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省本级和地级市数据,考察了财政压力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加,地级市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民生领域均会采取"有保有压"的支出策略,在"保增长、促稳定"的同时,"轻创新、轻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上移地级市政府部分支出责任来匹配自有财力,能有效调整地级市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促进地级市政府在"保增长、促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兼顾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地级市政府自身偏好和资源禀赋差异会显著影响其财政支出策略的选择.因此,为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关注地方财政压力变化,合理划分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税收分成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竞争中,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将直接导致地方政府增加生产性公共支出,发挥生产性支出的产出外部性,提高产出水平和自身税收收入水平,实现福利最大化。一系列经验分析显著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当地级市政府的税收分成率提高10%,该地区生产性支出占比将提高1.39%。本文的分析和结论有助于解释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变动的原因,从而为政府间税收分配改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章铁生  徐德信  余浩 《会计研究》2012,(8):41-48,96,97
通过分析证券发行管制下的地方"护租"行为研究了地方政府参与辖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机制:中央政府证券发行管制形成垄断租金,地方政府围绕证券发行机会的竞争使得垄断租金转化成为可占用性准租,为了辖内公司获得未来发行证券机会,避免租值转移,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辖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上述理论分析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以2005—2009年处于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辖内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状况对该地区未来的公司证券发行申请通过发审委审核比例存在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则会根据自身执行能力努力减少辖内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转型期证券行政监管阶段性有效,特别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辖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给出了机理性解释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毛捷  黄春元 《金融研究》2018,455(5):1-19
基于典型事实和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5年中国地级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债务水平未突破债务平衡点时,地方政府举债的正面作用(弥补财力不足、完善基础设施等)占优,将促进经济增长;一旦债务水平超过债务平衡点,地方债务将抑制经济增长。上述发现与利用跨国数据的既有文献所得结论一致。(2)有别于已有研究,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务平衡点较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在这些地区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产业结构、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是否属于城市群等可以解释东部地区较高的债务耐受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深刻认识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5~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产业存在不断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邻接地区的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溢出效应;资源禀赋能部分解释中国金融产业区域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资源禀赋因素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新经济地理变量和产业政策变量对金融集聚有正的促进作用;中国金融产业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框架探讨政府与市场协调和互动机制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模式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有力解释;政府和市场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结构性差异和发展阶段性差异,但结论整体表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并且通过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和协调问题,比较资源禀赋优势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中,是中国经济产业升级和持续不断的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引入金融发展程度指标后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市场化程度对于经济发展的解释力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7.
赫-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影响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进而影响了产品成本及产品价格的国别差异.本文介绍了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四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并探讨了这四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对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由于资源禀赋和财政制度差异,如何定量地分析和提出研究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政策措施,对准确评价政府的财政能力及其差异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选取2009年云南省16个州(市)做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五个层面对云南省各州(市)的财政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受资源禀赋、消费习惯、人口状况、外贸政策、市场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经验数据表明该比重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经济起飞阶段都不同程度处于较高水平,而中国比重最高与我国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保障程度低等状况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一组经济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各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而提出调整我国较高的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绩效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笔者基于中国地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是否由市委书记兼任这一重要制度事实,采用2010—2018年272个地级市的数据和系统GMM方法,深入研究了兼任制度对人大预算监督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专任,兼任制度强化了人大预算监督效力。在发展压力与官员晋升压力小、财政自主度强与公众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以及新《预算法》实施后尤其明显。进一步对地方预算收支结构和预算外债务的拓展研究表明,兼任制度对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非标债务的监督趋于弱化。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检后,本文的实证结论不变。本文的研究为新时期提升人大预算监督实效和推动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双循环"经济发展导向下,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对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加剧了资本错配,但是对劳动力错配的影响不显著.分地区的回归结果显示出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提升抑制了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提升则加剧了资本要素的空间错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资本配置过度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加剧了资本错配程度,在资本配置不足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抑制了资本错配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促进要素合理空间分布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的投资目的与倾向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情况。然后,根据沿线国家所处区域、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情况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沿线国家而言,资源禀赋情况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最大;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呈现明显差异,得益于其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高收入国家投资环境优越,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环境相对较差,但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部分贫困国家则呈现出明显的优势;资源型国家虽然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但投资的潜在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3.
张牧扬  潘妍  余泳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1-19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19年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信用下滑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提高和融资成本上升。(2)社会信用通过影响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和政府债务需求进而影响隐性债务规模与融资成本,但上述机制在有无“刚兑信仰”情境下存在差异。(3)对比新《预算法》和“43号文”出台前后社会信用对隐性债务影响的异质性发现,债务管制显著提高了融资平台的市场化程度。虽然政策前期金融市场更多呈现出一种观望态度,但违约事件打破了金融市场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刚兑信仰”,隐性债务发行受到的市场约束力度显著增强。本文对更好地认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理解当前债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未来如何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向辉  俞乔 《财政研究》2020,(3):55-70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度有助于约束政府的预算外活动。本文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两种不同的预算外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利用2012-2017年间全国地级市层面的计量分析支持上述推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6-2014年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增量资本产出率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用扣除科教文卫的地方财政支出/地方GDP和地方土地出让金/地方GDP来衡量政府干预,构建了以增量资本产出率为被解释变量,以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相关控制变量为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干预、外商直接投资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政府干预确实阻碍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外商直接投资额改善了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间存在抵消效应,政府推动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被扭曲,根据实证结果最后提出应该简政放权,消除不适当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放松对金融资源的控制,控制内外资之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中国重要风险隐患之一,而房地产市场繁荣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增收的重要保障。研究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表明:房价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从国际案例中美国、新西兰的经验来看:美国将房产税作为偿还市政债券资金来源,在房价上涨情况下,其增发债务的可能性更大;新西兰政府不对债务实施规模控制,房产税收入是影响其借债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这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借债能力。据此,建议参考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的微观数据,分别在对空置住房不单设和单设3.1%税率两种情况下,模拟测算了人均价值减免征税、个人面积减免征税、家庭面积减免征税和首套房免税四种房地产税征税方案的税收再分配效应和潜在税收能力。研究结论主要有:不论是否对空置住房单设3.1%税率,人均价值减免征税方案的再分配效应与潜在税收能力均优于其他三种征税方案;在不考虑征税成本的情况下,与不对空置住房单设3.1%税率相比,对拥有多套房(2套及2套以上)家庭空置住房单设3.1%税率可以增加地方政府21.76%税收收入,且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更佳。因此,若房地产税制设计旨在缩小家庭间贫富差距以及增加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则人均价值减免征税方案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周期性财政收支、融资依赖与地区出口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财政分权与政治垂直管理的激励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逆周期性弱化。同时,地区间初始禀赋差异和风险异质性则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周期性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借鉴Rajan与Zingales(1998)发展的固定效应估计模型,采用2004年我国29个省份29个行业的相关数据,考察了周期性财政政策对地区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显示,财政政策逆周期性较强的地区,在外部融资依赖性高的行业出口相对更多,具有比较优势。同时,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影响因素,以及外部市场接近度、国内市场容量和基础设施等新经济地理的因素之后,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是一笔宝贵的天然财富,但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该地区出现经济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恶化等"资源诅咒"症状。文章首先分析资源禀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然后利用11个主要能源生产省份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行为、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以及经济开放水平等变量的基础上,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确实显著恶化了城乡收入差距,随后的稳健性检验和分区域回归都支持和丰富了这一结论。最后,基于文章的结论,提出了转变能源省份的发展方式,改革现有的资源利益分配格局等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263个地级市2006—2017年的地方投资平台债务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稳健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能够在短期显著提振经济增长,并且在长期内仍然有显著促进效应,这说明在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具有消除基础设施瓶颈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上升能够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和投资增长率,并未产生挤出效应。在当前防范地方债风险的背景下,本文建议在存在基础设施瓶颈的条件下,经济衰退期可以执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治理衰退的同时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并使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长期得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