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进口贸易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弱势产业保护"阶段,而进入到"安全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安全发展"进口战略的实施要求对能源和资源类产品进口实行多元化,加强进口的协调和管理;高技术行业中,在积极扩大进口,改善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环境基础上.更加重视自主创新;放松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限制,实现这两类产品自由贸易;以对外直接投资形式,促使低端产业的国际转移,逐步形成海外加工贸易体系,并扩大这类低端产品的进口,改变中国庞大的外向型加工贸易所形成的贸易不平衡规模.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中国翡翠原石进口的主要陆路通道.描述了云南当前翡翠原石进口和产业发展状况,基于SWOT法分析了当前扩大云南陆路口岸翡翠原石进口的内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竞争策略研究,从对缅关系、贸易政策和产业扶持三个层面提出如何扩大云南陆路口岸翡翠原石进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以"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贸易战略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当前和未来的贸易形势,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等贸易战略更多的是一种出口战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进口战略呢?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的进口战略可能是中国目前的最好选择.为了实现安全和发展这两个战略目标,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可以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促进平衡"的进口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日电气及电子类产品内贸易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下,产品内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中日贸易中电气及电子类产品内贸易占主导,并日趋活跃.运用产品内贸易指数、竞争力指数等指数对中日电气及电子类产品内贸易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两国产品内贸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中国零部件的竞争力水平不高,局限于组装优势,仍处于生产价值链低端.因此,中国如何利用国际产品内分工,发挥自身优势,延伸价值增值链,促进中日电气及电子类产品贸易结构升级,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分别考察了加工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两个贸易变量进行回归,然后建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进口与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均衡关系,最后将人均资本、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制度变化分别对加工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进口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结论是,加工贸易进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较为紧密,主要是通过影响制度变革促进经济增长,其短期效应较为明显;一般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挥较为迟缓,但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用途径是人均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电子类产品的进出口数值都很大,且出口值大于进口值。电子类产品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此类产品上具有竞争优势?本文对1990年至2003年中日、中美、中韩之间电子类产品(SITC#76类)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出相应的GL指数和TSC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分析的结果是,我国与三国之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由加工贸易带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并且我国在该类产品上并不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国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使得进口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以及市场多元化方法分析了进口产品的结构.2001-2006年,我国进口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进口构成主要还是来自老市场的老产品,并且中间品所占比重和增幅大干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趋势还在扩大,这表明我国进口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双边贸易框架下研究各类产品进口增长的二元边际,文章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发展潜力.结果显示,双边贸易成本下降和多边阻力提高均能有效促进双边进口,产品内分工也有利于中间品进口增长,而中国从多数贸易伙伴进口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见,我国不仅要进一步扩大进口数量,还要丰富进口产品的种类,这样才有利于进口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利用四分位贸易数据,从产业内贸易形态跨国比较的视角,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研究。结论发现:中国贸易50%以上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50%以下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随着产品技术含量升级,中国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高技术产品达92.6%;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低下,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尤为低下。提升"中国制造"国际分工地位,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赵宸宇 《世界经济研究》2020,(1):121-134,M0004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11年9月8日在2011国际投资论坛上表示,中国在"十二五"保持外贸、出口稳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增加进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积极推动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阶段,分析了"十三五"以来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2017—2019年中国技术进口前十大行业的发明专利数据论证技术引进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同时选取技术引进前十大行业中8类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及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分析了技术引进对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我国技术贸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与产业升级将促进技术贸易量质齐升,"市场换技术"与"技术换技术"将扩大技术进口空间,开放合作创新将促进技术引进方式更趋多元化,科技全球化格局变化将促进技术市场来源多元化,"一带一路"将成为技术出口的新兴市场,并就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阶段,分析了"十三五"以来中国技术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2017—2019年中国技术进口前十大行业的发明专利数据论证技术引进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同时选取技术引进前十大行业中8类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及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分析了技术引进对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我国技术贸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与产业升级将促进技术贸易量质齐升,"市场换技术"与"技术换技术"将扩大技术进口空间,开放合作创新将促进技术引进方式更趋多元化,科技全球化格局变化将促进技术市场来源多元化,"一带一路"将成为技术出口的新兴市场,并就进一步提升我国技术贸易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崇泉 《中国经贸》2010,(19):12-13
为进一步鼓励和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商务部于2010年9月6日在北京举办了“2010中国进口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开放的中国市场与全球贸易”,旨在为中外各方搭建沟通的平台,诠释中国在扩大进口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分析探讨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机遇,增进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外业界交流,深化企业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4.
当今国际经济情势日益复杂多变,如何在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分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维持国内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利用2001年至2014年的我国海关数据,考察了进口市场多元化对进口价格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进口市场多元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进口价格的波动,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其中,进口风险的分散和进口价格的风险规避是主要的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市场多元化的这一影响效应会随产品种类、行业特征以及进口价格波动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结论对于我国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和合理配置世界资源,通过扩大进口市场多元化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杜建芳 《中国经贸》2011,(19):24-28
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商务部举办“2011中国进口论坛”,旨在为中外备方搭建沟通的平台,诠释中国在扩大进口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成效,分析探讨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机遇,增进贸易伙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中外业界交流,深化企业互利合作,推动进口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昕  牛蕊 《世界经济研究》2012,(7):46-51,88,89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理论出发,在"华盛顿苹果效应"的贸易成本假设下,研究地理距离对中间产品贸易的影响。文章选用2000~2009年中国对41个国家(地区)的零部件进口数据,通过面板引力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来自高收入国家的零部件进口受距离影响较小,而来自低收入国家的零部件进口受距离影响较大。在生产网络中,距离因素对于其中各个环节存在不对称的影响。本文也由此说明低端生产环节之间的临近是东亚生产网络区位优势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海关贸易库和工业企业库的合并数据,文章专门研究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在有效处理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均对中国企业R&D投入造成显著抑制效应。进口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作用和企业出口行为密切相关。中间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造成了显著抑制效应,而资本品的进口对无出口企业的R&D投入没有显著抑制效应,却对有出口企业的R&D投入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加工贸易方式是造成进口抑制企业R&D投入的重要原因,由此揭示出中国对外开放中"加工贸易困境"现象的存在。这些发现对重新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复杂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进口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东大经贸》2007,(12):66-66
不久前,为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资源类产品、技术类产品进口,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通知》。国家将对“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下称《目录》)中所列资源类和技术类产品的进口给予政策支持,这对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企业关键装备水平的提高以及促进重点行业的发展等都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原油消费量日益增长,但中国国内的原油产量却跟不上需求,为弥补扩大的供需缺口,中国不得不开始依赖原油进口。自1993年我国从国际石油市场进口原油开始,二十年间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进口贸易方式的现状和利弊,针对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制定合理的进口原油策略,从而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从水平和前向链接角度对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一般贸易进口的水平溢出效应为负不同,加工贸易进口的水平溢出效应为正,而且加工贸易进口的前向溢出效应远远高于一般贸易。同时发现,行业吸收能力越强加工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行业内外资比重越高越有利于加工贸易进口的水平技术溢出,但对前向技术溢出不利。另外,按贸易方式把加工贸易划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类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了水平和前向链接对技术溢出有利的结论,但不同的现金流要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使进料加工的水平溢出更明显,来料加工的前向溢出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