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我国当前已经形成由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组成的金字塔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各层级市场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上市条件宽严不一。主板市场服务大型成熟企业,上市条件最为严格;创业板服务创新创业企业,上市条件略宽于主板;科创板服务战略性新兴企业,上市条件相比创业板进一步放松;新三板服务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上市条件最为宽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韩国资本市场主要经济指标、主要上市规定、以及上市成本和上市速度的客观描述,通过与其他证券市场的对比研究表明,韩国资本市场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处于中上游,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低于美国及香港市场,且有限售条件宽松、上市成本低、上市速度快等特点,因而韩国资本市场适宜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3.
国企海外上市成时尚 尽管内地的企业淘金海外资本市场要接受颇为苛刻的条件,也要作出一定的牺牲,但是海外资本市场对欲赴上市的企业却仍有挡不住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鉴于04年以来的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状况,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逐渐趋难。对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投资资金规模及趋势、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筹资方式和规模进行定量描述;结合目前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以及新近实施的一系列的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如何实现上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正确的上市路径选择;以房地产企业龙头万科的近20年资本市场的运作历史揭示万科的成功模式以及特点;对目前处于资金困境的房地产企业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只有学习规则并适应规则的要求,才能够适当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各种条件来加强自己和发展自己最近1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纷纷以IPO或反向收购(Reverse Merger)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6.
海外上市:规则变迁折射新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认识的加深,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促进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当时刚刚起步,而且主要定位于配合国有企业脱困,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有意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难以在A股市场融资的企业于是开始选择其他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到底是选择国内资本市场,还是扬帆出海?当一家企业已经决定上市,上市地点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选择。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终于在疲倦之后再现活力,中国内地企业也由此活跃于各个资本市场。据统计,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332.95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融资720.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黄睿竹 《会计师》2021,(15):58-5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拆上市逐渐被企业所摒弃,各企业开始走上了通过吸收合并来整体上市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将优质资产引入上市公司,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吸收合并和整体上市完成后获得了正向的经济效应.本文以万华化学吸收合并万华化工实现整体上市作为研究案例,探究吸收合并后对其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本身和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希望为其他计划实施整体上市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香港上市规则的修订,加上H股全流通、沪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利好,都将进一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近年来内地企业境外上市数量不断增多,中国香港地区以其在亚洲的金融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高度的国际化以及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成为内地企业接受度最高的境外资本市场。香港上市规则的修订,将吸引更多的生物企业及高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加上H股全流通、沪港通、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利好,都将进一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企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日趋完善,企业外部筹资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众多融资方式中,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取得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河南省拥有大量的上市后备企业和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环境,为进一步完善我省资本市场,必须加强对河南省拟上市企业的上市培育,降低河南省企业上市的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连续23年经济保持正增长的国家。近年来,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海外上市企业的新宠儿,随着中澳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澳签署自贸协定,澳对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以及澳政府推出的资本市场新政,更多的中国企业可能会选择赴澳上市。那么,中国企业赴澳上市会获得哪些好处?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在澳大利亚上市?已上市的中概股在澳大利亚表现如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量绩优企业海外上市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对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原因及动态的各种分析、研究.从理财学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选取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十一家三地上市企业的资本成本,并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出了四个与资本成本相关度较高的因素:股票市值,泡沫系数,每股收益标准差,市盈率.针对以上结果,我们从上市目的、技巧、披露以及市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上市决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IPO抑价是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现象,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IPO抑价率由上市企业的质量所决定,不同抑价率代表市场对企业不同的认可程度。通过对中国文化类企业IPO抑价率和中国资本市场整体IPO抑价率对比,发现文化类企业IPO抑价率显著高于资本市场整体水平,这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文化类企业的认同度较高,且一、二级市场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一定悖离,文化类股票在资本市场供给的相对不足更为明显。从文化产业成长和资本市场发展两个维度考察,提出应积极推动更多文化类企业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14.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海外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大幅度调整的影响,我国企业资本市场大幅萎缩,在境内、香港、新加坡、美国等融资市场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发行上市地.点的选择己不再仅限于本国境内市场。特别是近几年在海外资本市场伸出的橄榄枝和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对于中国众多未上市的企业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含有企业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比例作为利率权重的托宾Q模型,解释说明同时在多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因股票价格具有差异而产生的价格扭曲使托宾Q值的有效性降低。企业整体估值受到多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当企业股价产生较大程度的价格扭曲时,管理层会重新审视托宾Q值的可信性,从而对投资产生约束。实证中以中国境内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H股市场同时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例,检验理论模型的相关推论,结果发现:价格扭曲现象削弱了企业价值的真实性,使投资—Q敏感度降低,形成企业投资约束;股权上市比例较高的资本市场利率对企业投资影响较大,且股权上市比例越高的市场估值对投资—Q敏感度影响越大;基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托宾Q值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具有差异。最后,从促进企业价值回归、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仕君 《深交所》2007,(10):34-35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大力培育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基础工作,也是唯一有效途径。自2004年我国实行保荐制以来,甘肃省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家企业IPO,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各级对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培育重视不够,基础工作准备不足,比较典型的 如中小板市场推出后,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甘肃没有报会企业,进入辅导期符合报会条件的企业寥寥无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外部条件的变化,促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和企业上市选择都将进行相应的调整,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呼声日高  相似文献   

19.
数字     
三季度73家内地企业IPO融资218.56亿美元"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上市融资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18.56亿美元,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  相似文献   

20.
在上市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可能为此付出了过高的税收成本,甚至因此而上市失败或得不偿失。所以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势在必行。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避免被竞争对手淘汰往往要考虑融资和筹资,从而走上上市之路。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21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增加1.7倍,融资额则增加了9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