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广东省怀集县内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为评价对象,以2012年全国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为评价基础,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自然环境条件方面对研究区内的102.69km~2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性评价,并分析了怀集县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怀集县宜耕后备资源总面积为21.75km~2,占评价对象面积的21.18%。地形坡度与生态条件以及耕作便利度是限制本地区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怀集县未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土地整治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是通过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等活动,实现区域耕地增加、粮食产能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等目的,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以济南先行区为例,通过分析测算区域内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土地复垦潜力和土地开发潜力等,研究区域内新增耕地潜力及分布,为先行区自行开展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方向,助力先行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声音     
由于多年高强度土地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由2000年的700多万公顷锐减至不足500万公顷,且分布不均衡,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土地综合整治的方式方法,坚持"三个聚焦"(即聚焦粮食安全、聚焦富民增收、聚焦生态建设),注重管理创新,大力实施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推动南通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地资源要素支撑。聚焦粮食安全,耕地"数质"双提升充分挖潜耕地后备资源。多年来,南通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狠抓土地整治项目和新增耕地建设,连续20多年  相似文献   

5.
三项整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河南省林州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山坡、丘陵占86%。另外,根据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未利用地占了32%,比重虽然很大,但是绝大部分是裸岩石砾地,不易开发利用,建设用地以及耕地开垦的后备资源都相当有限。根据河南省政府安排,市以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靠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挖潜解决。工矿废弃地数量大,且荒废时间长。全市基期年(2004年)工矿废弃地总量为302.23公顷,多为企业倒闭或搬迁以后长期不能够利用或复垦而致使土地闲置撂荒。砖瓦窑浪费土地现象严重。全市基期年砖瓦窑场总…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河北省耕地资源现状以及耕地资源面临的形势: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新开垦的耕地质量低;提出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重要性;分析了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结构组成、类型分布;在衡量各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对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开发潜力分区域做了初步探讨;预计到2030年河北省的人均耕地将在0.78bm^2左右;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应注意因地制宜、合理有计划地进行开发、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白城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白城市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可新增耕地系数法分析了白城市农用地整治潜力,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分析了白城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结果可为白城市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月大事     
(2004.4.10~2004.5.10)●4月12日,《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200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6.95%;建设占用耕地22.9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农业结构调整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灾毁耕地面积5.04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1.08万公顷,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数量占补平衡。●4月15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决定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4月…  相似文献   

9.
村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优化体系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推动村庄压煤区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协调利用,促进开采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方法]文章论述了压煤区土地整治转型中的转型方向、整治内容和整合技术,并以泽州县4个压煤村为综合示范区进行实证。[结果]基于"地—矿"资源协调利用优化路径及其驱动下集成的压煤区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应用于实践,结果表明整治后示范区耕地面积增长17.79%,粮食产能增长率33.33%,耕地质量提高等级1个等级,平均地块面积变化率为261.54%,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增长13.72%,田间路网密度增加量12.88m/hm~2,煤炭压覆面积干扰度减少3.12%,煤炭可采量提升率4.56%,机耕面积增长率为17.79%,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统筹城镇建设用地率71.97%,农地地均年收入变化率33.33%,集约用地面积增长3.9%,工矿废弃地面积减少100%,复垦后土地再利用率100%,生态用地面积增长率6.345%,植被覆盖提高率3.8%,风景休闲用地面积提升0.007%。[结论]在压煤区"地—矿"资源利用冲突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协调"地—矿"资源利用关键在于田块修筑、压煤村居民点整理、工矿废弃建设地复垦、资源循环再利用及生态修复等项目联动实施,而基于以上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技术体系优化,能够为压煤区"地—矿"资源协调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理统计与地理学相关理论,从项目数量、结构、规模、空间分布、资金来源、新增耕地面积等方面对河北省2000—2010年1 461个土地整治项目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0年土地整治复垦开发项目数量结构比例为3∶6∶1,新增耕地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央新增耕地建设有偿使用费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地方投资有所增加。近10年来,土地整治项目逐步由省域中南部的石家庄-邢台地区向东北部的承德-唐山-秦皇岛,张家口以及南部的邯郸-邢台等3个区域拓展,项目区集中程度有所提高。而形地貌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因素对土地整治项目空间配置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颁行了《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科技部订出了《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要求,而且从2001年起,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实行新的登记系统。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部的科技成果登记制度,健全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尽快建立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了若干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典型水利投融资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我国部分省市水利投融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的水利投融资政策和国外典型水利工程的筹资模式,对我国水利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议:把握水利筹资的基本原则;尽快完善我国水利投融资环境;通过政府发行国债、水利债券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3.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vestock are kept not only for their physical products, but also for insurance, financing, and to display status. Though this range of purposes is acknowledged, livestock policies nevertheless often emphasize physical production: a limited perspective that hampers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livestock polic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of costs and benefits of livestock systems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livestock keepers. Indicators are developed that capture, quantify, and organize not only the benefits resulting from the physical production, but also those from the intangible functions.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an analysis of cattle in the Western Province of Zambi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rspective on livestock systems developed more closely reflects the observed decisions of the livestock keepers.  相似文献   

14.
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正在进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 ,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避免出现过度城市化和过度城郊化 ,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和巴西在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和管理方面既有共同之处 ,又各具特色。我国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 ,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重视乡村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粮油企业是指以承担国家或地方战略储备粮食和贸易粮为主要业务,以政府补贴为主要经济来源,且以粮食和油料初级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群体,包含大型国企和中小微型民营企业。面对新零售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大趋势,各企业都面临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问题。为更好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本文进行了传统粮油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初探,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资源保证程度、找矿前景、冶炼原料和金属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铅锌资源的国内外市场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对未来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政府有必要对铅锌行业实行宏观调控的四大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知识经济和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条件下出发 ,简明地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的本质 ,科技进步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对科技进步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我国生态流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流量管理的现状与成效,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流量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历史时期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声波 《中国农史》2002,21(3):9-17,67
四川蚕桑事业在中国经济史上曾有非重要的地位,而民国以来趋于衰落。本文从多学科角度全面审视了四川蚕桑事业的兴衰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本原因,明清赋税内容的改变及江南丝织业的兴起,使四川蚕桑事业由宋以前的自蚕自织转变为以生丝产销为主,过分依赖外部市场,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四川生丝出口受严重打击,从此一跨不振。希望今天的西部开发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20.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以育人为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目前社会对高校整体科技地位的评价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学校应该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成果的优势,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发展科技产业。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依托学科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争当知识经济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