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吕蕊  王珍 《改革与战略》2012,28(3):104-107
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按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引用收益还原法和替代市场法定量地核算该区耕地资源的价值并与其征地补偿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关区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低于耕地资源总价值,属于适当补偿;青白石街道与伏龙坪街道耕地资源总价值相当,但其各自的征地补偿标准却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耕地资源价值的测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有利于保护耕地与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按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生态服务及社会保障价值,引用收益还原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市场法对甘肃省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了测算,并根据测算值对甘肃省各地、州、市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了分级。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农户调查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等方法,从意愿角度揭示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占收入比重、非农就业机会以及地区变量对于农户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意愿影响较大;而保护补偿方式、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家庭社保率、家庭人均受教育年限、非农就业机会与耕地产权认知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省耕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科学地分析安徽省耕地保护前景,探寻合理的耕地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安徽省耕地资源现状,从粮食生产、非农建设占地两方面探讨安徽经济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前景,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耕地的供给变化进行预测,通过耕地供需形势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保护耕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和平衡的原则,通过了解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西部地区土地资源面临的土地承载力超负荷,人口无节制的过快增长、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问题,解读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提出土地税费政策和基础设施占用耕地的补偿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耕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第一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现象。河北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正面临着人口增多、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增长、耕地锐减三大压力。因此,寻求耕地保护的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河北省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客观基础与政策体制原因,认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对河北省耕地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耕地将承栽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耕地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耕地面临:耕地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环境污染加剧、质量不断下降:耕地保护体制不顺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全员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态势;建立、健全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理顺耕地质量管理体制:加大耕地保护执法检查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耕地保护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农村耕地保护的政策现状,在坚持既有耕地保护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大等基本国情,并以实例分析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此提出改善措施。力求创新耕地保护的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与产出潜力、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与农用地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冲动日趋强烈,全国耕地数量进一步逼近18亿亩的红线。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政策措施,但面对农地转用的巨大经济利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耕地资源越来越显现出其不足。文章试图从耕地保护的行为博弈与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分析入手,为完善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根林  施祖麟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05-108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过去土地政策的反思,为破解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矛盾而提出来的。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主要体现在土地政策目标、优先用地标准、耕地占补平衡标准、新增建设用地来源与供给、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同等方面。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需要完善我国现有土地法律框架、清理现有土地政策、改革土地政策决策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1.
刘津澔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78-182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究竟是如何影响耕地压力的研究也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更好地处理两者的关系。为此,构建耕地压力指数指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分别研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对耕地压力的影响,并根据耕地压力指数大小分地区进行考察。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分别对耕地压力具有负向和正向作用,城镇化整体对耕地压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后续对闲置土地的整合利用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Using provincial dat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on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grain production center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more fragile and water scarce areas, putting more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Land conversion caused large losses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the 1990s, but large 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since 2000 to compensate for such losse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 are concentrated in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low land productivity, whereas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usually takes place in areas with relatively high land productivity. Newly-cultivated land, especially that in areas marginally suit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likely to have much lower productivity levels than the original cultivated land. Because the stock of potentially cultivable land is almost exhausted, China's grain self-suffiency policy can only be maintained by preserving the available stock of arable land and increasing its productivity in a sustainable way.  相似文献   

13.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本在分析浙江省富阳市的基础上,认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有效处理城镇化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有效处理种粮和开展多种经营之间的关系,有效处理占用和弥补的关系,有效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无限的土地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土地问题,尤其是耕地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耕地保护,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安徽省池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以生态村综合建设为主,在实现农村城市化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通过综合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实现了耕地数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农村经济。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中存在规划不合理、政策不配套和范围盲目扩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实施,应加强科学规划研究、完善政策、法律法规,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有针对性地退耕还林,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3-2012年信阳市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分析,发现信阳市耕地压力指数呈现出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说明信阳市粮食生产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信阳市耕地压力指数的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了GM(1,1)模型预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未来信阳市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最后,提出了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引导农民充分开发非耕地资源和未利用土地等进行耕地保护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健 《乡镇经济》2007,(6):54-57
研究目的:在阐述我国耕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和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对策.研究方法:调研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是辨证的关系,城市化必然会占用耕地,土地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正确处理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保护耕地、耕地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对提高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完善耕地质量评定技术体系,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新增耕地质量建设可分为"平台"质量和"利用"质量两个阶段,国土部门的耕地分等定级主要是对耕地"平台"质量的评定,应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特点出发,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将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