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品牌》2015,(1)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案件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将电子证据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本文通过对电子证据概念、证据资格及证明力等问题进行简述,分析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所常见的关于证据合法性以及证明力审查等实际应用问题,并通过分析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来探究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致富天地》2013,(2):26-28
201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开始施行。本次修订是对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其中许多亮点令人耳目一新。本文择其要点向读者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和解读。小标的案件一审终审修改后的民诉法第16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157条第1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相似文献   

3.
《商》2015,(12)
审前证据交换制度虽然早已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使用,但由于《民事诉讼法》中相关法规的缺失,使该制度的实施缺乏依据。新《民事诉讼法》在第133条增加了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相关内容,虽然没有就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规则作出规定,但也可以说是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次尝试,只是立法对审前证据交换制度的认识却存在偏颇。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14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首次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一种形式入律,此后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诉”)和正在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进一步赋予电子数据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现行法律格局赋予电子证据三种地位,即两个证据规定的视听资料说,新刑诉和新民诉的独立证据说,合同法的书证说,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并未统一,电子证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未明确,影响电子证据取证、认证、举证适用规则的建立和造成司法实践中对电子证据运用的混乱。因此进一步研究电子证据的概念和法律定位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蒯会敏 《商》2014,(41):211-211
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术界存在存置论与废止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随后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法》却回避了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但事实上,我国现行的以私录试听资料排除规则为代表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诸多的困境,这一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杨晓雯 《商》2013,(6):148-148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在民事诉讼法实施的二十多年来,这次修改可算是最大规模的一次修改,其中小额诉讼制度作为首次亮相的一个诉讼制度,成为本次修改的一大亮点。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7.
蒯会敏 《商》2014,(41):214-214
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术界存在存置论与废止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随后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法》却回避了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我国偏重追求实体正义价值的法律文化传统中,不存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设立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也缺乏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废除当前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法官依照自由心证原则对于证据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诉诸法庭,寻求法律的支持,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而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的首要任务是审清案件事实。但案件事实一般是过去发生的,审判人员不可能直接对案件事实亲自观察和了解,要查明和确认这些事实,就要借助证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就是能够直接或间接证明当事人争议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事实。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并按法定程序提供和收集的合法事实。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2015年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已于2014年12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案件的保密审理是相对于我国民事案件的公开审理而言的,一般是指为了避免和防止商业秘密在民事的诉讼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进一步的扩散或公开,法院接受当事人的申请,对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商业秘密启动保护性质的审理程序。在我国,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主要是指不公开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1.
尚晶晶 《消费导刊》2014,(8):228-228
我国于2002年4月1日开始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65条在进一步明确举证时限的前提下,对证据失权有了进一步具体化,但对于其根据“不同情形”的处理却并不明确。本文结合审判实践中的案例探讨证据失权的适用条件,以期指导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南通检验检疫局两次因货物残损案而出庭作证,本人作为全局法制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经历了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相互质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成熟,电子证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电子证据进入民事诉讼领域后,对民事诉讼法也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为此,笔者以民事诉讼为视角,对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4.
余云 《商》2012,(10):127-127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民事诉讼审判方式的改革具有密切的联系。民事诉讼目的观的不同,决定了在实务中将采取不同的结案方式为主。本文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的规定,探讨在现行民事诉讼法目的观下,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判决型程序和调解型程序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2002年4月起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设立了证据失权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举证责任的落实,减少了证据突袭的不当做法,提高了诉讼的效率,但是由于其与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不一致,导致法院在实践中做法不统一,因而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公民通过在法院诉讼解决纠纷的越来越多。有人认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即为终审判决和裁定,官司打到这里就算到头了。如果败诉了,则不再注意继续收集有利证据,使自己的有些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其实,两审终审后“官司”并不一定就算到头了,只要当事人一方确有“委屈”,并且还可能提出新的有利证据,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发现确有错误,公民可通过以下途径申请再审,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一是公民个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  相似文献   

17.
私权自治并不能证成二审撤诉权的自由行使,《民事诉讼法》第13条、第157条也不能成为二审撤诉权的规范依据。二审撤诉权必须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的规定》第191条为适用依据。在原告申请撤诉、被告同意撤诉且生效判决尚未确定等要件之下,方可允许原告撤回起诉,且应通过禁止再诉防止原告滥用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以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经济纠纷,这种审理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映在诉讼领域,就是进行民事审判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2年10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6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为了正确审理商标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就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一…  相似文献   

20.
赵岩 《消费导刊》2009,(21):154-154
为了缓解举证时限制度与实体公正之间的矛盾,各国都在一定条件下规定了"新的证据",我国民事诉讼也不例外。根据《民事诉讼法》与《证据规则》,可以界定新的证据的含义;新的证据的范围要根据不同的审理程序和情形来进行,由于提交新的证据而产生的合理费用,要根据公平原则,在符合一定条件时,由当事人分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