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05年统计数据,运用分形理论及GIS技术,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三方面,对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明显,城市首位度高,小城市发展滞后;城镇密度分布呈带状延伸的特征,空间结构呈较典型的港城"双核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单一,类型趋同,资源型城市比重大,属于工矿型城镇体系。最后提出优化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组织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分形理论可以很好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武汉都市圈为例,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其空间范围,并对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分形研究,得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范围变动互相耦合;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规模结构失衡;城市密度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轴向分布明显.针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等级规模多极化、轴向扩展多元化、地域推进圈层化的空间组织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2016年为时空断面,对四川甘孜州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 等级规模分形特征、 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城市首位度计算,甘孜州不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的城镇体系结构,区内没有较为突出的首位城市、 城镇体系扁平化.(2)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服从Zipf定律,城镇体系中人口分布程度差异较小,中间位序的城镇数目在分布较多;(3)空间关联维数显示,甘孜州城镇体系交通网络通达性较差,城镇空间关联度较弱,分布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4.
作为区域城镇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等级规模结构是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等级规模结构的合理化意味着不同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各自取得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反之,会极大削弱区域经济的集约效能。通过回顾梳理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理论体系,分析选定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等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发展的判定方法,以河南18个地级城市和108个县级中心建制镇(县城)所构成区域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以图揭示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布特征,为区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协调发展方向选择鉴定基础,并尝试提出其等级规模结构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城镇体系、城市集聚体和城市群这三个基本概念在认识方面非常混乱。这不仅导致国内城市地理界学术交流的障碍,甚至导致国际学术交流的误会。借助词义考证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分析上述三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研究表明,城市集聚体(urban agglomeration)目前主要指代景观意义的城市,在分形城市研究中应用较多;城市群在理论上是某类城镇体系的俗名,在经验上则是城镇体系的别称。城市群的英文译名应该是system of cities(城镇体系),而不是urban agglomeration(城市集聚体)。城市群概念产生的根源在于国内城镇体系定义的失度——人们误以为一个区域的城镇集合不能等闲地视之为城镇体系,只好叫做城市群。建议,判断城镇体系的简易定量方法是位序—规模分布和异速标度分析:只要一个区域的一群城市服从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标度律,就可以称为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1997—2007年山东省城市体系的首位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特点:山东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较高,首位城市的垄断作用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在山东省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变化相对缓慢又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强化特大城市的作用,重点发展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市,积极发展县级市,培育小城市。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现状,对该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的区域分布特征、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布密度以及规模结构.研究结论显示,东部省份城市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密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各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演化趋势较为一致,都经历了一个先分散、后集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东北三省城市群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齐普夫(G K Zipf)规模分布模型,分析了东北三省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城市群存在首位城市垄断性不强、轴线特征不明显、后段县级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城市垄断性变化趋势不明显等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东北三省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网络发展重构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人口活动,世界城市通过生产者服务企业的空间组织影响着我国城镇群发展。利用"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研究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来认识世界城市对特定区域的影响力。分析表明:香港、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和上海、北京等地区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影响显著;世界城市对珠三角的影响力与自身网络连通度和区位条件相关;深圳、广州中心城区等多个城镇节点发挥对外经济联系功能,与珠三角"多中心"空间结构相吻合;不同行业的生产者服务业公司在网络规模、选址倾向等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霍连明 《价值工程》2010,29(4):99-100
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原理,运用分形理论,借助于罗特卡公式分析安徽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安徽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率,存在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过于均衡及首位城市、大城市规模过小的问题。提出建立安徽省沿江环湖城市群规模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使用首位度指数、位序——规模律及基尼系数的方法对邯郸地区1996、2001、2004、2006年四个年份的城镇规模分布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邯郸地区首位城镇垄断性较强,城镇体系首位度较高;城镇规模级别不合理,存在中间层次的断层现象;城镇体系的基尼系数远离平衡状态,产业梯度转移链条断裂。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中特征,另一方面,中小城镇分布以京广、京九、京哈铁路等为依托,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强向心分布;城镇带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京广线...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通过对文化和个人创造力的投入,借以城市衰败空间,促使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使城市功能空间得以再生和提升;提出创意城市是城市创新系统的高级形态,二者是城市创新的共同事物。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间距离的河南城市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网络分析获得城市间公路交通的OD时间距离对引力模型的距离进行修正,对河南各地市间1997年和2007年的经济联系进行测算和比较,继而采用分形模型对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及联系强度的分形维数进行测算,探讨了地市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河南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等级特征明显,地市间经济联系初步形成了“十...  相似文献   

16.
休闲是城市的重要功能,是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城郊休闲空间是城市休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郊休闲农业是环城市游憩带的主体,承载着增加城市休闲供给、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与社会功能。适应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发展都市城郊休闲农业,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论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长沙市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基本规律,分析商业业态分化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认为,长沙商业业态分化已经呈现出多...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增加生物多样性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城市化建设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绿化建设的目的之一,也是提高其生态功能的主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城市绿化建设中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不合理做法.指出城市绿化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从整个城市地域的角度着手,把城市的建设成区、近郊区和远效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大力保护和发展自然和近自然林模式,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正不断地上升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中心城市,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遵循一般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应以区域分工为基础,在时间上注重主导产业的更迭,在空间上强调产业的对接,而原有经济发展状态及潜力则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