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普惠金融理念旨在满足低收入者的金融需求。农村合作金融为农民提供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因此为保障金融公平应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其中。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规制缺失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存在着风险防控措施不足、监管不到位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农村合作金融要针对突出问题,亟需完善合作金融立法,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发挥合作金融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满足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监督经济健康发展、制约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的“免疫”系统.金融审计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治理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实现途径.因此,应通过提升审计层次,从宏观上推动国家治理;完善审计方式,增加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的比重;改善审计组织管理,整合优化审计资源等措施来发挥金融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效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处理好金融行业的大数据,是经济运行中的新常态.金融统计数据要发挥重要作用,就需要完善并提高金融统计评价体系功能,而我国金融统计评价体系功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金融统计评价体系功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产物,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业务领域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弥补市场缺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政策性银行业务的特殊性,不但存在着一般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一般性风险,还面临着政策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法律缺位风险、企业内控风险、道德风险等特殊风险。针对以上风险,提出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内控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范识别能力、强化政策性银行监管、健全完善法律保障等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强国是我国现阶段金融工作的核心目标。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于金融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及金融治理效能的持续增长。金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金融治理效能的主要来源,且将金融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的持续输出对金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逐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金融制度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优化和发展,呈现出如集中力量办大事、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金融制度优势。然而,金融制度优势向金融治理效能的转化并非自发,需在深入剖析金融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的内在机制基础上,探讨转化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一般性转化路径,确保金融治理效能持续注入金融治理,为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相关监管立法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以评级监管立法改革领域的典型——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框架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框架的搭建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因此,科学规划农村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支持农村金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繁荣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对农村金融活动的立法与监管,是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形势要求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但金融衍生工具潜在着巨大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其外部诱因。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防范其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培育成熟稳健的基础金融市场体系,积极稳妥地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健全的金融衍生市场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监管的相关法律体系,加快金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件之一,金融体制决定着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与前行的步代。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其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机构、手段等体制的改革与深化,对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同样的示范、推广与指导意义,也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寻找新路径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其效应具有二重性,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隐含了新风险的引发。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应健全和完善衍生交易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引导市场参与者实现自律性约束和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的国际合作,保障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必须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应从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提高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率、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及加强金融期货交易所一线监管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多样性缺损,金融生态断裂,影响了金融生态整体功能的发挥,增加了金融生态系统风险。因此,必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恢复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实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减少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内风险。建立农业保险体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减少金融生态的外部性风险,促进良性农村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5.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基础不完善及监管失控.为有效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经营风险,我们应借鉴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制与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衍生产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相关法律制度,确保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金融制度的选择是极富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热门话题。是选择以银行体系为导向的金融制度还是以直接融资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取决于那种制度在一国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作用发挥的程度。这两种类型的金融体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说明二者都有各自相对更为适应的经济环境。在技术水平较低、市场分散、交易成本较高的经济发展初期阶段里,银行体系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直接融资市场则在需要更多技术创新且技术风险较大的已工业化经济中的作用明提高。因此,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制度选择而言,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银行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应被置于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田 《西部金融》2013,(11):24-28
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我国现有金融控股公司的生存困境,并运用进化博弈理论推导出金融控股公司打造协同效应的基本条件.本文结论是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推进既需要外部政策环境支持,包括立法和配套监管体系,同时也需要经营主体尽快完善内部操作机制,建立可持续性的协作模式以及有关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成为规避金融风险和追逐利润的重要手段.探讨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制度现状,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不足之处,提出构建完善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建议,已成为近几年经济法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在带来金融繁荣的同时,也会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就要深入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多年来,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也积聚了诸多安全隐患,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不断暴露、影子银行迅猛扩张累积大量金融风险、债券市场违约愈演愈烈等。为此,未来我国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要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还要加强金融安全国际监管合作,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间隙中生存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脱法状态,蕴含着极大风险。从法治角度而言,政府经济改革政策或方案的出台首先应当立法先行,以法律促进和保障改革的发展与方案的实施,这亦是法治国家通行的原则。然而,被政府默许甚至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却又一次违反了这一法治基本原则。本文拟从各国(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特点入手,在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及金融法制架构检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基本框架的构想,并对我国金融立法的滞后性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以期政府能以法治的思维推动我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和促进金融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