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铜峡市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富在青铜峡”之称,是全国重要}向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依托黄河资源,推广有机水稻,发展生态农业,着力打造中国第一米,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示范市、全国粮食生产标准化示范市等光荣称号。荏水稻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资源、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限制,若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只有通过创新机制,构建现代优质水稻产业发展体系,才能较好地实现水稻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2.
富硒产品的价值与市场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生命元素中,对慢性病的防治作用方面,微量元素硒的表现突出。人们对硒及硒对人体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得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健康无价,科学补硒,刻不容缓。全球71%~78%的地域都缺硒或少硒,我国70%的地方缺硒。河北省也是缺硒的地区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成人每日硒适宜摄入量为50~250微克。而我国多数人口的硒摄入量大约都处在30~40微克之间,与人体预防疾病的需要量200微克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SSR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标记,SSR具有多态性高、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已在水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阐述了SSR标记的基本原理与操作规程,介绍了其在构建水稻连锁图谱、水稻品种特异性鉴定及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目前SSR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推动SSR标记技术,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但过量摄入又会对人体造成毒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需求的增强,目前,不少种类的富硒食品大量涌入市场,因此,这些食品中硒的检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硒是一种易挥发性元素,硒的测定大多采用荧光法、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和氢化发生一原子吸收法。石墨炉法灵敏度高,但存在严重的基体于扰,且易挥发损失,常需要加入适当的基体改进剂以提高硒的灰化温度,消除基体干扰。而普通氢化发生法,在进样速度和体积上容易带来误差,并且操作繁琐。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原子吸收法测硒,不仅可减少干扰,而且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以下实验建立了微量硒的流动注射氢化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并应用于大米、牛奶和茶叶中硒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开阳县拥有丰富的资源.长期以来,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出口磷矿石及初级加工产品,优质的气候资源、富硒土壤资源和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同时,开阳县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着严峻的植被破坏、石漠化风险.近年来,采矿业引发的地质灾害、矿产粗加工导致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富硒土壤和旅游资源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一现状对开阳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生态化要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工作由此被提上日程.这项工作对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指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农产品物流研究成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中国学者们就农产品物流的地位、供应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形成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7.
乐陵市自古以金丝小枣名扬四海,并享有“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和“中国富硒金丝枣都”的美誉。近年来,该市下大力气在金丝小枣这一独特资源上大做文章、独辟蹊径,培植壮大了带有枣乡特色的三大产业。  相似文献   

8.
依托稀缺资源和自然环境,建立垂直式产业链互动模式,确立产业互动理念和目标,突出产业互动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构建富硒绿色食品互动产业链,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标志型水稻要素资源需求与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处理,主要研究生态标志型水稻与常规水稻在投入品需求、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把握我国生态标志型水稻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从育苗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和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寒地水稻壮秧培育技术,同时阐述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痛、稻杆蝇、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几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特点、危害症状和防治方尊,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带"生态特色资源的湘西工业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在地理位置、气候、土壤以及地质结构因素的影响下,潜藏着三个生态优势带:发酵带、富硒带、亚麻酸带。当地的湘酒鬼、老爹果王素等品牌取得极大的成功,就是开发和营运了这种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本文基于湘西“三带”产品品牌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经验,给出了“三带”产品品牌建设的定位模型,并提出了品牌建设的政府措施和企业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是一种全新的水稻高产栽培理念,具有省种、省本、节水、高产、高效的优点,通过小苗移栽、单本稀植、增施有机肥、干湿交替灌溉等措施,可以达到强根促蘖、提高产量的目的。我国于2002年引进该项技术,并结合我国各地实际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对原来的技术体系作了较大的发展和改进,有的地方在示范中已取得了较高产量,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黑龙江省的适应性与适用性,开展了适栽叶龄试验,此种栽培技术体系可实现水稻高产及超高产,为大幅度提高水稻单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回顾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最后以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具体分析了该公司目前的市场营销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代湖南的水稻生产技术作了比较具体的考察。研究表明,清代湖南农民在生产工具的配置与改进,稻种的选择,田地的整治,秧苗的培育,虫害的防治,以及肥料的使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水稻亩产量较明代有了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液,为此,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应通过共富金融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厦门市金融服务基础良好,在聚焦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求、关注小微企业成长、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上成绩颇丰,打造了“共富金融”的厦门模式。但鉴于产业结构不优、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房价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等问题,推进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下阶段,厦门市“共富金融”应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目标、乡村振兴战略和“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战略方面继续发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上水稻机插秧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水稻生产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插秧。黑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在全国率先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并得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这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得益彰,并融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栽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优质水稻生产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关注点。平衡施肥技术在优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重中之重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黑龙江省水稻运用平衡施肥专家系统,将复杂的、科学性强的平衡施肥技术变为直接的、简单易懂的科学施肥技术,使传统的施肥技术向现代科学施肥技术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管理思维与财富观念的培育,需要新的、正确的哲学为指北.“富成”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即富集事物所需要的各种因素功到自然成.富成是局部富成和阶段富成有节奏的累积、提升过程,富成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富成论内容包括:类的富集、优质的富集、量的富集、局部富成、阶段富成等.核心因素是类的富集中的一点。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从种植结构类型以及种植比例变化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格局与调控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出现12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且有22个县市区转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由单一的双水稻型向多元化的作物种植结构转变。②种植比例变化较大,双季水稻种植比例降幅最大,而蔬菜的种植比例增幅最大。1987年共有3种作物存在显著的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而2016年共有4种作物存在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蔬菜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文章认为,长株潭地区未来可通过减少单一型增加组合类型,实现组合型内部元素多样化,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带有地方特色的作物种植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20.
说起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进农场寒地水稻的旱育稀植栽培,就离不开水稻秧苗的旱育,要想育出水稻的旱育壮秧来,就得选用肥沃的耕层土壤作为育秧床土。据测算,种植一亩水稻,每年需要育秧床土150公斤。前进农场每年种植水稻50万亩,每年需要从耕层取走大约75万吨沃土。从2000年开始,前进农场科技园区的科技人员,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稻壳制造有机肥,通过与粉碎后的稻壳进行合理搭配,人工模拟土壤,进行水稻育秧,达到了水、肥、气、热、相互协调的育秧效果。经过多组的试验并借鉴国内和垦区成功的稻壳育秧技术,研究出前进农场如何利用稻壳进行水稻育秧的技术。水稻稻壳育秧,是采用现代人工模拟土壤方法,以稻壳为基质,替代床土的一种新的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