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理想的尴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理想是学者们、公众们对企业具有“道德人”利他主义精神的一种期待。然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经过了成本一收益计算的理性选择,其社会回应常常使企业社会责任理想陷入困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制度则能够通过吸收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保障他们表达并保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从而使企业行为接近社会责任理想。  相似文献   

2.
黄祎 《技术经济》2024,43(4):118-131
在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普及,“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国策对企业经营提出新要求。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和发展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继而对当下企业领导者们的认知和领导方式产生重要影响。过去研究关注利益相关者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而对个体层面的机制研究相对匮乏。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以63名企业高层管理者与225名直接下级的匹配样本,探讨企业高管的利益相关者导向如何影响下属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益相关者导向能够通过激发下级管理者的亲社会动机,从而促使下属表现出责任型领导行为和责任式创新行为;感知领导真实性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导向与下属亲社会动机的关系、以及利益相关者导向通过下属亲社会动机对下属责任型领导行为及责任式创新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同认知和理性选择,但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尚存在众多约束条件,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频发.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自身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自身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多重价值博弈均衡解.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是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得以机制化、体系化、长效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认为企业的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异,不应该等同对待.本文在分析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优越性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应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解读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建江 《财经科学》2007,(11):98-105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尝试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回答企业社会责任观,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即要关注并维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通过设立"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可以有效的解决决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督促企业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积极的信号传递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费用,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玲  贺红梅 《经济论坛》2005,(18):54-56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经营环境的变化,英美等国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模式的企业越来越面临企业伦理、社会责任、环境压力等问题的挑战,同时“股东至上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使经理人员始终处于严重的短期目标的压力之下,无暇顾及公司的长远发展,最终反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盎格努一萨克逊体系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影响日渐扩大。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或是分担了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考虑它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RI)1963年首次提出现代意义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概念。迄今为止,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经济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内部各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各利益团体之间关系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也使得主流企业理论所推崇的治理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日益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反思这种传统的“股东价值至上观”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到普遍认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势在必行,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搭建起桥梁。根据企业在网络中的结构分布,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网利益相关者和外网利益相关者。外网利益相关者主要通过网络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产生影响,内网利益相关者则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和投射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利益相关者的网络状态与结构差异使得企业选择的社会责任战略不同。这不仅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社会责任战略提供了思路,同时也给企业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9.
陈宏辉 《经济管理》2005,(23):93-96
本文通过考察默克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BK公司在利益相关者管理方面的实际案例,揭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精髓在干:企业经营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持续性竞争力取决干管理层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企业要正确认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并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平衡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参与主体趋于多元化,主体间冲突以及多主体协调机制成为制约孵化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法,结合Y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构建协调机制,剖析主体之间冲突的根源。研究发现,冲突源包括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分歧和权力配置不合理,以及某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权力”不对称;协调机制包括通过文化协同协调由利益分歧引发的利益相关者间目标不一致,通过分散控制协调由权力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争夺,通过动态管理和孵化服务整合协调由“利益—权力”不对称引发的利益相关者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权力”分散对称配置、彼此间关系有序。  相似文献   

11.
王辉 《经济管理》2003,(2):29-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兼并接管浪潮和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引发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问题空前关注,传统股东至上主义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试图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演讲,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四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勾勒出一条利益相关者研究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的历史文献脉络,为利益相关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绩效评价越来越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了综合反应企业的“社会人”以及“现实企业”的责任,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也必将深入。其中,在科学界定和分类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进而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剖析企业绩效的各个层面的方法尤其值得我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股东价值导向的公司治理不是最优的治理模式。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公司治理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在新的导向下,“平坦”的管理者补偿计划,正确导向的经理人市场,非控制权利益相关者契约性保护条件下的股东专一控制权是利益相关者导向公司治理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全面结合,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促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社会责任恰好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权利。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使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变得具体和更具操作性。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诉讼应注意程序设计的科学性、程序选择的效率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和相关制度的衔接性等原则。具体而言,应建立分离合一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诉讼程序模式;科学、合理地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诉讼程序制度;注意诉权保障广泛性与司法能动有限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违反企业社会责任义务的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立足社会的客观要求,而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本文主要针对投资类公司相对独特的特点,对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对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理论界一种认为股东是企业所有者,股东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即股东中心理论;一种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企业所有权,即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企业道德建设的构想: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行为失范而引致的危机日益凸显着企业道德的价值。企业道德涵盖“企业之道”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和“企业之德”层面的企业品行。企业道德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缔造长青基业的源泉。企业的第一属性社会性赋予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系统地建构了企业道德建设的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传播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企业传播的视角,通过对<福布斯>2009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中内地上市公司网站、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披露的统计分析,围绕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内容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其中的应用等问题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各不相同,呈近似正态分布,且与所属行业国际化程度正相关;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社会责任受到价值驱动,只有少数公司受到财务绩效或者利益相关者驱动;目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实践的三种主要形式依次是从事公益捐赠、遵守道德准则,以及支持各种慈善事业,而志愿服务和质量管理则相对欠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看法认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键是通过法律监管,而在介业从传统的“单边治理”转向“共同治理”中,此时,共同治理逻辑与股东之上主义逻辑的本质差异在于公司的目标是为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缔结的“契约网”,各利益相关者或在公司中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目的是获取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收益,而作为每一利益相关者,又具有自利的本性,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非常关心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会计信息,在此过程中,每一利益相关者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必然会有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但也有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如何将每一利益相关者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转化为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生态。本文着重对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操纵行为和会计监督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管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管理学正向临知识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和利益相关者产权经济学等新理论的挑战,反观传统的管理学,不难发现其中的三大缺陷;侧重研究“硬资源”,单纯服务“股东利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率”和运用“经济规则,以新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重构管理学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利益相关者管理学”,利益相关者与企业之间在管理上是影响互动的关系,企业的管理不能不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权利,关于利益相关者管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文从泛资源培育与配置,利益相关者协调配置和泛资源配置规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