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系统考察了1993—2007年间中国产业集聚与创新活动的行业与地区分布格局,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地理耦合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是部分产业与创新活动的重要集聚地;同时产业集聚的类型与产业生命周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我们对产业集聚与创新活动地区分布的认识,对于提高地区经济活动和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总被引:121,自引:2,他引:121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3月在京首发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发展和演化,目前已经或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域和九大都市区。 九大经济区域是:华南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南部和江西西部;长江下游地区,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华北地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包括北京、天津、河  相似文献   

4.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集群的竞争力又是发展的关键。本文从集群发展能力、集群创新能力、集群市场开拓能力、集群资源整合能力、集群环境因素5个方面建立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河北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江苏、浙江、广东3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发达省份以及与我省经济总量相近的辽宁、河南、福建三省比较。研究河北省集群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原因、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步伐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徐承红博士的新著《产业集群与西部区域竞争力研究》一书,综合参考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国际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方法、俄林的比较优势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论等提出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就西部地区域经济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系统深刻地揭示了存在问题,指明了西部地区今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方向;特别突出强调了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是提升西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缝机零部件产业五大产区扫描(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部件产业为缝机行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缝机零部件产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北方、广东和上海五个地区。本期主要介绍浙江和江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0个行业的统计分析显示,浙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三省中最强,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处于中间水平,而江苏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垫底。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上,而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装配制造业上的集群竞争力较弱。相反,广东和江苏虽然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集群竞争力不如浙江,但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装配制造业集群则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同时,网络系统的结构差异是导致粤苏浙三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各地应将改善集群网络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质量作为未来产业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牛仔布是我国色织布行业的重要产品,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出口竞争力大幅提升,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产业集聚与竞争力密切关联牛仔布行业由于其特殊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在产业集聚方面比其他品类更为明显。据调查全国大约有十几个牛仔服装面料生产集聚地,其中广东的新塘、均安、大涌、三埠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命名的牛仔基地市、县,牛仔布年产量达10亿米,占全国产量的45%。另外还有江苏常州、山东淄博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牛仔布产业基地,江苏的张家港、福建的晋江、浙江的平湖、温州、以及四川成都周边地区也有相当强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从区域影响力、经营运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实力5个方面建立了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将河北中小企业竞争力与江苏、浙江、广东3个位居全国前列的发达省份以及与我省经济总量相近的辽宁、河南、福建3省比较.研究河北省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再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转变.本文运用集聚经济理论,以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效应及其变化,最后就欠发达地区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培育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群落,形成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聚区,通过集聚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等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Hummels等人建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进行了完善与拓展,而后利用行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公式测算了全国纺织服装业及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结果显示,纺织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广东、上海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而浙江、江苏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垂直分工过高会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依赖性,过低又会导致国际分工参与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宏观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制造业各行业加速集聚于少数新兴工业化省份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省份已经代替了上海、辽宁等老工业基地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人力资本、产业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本投入5个因素后,利用面板Tobit回归分别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电子信息制造业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结果发现这5个因素对于各区域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度对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正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仅仅对于西部区域的效率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于东部、中部及西部的效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对外开放度对东部区域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与中部及西部区域效率之间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互动协调的理论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老工业基地典型城市为例,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发现: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较强的动态反馈关系;产业集聚度提高和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使耦合协调类型的跃迁;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提升的同时,区域创新水平也越高;区域城市间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利用产业集聚测算方法对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间,辽宁沿海经济带服务业的集聚程度不断上升,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集聚度位居前4位的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服务业;大连市服务业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具有专业化优势,但这种优势逐年减弱;横向对比发现,辽宁沿海经济带14个服务业的集聚度大都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优势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其影响因素来看,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业的集聚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分别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EA模型对长三角金融业的集聚效率进行了评价,实证结果发现: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差异不大但行业差异明显,从江、浙、沪三地金融业集聚效率来看,规模经济明显,且都不存在产出不足问题。浙江省金融业综合效率低于上海和江苏,这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缺失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力提高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前提下,应改进技术效率,从产业和空间层面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地级市为例, 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制造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形成有效互动, 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抑制作用, 且不能通过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协同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更加依赖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 只有当技术创新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 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 若低于这一水平, 协同集聚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系统耦合视角出发,全面剖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机理,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1~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性显著;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由低度协调升至中度协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以L-L集聚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区域。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发挥高值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