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农再贷款是欠发达地区重要的金融支持工具.本文通过对2005年人民银行哈密中支支农再贷款工作的回顾,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措施创新等角度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一、支农再贷款不放不行。在商业性金融在县域逐步萎缩的情况下,农村信社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而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受制于当地欠佳的经济状况,没有再贷款资金补充,“三农“经济发放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保障。此外,支农再贷款政策已经延续多年,一些农村信用社对这块资金已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从1999年至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总行向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了960亿元人民币支农再贷款,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支农再贷款对解决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贷款难问题,支持"三农"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仅榆林市人行去年就投放全市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2.8亿元,支持其全年实现利润2149万元,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中位居首位.但也不可否认,支农再贷款在具体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榆林市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支农再贷款作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支农再贷款对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支农再贷款是我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的一项货币政策.要加强对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宣传和引导,确保支农再贷款在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加强支农再贷款的管理,确保支农再贷款全部用于发展农村经济上.要采取措施,确保其按期收回.  相似文献   

6.
一、支农再贷款不放不行。在商业性金融在县域逐步萎缩的情况下,农村信社成为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而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受制于当地欠佳的经济状况,资金来源不可能快速做大,没有再贷款资金补充,  相似文献   

7.
沈洪 《西部金融》2006,(10):38-39
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个案,对农信社支农再贷款需求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肯定了支农再贷款的政策绩效,否定了"利率水平提高是导致支农再贷款需求下降主要原因"的错误认识,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指出了现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制度缺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村循环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巩守效 《西部金融》2009,(12):32-33
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现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严重影响其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的倾斜力度,是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部金融》2009,(5):37-38
支农再贷款作为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支农再贷款对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支农再贷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发展,支农再贷款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陕西省目前支农再贷款余额不断减小的现状及原因做了详尽地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主要工具之一,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增加农业贷款投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支农再贷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渭南市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12.
程璐 《西部金融》2012,(6):90-92
支农再贷款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传导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手段。人民银行自开办支农再贷款业务以来,对调整经济结构、引导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促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就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也是国家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金融政策。近年来,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民银行票据发行与兑付等资金支持工作正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着。然而在这个新时期,曾经以服务“三农”定位、支持“三农”发展的支农再贷款业务却不断萎缩,贷款规模大幅下降。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支农再贷款制度进行思考,使其继续发挥其支持“三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再贷款的一种,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实地检查,对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方渊 《西部金融》2003,(12):50-51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资金不足而发放的专项再贷款.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就是要把支农再贷款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有力地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吕振 《大众商务》2011,(11):46-46
正确认识和对待支农再贷款,改善经营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支农再贷款是具有支农支牧特定用途的专项再贷款,通过分析支农再贷款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部金融》2002,(10):52-53
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掖地区再贷款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客观估价其作用,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一、支农再贷款对"三农"的支持效果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种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张掖地区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汉中市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正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型农业进行战略性转移.农民以种粮为主,转向了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多元化发展.近两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国家加大了货币信贷政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从2000年人总行对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增加,到2001年切块授权管理办法的实施,体现了货币政策导向作用.为贯彻执行好这一货币政策,两年来我市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及县支行货币信贷政策管理职能部门,从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建章建制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努力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政策示范效应,引导农村信用社增加农贷投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淅川县人行管理支农贷款的主人操作方法,评估了支农再贷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就支农再贷款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金彪 《西部金融》2006,(10):49-50
从1999年开始,为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匮乏问题,中央银行在全国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实施了支农再贷款政策.7年来,它不仅扭转了贫困地区农民贷款难的局面,而且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急需资金扶持之际,定西市支农再贷款却呈现出萎缩趋势,对此,笔者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