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年龄与生长在自然水域中,大口胭脂鱼的生长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加拿大萨斯喀彻温湖最大的个体为15~20kg,而在美国中、南部最大个体可达40~45kg。池养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 黄颡鱼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常见个体200—300g,最大个体可达500g,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磷,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黄颡鱼是我国众多名优品种中唯一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佼佼者,市场销售价常年均在20元左右/kg,春节、元旦等佳节期间高达40-50元/kg。人工养殖黄颡鱼将成为继我国养殖甲鱼、美蛙、河蟹热之后的又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现将黄颡鱼高效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美洲鲥鱼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贵水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年来逐渐形成了养殖热潮。随着近年养殖效益的提高,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鲥鱼病害的发生也逐渐增多。2018年1月,江苏泗洪县鲥鱼养殖场的鲥鱼出现死亡,该养殖场为温室大棚养殖,养殖面积2500m~2,  相似文献   

17.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常见个体0.20-0.40kg,最大个体达3.0kg。  相似文献   

18.
<正>一、注意选购长江苗培育的蟹种。目前我国养殖的河蟹主要来自长江、辽河及瓯江三大水系。长江水系的河蟹简称长江蟹,其蟹壳为浅黄色、椭圆形、侧冀尖锐,其中第四侧齿明显,额齿中间凹陷明显;第二步足与第三步足等长,第四侧齿对径与第三步足长之比为1:20,步足毛金黄色,第二、三步足上无刚毛。长江蟹生长速度最快,个体最大,其它水系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市范寨鱼场,首次进行南美白对虾池塘淡化养殖试验。经过103d的养殖.平均个体达到76尾/kg,最大个体45g/kg,回捕率36.6%,取得了亩产287.5kg养殖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吻鮠俗称江团、肥沱、鮠颡、鮠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和鳞片,是淡水鱼中的珍品。因其吻较其它鮠属鱼类为长,故叫长吻。一般体重l—3kg,最大个体达17kg,近年来,该鱼的天然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价格昂贵,2003年长江自然鮠鱼价格每kg高达150元以上。现将有关长吻鮠的成鱼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