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功不可没的。而财政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主要的政策工具,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制定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原则就很有必要了。财政政策在三次产业当中的使用就必须重新规划。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货币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通过市场约束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明确财政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4,(32):36-37
上半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促调整,以调整促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实现了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从上半年产业发展情况看,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有序进行,改造提升制造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是工业运行逐步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运行了五年多,在考虑到政策必要的连续性同时,有必要探讨这个政策应有的相机调整。扩张性财政政策该做何调整?  相似文献   

5.
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始终是美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需求管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扩张、紧缩或中性的短期运作,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实际产出水平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供给管理注重利用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更加注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带动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从而在长期内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亟需创新财政政策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坚持周期财政调控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协调配合、推进"结构性减税"不断改善税收结构、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一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中国来讲如何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速度与质量,根据世界上典型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文章进行了一定分析,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选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始终是美国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需求管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进行扩张、紧缩或中性的短期运作,通过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实际产出水平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供给管理注重利用减税政策和税制改革刺激生产要素的供给,同时更加注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带动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经济结构,提高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从而在长期内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有效结合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前,中国亟需创新财政政策的管理方式,需要通过坚持周期财政调控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协调配合、推进"结构性减税"不断改善税收结构、坚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江苏地处沿海,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江苏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是很快,关键是各种政策不完善,特别是财政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在我国统一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前提下,面对目前全省经济的现状,制定省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青岛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是税收收入的基础,税收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内在、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税收收入的增长;反过来,税收和财政政策义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一五"以来,随着青岛经济的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税收增长速度加快,成为地方财力的主要源泉,为青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山东经济》2011,27(2):28-33
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业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在分析我们目前土地政策管理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基于1978-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事实,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优化关系以及土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机制、调整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家产业集群政策错位的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凯江 《特区经济》2011,(7):284-285
基于对产业集群概念的二维视角辨析,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研究应该包含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个范畴,并据此提出国家产业集群政策错位的理论根源,即:以产业集群微观理论指导国家制定宏观层面产业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12.
韩红 《开放导报》2006,(5):94-96
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产业实践证明,成功的产业集群往往是市场驱动和政策激励的综合结果。产业集群政策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种探索中的设计框架,尚不成熟。因此,本文从分析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对合理设计我国产业集群政策框架应秉承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县域经济强县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亮点。但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当前破解县域经济发展难题,应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等方面选择合适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车嘉丽  薛瑞 《南方经济》2017,36(6):92-114
文章以200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产业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激励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核心机制在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对国有企业,产业政策的激励作用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更加明显,相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政策激励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的融资约束更加显著。此外,文章还进一步检验了产业政策激励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两种机制: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文章扩展了融资约束的研究边界,深化了对产业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的理解,为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日本促进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加快,临港产业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日本从很早开始便十分重视临港产业的发展建设,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保障临港产业的蓬勃发展。日本促进临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涵盖了国家经济计划、产业政策、港口政策、投资政策、技术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多方面,各种政策目标统一、层次性强、相互配合,带来了日本临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近年来临港产业发展迅速,参考日本的成功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临港产业政策体系的规范和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政府之间点对点合作来共建产业转移园区是我国产业转移政策的重要形式,但现有的文献很少对这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果进行分析。不同于以往文献从产业的视角,本文考虑到同一行业内企业之间的差异,在新近发展起来的异质性企业集聚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广东合作产业转移园的调查数据,通过直接观察政府政策如何影响企业迁移行为,来分析这种产业转移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这种产业转移政策对异质性的企业具有选择效应:即使在同一行业内,那些投资规模大或用地面积大的企业更容易受政策的影响;相对于部分迁移的企业,整体迁移的企业更容易受政策的影响;由于这种选择效应的存在,政策对珠三角地区大量中小企业的迁移影响有限。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要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在制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迁移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可忽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有文献多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上寻找原因,亦有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政策,但从产业政策层面展开的研究未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5年分省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在平均意义上提高了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政策确实与产能过剩相关联的常见特征有显著关系,产业政策提高了产出规模、产销比和利润产出比,同时降低了投入产出比。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压力对制造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效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不仅引致了产能过剩,而且削弱了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增进了人们对政府行为、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三者内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产业升级是政府产业政策的核心目标,这一宏观过程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企业的创新活动。文章以2007-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11年“五年规划”变更这一自然实验构造的双重差分模型(DID)探讨了宏观产业政策之于微观企业创新的经济后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能够增加被扶持企业的创新投入,且影响程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趋势;上述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资源效应”而非通过降低企业市场势力、行业集中程度等“竞争效应”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依赖下的产业政策降低了被扶持企业的创新效率,这在“特惠型”的资源分配方式即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等集中于少数企业的情况下尤为严重。上述结论为我们理解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我国物价运行的特征,分析了历次物价上涨的原因,且进一步从工业类消费品与食品类消费品的物理属性及消费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影响目前物价的各因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了有效控制物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钢铁企业在面临着各种问题的时候,政府制定了钢铁企业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否解决了我国钢铁企业产期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