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改革二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当然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指导.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针对当前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现象,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坚持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中按要素所有权进行分配的思想及政府参与社会收入再分配的理论对人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很有借鉴意义。为此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应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利益观、收入分配变化等角度论述了与收入差距问题相关的若干因素,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分配不公、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很多,但利益应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而不仅仅是传统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厘清社会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及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内涵和关系,并在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作为经济法的基石范畴的指导下,架构经济法的基本范畴体系,是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经济法应在坚持“个体基础,社会优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协调个体赢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关于分配制度的一般理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以劳动者为利益主体,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因此,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应当是按劳分配。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尚未达到马克思设想的水平。在坚持一般理论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应坚持劳动者利益为主体、非劳动者利益并存,对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应当勇于创新,理直气壮地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6.
墨家的经济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强调公正与公平,坚持利益的共享。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思考,揭示了价值的正确来源——人类的劳动。由此,阐述了并行义利的价值观、提倡自给的生产观、惠及人人的分配观、追求等价的交换观及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将公正与经济公正的理念贯穿其中,体现了墨家作为小生者代言人的心声。墨家的经济公正思想,也为今天建立新型的公正的价值观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因而在分配领域里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接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台的分配原则。这是一种新提法,在股份经济中确实存在按劳分配和按股份分配的问题。关于接生产要素分配的问题,这属于现代企业制度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在此,暂不加以讨论。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按劳分配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的按劳分配问题,这个问题是个老问题,同时也是个没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一切社会因素进步发展的一般性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条件。但是,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而是通过社会分配环节相互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的分配方式直接相关,而经济分配方式又与经济增长速度的辨证统一,经济增长通过社会分配方式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经济转型后期利益竞争使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差距扩大。要使经济增长的成果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化解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必须通过社会分配使经济增长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复杂适应性系统、博弈论及经济动态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博弈论与经济动态模拟的进展 目前,我国关于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虽然用了一定的数学方法作为定量分析工具,但是没有考虑经济系统中利益相互影响和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问题,很少有对经济模式和经济政策进行动态模拟研究,因此缺乏预测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现代市场竞争的根本目的和核心问题是利益的分配和协调问题,但现有的许多经济理论和建模技术恰恰抽象了各经济实体的利益,使它们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系统的本质.而现代经济博弈论下是研究不同利益主体在合作与冲突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理论,博弈论在承认各经济实体利益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研究主体行为特征,能够协调他们的利益,每一经济主体在经济系统中都要通过学习和进化,适应系统的客观要求,以维持其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古到今,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的西方学者,对国际贸易的原因、目的和动力等问题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坚持2贸易利益的一贯性,即认为开展对外贸易能够获得贸易利益;国际贸易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贸易活动为贸易各方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利益。但是,由于各个学者所处的经济发展时代不同,所持的立场和所代表的阶级的或集团的利益不同,所面临的理论任务和要解决的经济问题不同,因而对贸易利益的形式和内容,贸易利益的形成原因和实现途径,贸易发展的动力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等具体问题的解释和阐述上,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所有制理论及分配理论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规定了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着人民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但实践中在按劳分配领域,忽视了生产条件分配的先天不等对其公平原则的侵蚀;在按要素分配领域,忽视了政府对要素占有起点公平的强力调节和对劳动者利益的特别保护;在社会总产品分配领域,忽视了如何直接、间接地为全社会成员谋利益;在商品交换领域,忽视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大力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产生了较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加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和主体地位,完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机制;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合理规则,完善城乡利益分配平等共享机制;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由市场决定的的报酬机制;坚持提低、扩中、控高,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消除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社会总产品分配和商品交换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公和不合理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3.
公司会计政策作为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技术性规范,其本质上属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或制度安排,不同经济环境下的特定会计政策的选择通常会引致公司产生不同后果(具有不同可信赖度)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公司的相关利益关系集团成员之间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差异性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我国现代公司的会计核算质量、财务管理效率与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与国外会计理论界相比,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研究价值日益显现,正成为会计实务和理论研究中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对参与各方的经济促进作用都很大,但是贸易利益的分配在国家间是不均衡的。中国对美国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获得了很大的顺差值,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都在增加,但是美国在利益分配上更具优势,这种优势地位使美国能够更多的获得贸易利益,并使得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我国经济学界向国人介绍西方寻租理论以来,经济学家们用它阐释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部分消极现象。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从社会效益的角度看,人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即“寻租”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偷摸赌抢、坑蒙拐骗可以看作是最原始的寻租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更为常见、也更为高级的寻租活动则是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对既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这类活动的共同特点:其一,它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的第三次潮流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西方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的优势,以普世价值观为其理论基础,大力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对这一潮流的看法,西方秉承其全球化理论,认定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几全其美的大好事。发展中国家则持正负效应说。发展中国家应持唯物辩证观点,正确分析和应对,坚持经济全球化的二重观,从历史发展趋势着眼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政治发展,确保国家主要权力、主要能力和主要权威的前提下顺应其发展;坚持经济全球化中文化的二元观,弘扬本土文化,强化本源文化,汲纳异质文化的积极成分,交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目标,是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两个重要基石。通过回顾中国20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在加剧。结合西方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中国国情出发,批判了“增长主流论”的观点。并认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动态协调发展,在用财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必须对权力机构、垄断、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以寻求标本兼治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关系是流域管理和水权制度建设的难点,是国家水利部新一轮水权试点的重要内容,是初始水权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协调上下游关系的核心基础是:水资源权属依据及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核心目标是:利益公平分配、责任公平分担。在政策和实务层面,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量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水量分配实行动态调整,二是任何河段用水都不能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质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谁污染谁治理,二是谁受益谁付费。鼓励创新上下游水权交易模式,促进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性转变,必然波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将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变革,成为逐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路径。发展低碳经济将有利于消除对收入分配公平的隐性侵害,有利于实现经济从负外部性向正外部性转变,有利于实现“成本——收益”理论要求的收入分配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