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我国沪深A股公司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总体会计盈余和总体账面市值比对GDP增长是否具有预测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总体季度会计盈余增长率与未来1-4季度GDP增长有显著相关性;而上市公司总体账面市值比与未来GDP增长率的相关性较弱,预测功能只在未来1期和2期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将两者纳入同一模型对未来GDP增长的解释能力显著提高,但与会计盈余相比,账面市值比具有的信息含量较弱。  相似文献   

2.
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值、市值管理及市值管理目标进行了辨析,建议权衡相关者利益进行上市公司可持续市值管理。上市公司市值不同于内在价值,市值管理也不同于纯粹的价值管理。市值管理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础,以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可持续增长并实现恰当关联的市值最优化为目标,具有可持续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库存市值2463亿元!一个惊人的数字,印证了中国钢铁业危机和隐患的存在。今年前三季度,32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存货市值达2463亿元人民币(按11月7日美元汇率№8253计算,折合360.86亿美元),而去年全年中国钢材出口额仅为441亿美元。这意味着,仅前三季度32家钢铁上市公司的存货就相当于去年全年出口额的82%,这还不包括那些钢铁类非上市公司和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4.
圈点     
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近日,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了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此次排行榜是按照销售额、利润、资产和市值等指标综合评定而出的,其中花旗集团综合评分高居全球各大上市公司榜首。此外,共有131家中国公司上榜,其中香港和内地89家,台湾42家,比去年增加了近20家。与此同时,美国上榜公司的数量却比去年减少了34家。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15):167-169
本文以1995年7月-2010年6月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市场是否存在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BE/ME)及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是否能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1)我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效应和账面对市值比效应,(2)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6.
《英才》2015,(4):35-36
市值管理先得自身硬《英才》:去年国机的10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只有8亿元左右,规模是否偏小?任洪斌:是的,很小。《英才》:在报告中你提到了市值管理,而机械制造行业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国机集团未来如何加强市值管理?任洪斌:上市公司中一些长期亏损的业务要清理出去,比如一拖前不久挂牌的洛阳叉车。也许卖不了太多钱,主要是它长期亏损近十年了,这样的一些业务要清理掉。一拖集团如果说当年我不采取这个措施,比如把汽车业务停掉,把小马力  相似文献   

7.
朱玥 《英才》2014,(7):80-83
国资委直属的113家央企下的24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l家跌破净资产。市值分布基本在100亿-2600亿元间,股价长期蜗居在“价值洼地”。  相似文献   

8.
利用F-O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进行分析。以上证A股34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2年企业数据,测算农业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而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通过研究得出农业上市公司股价呈现高估现象的结论,并提出促进股价回归价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市值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上市公司创新体制机制、聚合市场资源、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构建了基于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特点的市值管理体系框架,提出了市值管理实施策略、建立了市值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国内A股市场11家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关系管理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通过意图建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良好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实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的一种分析框架,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手段,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作为市值管理中公司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创业板市场首批28家上市公司2009-2012年面板数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2006年年末以及2007年第三季末中国纺织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泡沫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沪深两地纺织业上市公司的绝对泡沫以及泡沫度的计算发现,2006年年末中国纺织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股票价格偏离价值形成泡沫,还有部份股票价格低于价值而被低估。而2007年第三季度末股价泡沫则非常明显,绝大部份公司股价存在泡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0—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实证检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的成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两类公司成立后国有企业价值发生了显著变化,两类公司的成立显著提高了所属上市公司的价值;(2)受经营目标差异的影响,两类公司提高国有企业价值的作用在省级试点更为显著;(3)市场竞争显著影响两类公司作用的发挥,市场竞争越激烈,两类公司越能推动国有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支燕 《物流技术》2005,(10):202-205
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物流企业为对象,研究目前西方最为前沿的价值模型(F-O模型)的基本指标对我国物流企业价值评价的解释能力,并对其内在价值以及价值偏离度进行模拟测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制度条件、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公司市场价值的提升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制度条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作用受到机构持股数量和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的影响。较高的持股比例是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条件;而上市公司的国有控制特征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作用,并且国有控制的这种限制作用主要来自地方控制的上市公司。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投资者提升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制度条件,也为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将呈增长趋势,加强自愿性披露信息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和引导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自愿性披露信息进行了价值分析,总结了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信息质量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强制规则下,披露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数量在增加,但这些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有待检验。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项研究方法实证考察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之后的市场反应,同时实证回归不同类型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被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之后的短期窗口之内具有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但是无保留带强调项与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市场反应区别不大。这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具有价值相关性,有利于督促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但是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企业的价值创造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利用EVA指标对创业板30家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价值创造能力不高;EVA值受公司公盈利能力的影响;适当的负债比列可以提高EVA。进而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出提高盈利能力、增加债务资本、加大研发投入等建议,从而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现状,采用2002~2008年A股公司数据,证实了存在于会计稳健性水平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同时发现会计稳健性水平与投资不足水平、投资过度水平均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稳健会计作为一项有效的信息呈报机制,在增进中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高公司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ross‐listings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risk, the cost of capital and firm value of a group of cross‐listed Chinese companies. Our paper is the first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ross‐listing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risk. Because cross‐listed firms are subject to increased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increased regulatory scrutiny and increased legal liability, we propose that Chinese cross‐listed firms have low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risk, lower cost of capital and higher firm value than their non‐cross‐listed counterparts. We find in bo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tests that cross‐listed firms enjoyed lower information asymmetry risk in the domestic market compared with the non‐cross‐listed firms. We also find that cross‐listed firms have lower cost of capital in the cross‐listing market than non‐cross‐listed firms in the domestic markets. Finally, we find that cross‐listed firm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firm value as measured by Tobin's Q. Thes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and companies seeking cross‐listing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