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正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发展日益受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首先是农业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未来用于农业的土地和水资源不仅不可能进一步增加,而且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竞争不断增强。其次是既有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的制约。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已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制约了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工业等非农部门污染造成的制约。工业化和城镇化造成的对农业资源特别  相似文献   

2.
一、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是环境的组成部分,而环境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将使资源耗损加速,并带来环境问题,而改善环境质量又需要发展经济。随着持续的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而复杂。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加剧,并形成一个复杂的与发展因果共生的综合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部门或行业前后向联系效应,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在某种经济组合体中产生出整体负效果;二是区域、国际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转移和相互影响,使得环境问题从…  相似文献   

3.
受限于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矛盾不断加剧,我国必须在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指引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文明战略对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提高资源环境产出水平,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中国应借鉴与学习后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管理经验与技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率;降低工业化的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4.
1 环境价值的概念环境资源对人类是有用的,它能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性产品和舒适性服务,故是有价值的。人类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始人们只注重满足生存和生理需要的物质性因素,而后来却更多地注重满足享受需要的舒适性服务。因此,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关心和重视程度,以及对其进行支付的意愿,也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环境资源的逐渐稀缺而逐步增加,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价值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原本稀缺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甚至物种灭绝,原本充足的资源逐渐变成稀缺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断地被消耗、破坏,已经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审计系统在维护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保障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审计人员如何识别、评估、应对环境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可以解决的问题,是现代环境审计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物的生长、生殖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概况(-)光太阳光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绿色世纪。要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资源与环境是两大基础保证。十六大把保护资源和环境建设列为基本国策。森林是一种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具有不断提供木材及其林产品的经济功能(经济价值),同时又具有维护和美化环境的生态功能(生态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地质工作要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地球形成至今 ,正是这些地质作用 ,不断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生存环境与物质保障 ,但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而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不断地利用种种资源 ,并不断地改造“自然” ,从而又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因此 ,协调资源与环境都离不开对地质作用的全面认识。这就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六个大舞台 :环境舞台、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舞台、农业舞台、灾害舞台、资源潜力保证舞台、基础地质填图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熵权TOPSI S模型对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贵州省资源环境特点,构建以“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等四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包含20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如下结论:(1)贵州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不断增强趋势;(2)资源发展子系统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最低,这表明资源利用效率及可持续性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贵州省经济水平发展与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但资源利用的外部性负效应却不能在市场上反映出来。长此以往,就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因此,我们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达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陆地资源匮乏、空间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发海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得海洋资源和环境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海洋渔业资源的特性,分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最后给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建议,力图实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辽宁循环经济发展与构建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捧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加强资源和环境工作,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将天津确定为环渤海经济中心,天津发展的新定位亟需加强地质工作。属地化后天津地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果。针对天津新定位对环境资源的新需求,天津地矿局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以确保经济发展和城市安全,不断提升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中心任务,开展地质工作;工作重点是:深化城市地质综合调查研究,提高服务城市建设的工程技术水平,突出浅层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利用,继续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强化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重视并加强山区地质和农业地质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互动演化的规律,分析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方法: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评判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协调发展及交互耦合的程度。研究结果:(1)2010年以来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承载力呈现降低的趋势,但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呈现增加态势;(2)各市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较高,达到良性共振,并且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耦合关系日趋紧密。研究结论: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和制约关系,应因势利导,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由于城市的发展迅猛,和人口的不断激增,大量的农用土地被征用,这使得土地整治实施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应当改善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要注重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安全与保护,以此来实现土地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人类为寻求在地球上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保护资源及环境,提出的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思路。1985年,美国首先提出了持续农业的主张和有关法规。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不仅消耗了有限的资源,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自然资源的供应能力和生存需要的矛盾,人口、资源、环境成了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物机能,通过人工培育而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19.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的前提下,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对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适宜度及规模保障程度。本文以环县为例,构建相应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该地的环境资源、人口资源和经济资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目前是富余现状,经济资源承载力均高于环境资源承载力和人口资源承载力,环县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同步性,资源与经济的关联度弱,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源十分不协调。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