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秀金 《魅力中国》2013,(16):142-142,143
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示弱,学生逞强”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育策略,旨在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我感悟、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责任和自觉性在等待和鼓舞中被唤醒,让教育收获更多的欣喜。  相似文献   

2.
陈亚兰 《魅力中国》2010,(34):262-26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释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释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质量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如何使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新”而“成熟”的教师?身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名教师,笔者以为“读书——研究——反思”正是新课程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生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表述对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转变;教师要学会教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传统教育方法;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在这里结合我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幼儿园教师的创新教育,灵活教育问题,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让我们共同把幼儿教育搞活。  相似文献   

4.
黄育才 《魅力中国》2010,(7):135-13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滂生去品赏美,让学生爱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钱培培 《魅力中国》2010,(13):80-8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滂生去品赏美,让学生爱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周俊峰 《魅力中国》2010,(10):203-20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审美情趣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引导滂生去品赏美,让学生爱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汪杰 《魅力中国》2010,(14):239-240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三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  相似文献   

8.
王永真 《魅力中国》2011,(21):268-268
在新课程下,我们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要更加严谨,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独生子女,面对挫折往往不知所措,此时我们教师对其自信教育则迫在眉睫。那如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进行自信教育则是个缓慢渗透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坚持下去,利用科学的方法.就肯定能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的如火如荼,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利用教材不仅要教会学生该学科的知识,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及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的全面的人。现行高中英语新教材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利用这些知识版块和话题教会学生英语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做人,教书育人两手都要硬。通过大量举例证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的可操作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艳 《魅力中国》2011,(9):94-94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改变学习方式首先要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尽情放歌。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了在努力践行愉快教育理念,力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放歌冲动的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地理新课程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具体有趣的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一、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马海曲伍 《魅力中国》2014,(24):188-188
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个环节。民族地区不少中学生怕写作文,这是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一些小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水平不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打破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就成了大多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要突破作文这个难点,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创新空间。特别是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竭力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做到让学生“乐写”,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共振;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写作难度,并正确地批改作文,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就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地理课是爱国主义教育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中国地理,无论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城一地,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地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千方百计地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因素,在教学中强化思想教育。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14.
李先云 《魅力中国》2009,(17):126-128
新的课程改革对现行的高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对高中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行为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面对、适应和迎接新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  相似文献   

15.
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是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下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等方式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郭波 《魅力中国》2013,(11):232-232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课时内容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要立足于人的培养,下面就谈谈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王世平 《发展》2009,(7):106-10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在数学学习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新变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数学教学,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白菊 《魅力中国》2010,(5):163-163
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启动已经五年过去了。新课程改革主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一学生学,仅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理想、有个性、活生生的一个人,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改变,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调查高师学生实际情况,提高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教学技能必须对学生进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育,提高学生对课改的认识;加强教师指导力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针对教学技能分类等级不同,对学生实施不同层次要求;加强教学技能综合训练力度,促进师范生教学角色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