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商》2015,(5)
强制措施作为保障诉讼进行的必要手段,在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西方国家,对于强制措施定义的范围都比较大,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限制或者干预公民人身基本权利的措施。而我国强制措施主要是以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主要是对人适用。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强制措施的适用功能与原则,做到保障人权的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丽君 《商》2013,(21):287-287
目前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制度规翊l显得不够完善,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法律监督仅仅局限于对逮捕等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对冻结、扣钾、搜查等等强制性侦查措施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而在实践中频频出现的现象是一味地强调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因此,应立足于我国现状,相关部门应作出努力以改善这一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公安机关手中。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权,当然也包括对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权。但是我国现行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有立法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等。检察机关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加强和完善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中,国家强制力的使用是极其必要的,在刑事程序的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问题,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刑事强制措施往往直接干预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等问题,因而可以说强制措施的适用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所以如何正确使用强制措施以达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两者兼顾,一直是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以人权保护为视角,展开对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用与适度适用的讨论。具体包括刑事强制措施的含义、理念基础,根据我国现行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一些缺点和漏洞,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逮捕制度作为一项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在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合理的运用逮捕制度.有助于控制犯罪,及时的发现案件真实,同时还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公民的人身权益,实现司法公正。但是,现实中仅仅把逮捕作为强制措施的一种加以规范和运用,而对于逮捕制度的理论研究一直以来没得到重视,尤其是在对逮捕制度的历史沿革的研究上还没有专门的著述。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认识逮捕制度,系统的揭示出逮捕制度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对我国古代逮捕制度进行研究就必不可少。故本文从我国古代逮捕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入手,从一些分散的史料记载中寻找关于古代逮捕制度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力求揭示出我国古代逮捕制度的发展变迁历程,并对其特点加以分析阐述,完善关于逮捕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耿相仪 《消费导刊》2013,(8):179-179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是针对逮捕后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设计。这一制度具有无罪推定原则,比例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的理论根基,对限制逮捕的适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在审查主体,审查启动,审查方式,审查效力上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通过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构建试图实现其减少羁押的立法意旨。  相似文献   

7.
《商》2015,(42)
自2013年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以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适用成为了学术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在职务犯罪案件查办中适用该强制措施,有观点认为该强制措施容易导致变相羁押,刑讯逼供,被监视居住人的基本人权将会受到侵犯,也有观点认为该强制措施有助于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有效的解决了过去侦查取证时间不足,侦查手段受限等问题。其中,该强制措施的监督制度,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法治建设和司法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往往成为该强制措施在实施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存在监督法制建设欠缺、监督意识不强和监督职权行使形式化等问题。完善该强制措施的监督制度将有利于加强制约和规范,化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基本人权保障危机。本文将以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适用该强制措施作为切入点,仅以该强制措施的执行活动的监督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监督主体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以期强化该强制措施的监督效力。  相似文献   

8.
《工商行政管理》2013,(22):49-49
《行政强制法》施行以来,我局发现,部分基层单位对于行政强制措施自由裁量权把握不当,如:实施强制措施的目的不当、扣押的财物超出涉案范围、变滥用强制措施为不用强制措施等等。2013年7月,我局出台《行政强制措施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以下简称《适用规则》),初步探索了规范行政强制措施自由裁量权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薛宇航  唐佩玉 《商》2014,(16):131+142-131
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这条规定确立了检察机关对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继续审查的制度,即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确立,是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重要举措,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证据意识。强制措施是发案以后及时制止违法行为,进一步收集和保全证据的有力手段,同时,强制措施一般会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直接影响,甚至较大损害。因此,适用强制措施也是要有一定的证据支撑的。虽然其证据在完备性、关联性和确定性等方面不像定性裁罚证据要求那么高,但是,适用强制措施,绝对不能无据而发,不能仅凭主观怀疑或未经初步查实的举报线索就贸然采取强制措施,以扣代查。这种只图自己查案方便,而无视当事人权益的做法,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也是引发强制错案乃至国家赔偿的根源之一。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仅…  相似文献   

11.
就当前形势下简单的对"双规"和留置进行比较分析,从法律渊源、权利主体、适用对象、适用场所以及律师介入问题分别进行了论述,提出个人的一点意见。留置作为一项独立的监察新权力,怎样合理准确把握这种强制措施,合法合规使用留置措施是监察委实现职能目的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逮捕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长期存在被普遍适用乃至被滥用等问题,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审查逮捕程序的不合理之处。部分地区检察机关进行了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转型的探索,其中不乏值得推广的做法,但也存在难点亟待探讨。我国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转型可根据案件情况,采用"分别听取意见和对审开庭相结合"的模式;同时也应当完善值班律师制度以强化辩方力量,以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断水断电等能否成为行政强制措施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上一直众说纷纭。有不少学者认为断水断电等不应成为行政强制措施,而我国正在起草中的行政强制法也并未将断水断电等列为行政强制措施之一。但是,为了强制执行的有效性和坚持比例原则,并借鉴了国内外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断水断电等理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制执行措施被写入行政强制法。  相似文献   

14.
浅析审查批捕工作中的证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馨 《中国科技财富》2008,(10):168-168,16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的职责是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各类刑事犯罪案件进行审查,并在核实相关事实和证据情况下,依法做出批准逮捕和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正确行使这项职权,准确适用逮逋这一强制措施,对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珊珊 《中国物价》2023,(5):115-118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可极大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支撑着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但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犯罪数量攀升,民企涉案人员审前羁押常态化等问题。依法惩处犯罪理所应当,但在后疫情时代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步履艰难,面对涉刑案件也应给予充分刑法保护。本文将着重探究民营经济涉案市场主体中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的障碍及深层次原因,寻求扩大对涉案市场主体适用以取保候审为首的非羁押强制措施的途径,充分维护涉市场主体的诉讼权利,以维护民营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主体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时,不仅要有行政实体法的依据,而且要符合法定行政程序,注意事先说明理由、事中听取意见、事后告知权利。工商部门必须严格规范行政强制措施的适用,特别是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没有明确规定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一律不得擅自使用;对于依法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也不得超出法定范围,将适用对象扩大至与违法行为没有直接关系的财物;对于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期限规定的,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解除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变相延长期限。  相似文献   

17.
田国锋 《消费导刊》2014,(2):175-175,177
逮捕是最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其具有打击犯罪,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作用,逮捕不是一种实体性处罚措施。传统的审查逮捕方式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批准逮捕决定的作出主要建立在侦查机关提供的单方证据材料基础上,缺少听取或者了解被追诉方辩护性意见的机制,司法审查属性不突出,执法透明度和说理性不够,行政化审批色彩较重。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逮捕审查的诉讼性愈来愈明显,审查逮捕程序更趋向诉讼构造,本文就公开式审查逮捕模式做出一些探索,试图构建更为合理的司法审查模式,以期对司法实务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田国锋 《消费导刊》2014,(1):175-175
逮捕是最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其具有打击犯罪,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作用,逮捕不是一种实体性处罚措施。传统的审查逮捕方式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批准逮捕决定的作出主要建立在侦查机关提供的单方证据材料基础上,缺少听取或者了解被追诉方辩护性意见的机制,司法审查属性不突出,执法透明度和说理性不够,行政化审批色彩较重。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逮捕审查的诉讼性愈来愈明显,审查逮捕程序更趋向诉讼构造,本文就公开式审查逮捕模式做出一些探索,试图构建更为合理的司法审查模式,以期对司法实务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9.
举证责任和强制措施杨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时,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是难于收集证据,一是存在商业秘密可能被公开的紧急情势,如不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商业秘密一旦公开,将给权利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此,《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断水断电等能否成为行政强制措施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上一直众说纷纭。有不少学者认为断水断电等不应成为行政强制措施,而我国正在起草中的行政强制法也并未将断水断电等列为行政强制措施之一。但是,为了强制执行的有效性和坚持比例原则,并借鉴了国内外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断水断电等理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制执行措施被写入行政强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