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碳交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我国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的交易项目,是全球碳交易市场最大的排放权输出国。然而我国碳交易的价格持续走低,远远低于国际碳交易的价格,使得交易利润被大幅度压缩,阻碍了我国碳交易的顺利发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市场、技术、生态、政策管理四个方面,选取对中国碳交易价格有影响的19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找出影响我国碳交易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得出排在前五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欧盟配额数量、各国的实际排放量、国际制度的变化、交易成本和碳信用的认证标准。根据碳交易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促进我国碳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试点森林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碳交易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6月至2019年3月中国8个碳试点市场的碳交易价格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检验方法,从统一整合的视角挖掘国内碳交易价格的共同趋势特征。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2或3个碳试点市场间的共同趋势特征较明显;4或5个碳试点市场间有一定的共同趋势特征;6个及以上碳试点市场间没有共同趋势。尽管8个碳试点市场交易价格差异较大,但是在全国碳市场统一趋势下,整体兼容性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为实现中国碳市场的衔接统一需要推进配额分配方案建设。碳市场交易需要完善碳交易价格机制,丰富碳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碳市场建设需要推进碳试点过渡,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从而促进全国碳市场衔接。  相似文献   

4.
当下,碳交易已经成为我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国家战略,市场化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本文基于我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PSM-DID模型评估碳交易政策对试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研究碳交易政策实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优化、完善碳交易市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目前国际上运作比较成熟的主要碳排放交易计划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RGGI)、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计划(GGAS)和东京的碳交易体系(Tokyo-ETS)。总结分析了各个碳排放交易计划的运行实施及各自对中国实行碳交易的可供借鉴之处,为我国更好的发展碳交易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面对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切实的行动,其中包括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性碳交易体系。研究首先对碳交易体系的国外研究作了简要概述,然后梳理了以欧盟碳交易体系为首的10个国外碳交易体系和中国7个省市的碳交易试点的实践。研究最后对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几点思考,强调了数据的科学监测和林业碳汇在中国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济激励是气候智慧型农业推广的核心问题。文中分析了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项目的经济与生态效果,讨论了我国碳交易实践。研究发现试点项目存在直接经济回报低与补贴效果有限的经济激励困境,农业碳交易能提高气候智慧型农业收益,但其市场构建复杂且目前碳交易收益低。从顶层制度设计、农业碳交易方法学、激励相关主体积极性以及技术开发应用方面提出构建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16个造纸大省2003—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合成控制法构造反事实虚拟控制组,分析碳交易政策对试点地区造纸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并采用排序法检验评估结果稳健性。结果表明:由于地区碳市场环境不同,碳交易政策对造纸业减排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和不确定性。碳交易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试点的造纸业碳减排受到持续正向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影响逐渐增大;重庆试点造纸业碳排放有短暂下降,但这种变动并非试点政策造成。  相似文献   

9.
碳交易市场在20世纪初出现了迅猛式的增长,我国也在2011年批准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省市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展碳交易工作。选取上述省市碳交易市场,利用pe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灰色相关法对它们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不同碳市场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各地域碳市场的特点,分析其个性和共性,提出了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碳经济和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CDP的引导下,探讨我国企业碳信息的披露与报告框架,将间接碳排放纳入计量范围,最终建立健全企业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模式。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国际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交易类别、成交量价格及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气候交易所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2.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poverty alleviation while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issues facing China. The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 trading programme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mechanism to China's carbon trading market. Based on the data of 1782 counties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7 and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CCER trading. We find that: (1)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CCER trading has increased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by at least 2.5% or 187.5 RMB (about 27.8 USD or 39.3 AUD) per year. (2)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of CCER trading in poor counties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nonpoor counties. (3) Some relevant heterogeneous effects are also measured. We find that CCER trading of hydropower projects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the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is further enhanced when the county has additional CCER projects; we also identify regional differences with CCER trading having a greater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4) Compar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CER project, trading the emission reductions generated by the CCER project has brought more significant poverty reduction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大环境下,实行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驱动来推进当前高污染、高能耗、碳生产力低下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阐述了实行碳汇交易的必要性,对碳汇交易的相关概念和主体进行了界定,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融资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并据此构建了林业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期货交易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碳产品仅限于碳排放配额、自愿减排量等碳现货,由碳期货带来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等功能也让渡给了国外投资者。因此,分析北京环境交易所的产品类型以及所存在问题,可为我国借鉴欧洲碳期货市场的构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从而设计符合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碳期货产品,丰富国内碳产品类型,进一步活跃市场,满足不同需要,降低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业经济》2020,(1):1-4,10
林业碳汇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生态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瑞典、挪威等国日益重视碳汇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健全林业碳汇市场势在必行。通过总结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当前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以期为管理者调整供求关系、稳定价格提供依据,进而促进林业碳汇项目早日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开发蓝色碳汇助力实现碳中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色碳汇是自然界重要的碳汇类型之一,发展蓝色碳汇对于国家碳中和及自然资源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立足蓝色碳汇实际和管理应用,在探讨我国蓝色碳汇的作用机理和价值表现形式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1)加强蓝碳监测与核算;(2)推进基于转移支付或补偿金的海洋生态补偿;(3)将蓝碳适度纳入国际碳交易市场;(4)建立持续共赢的蓝碳投融资和收益回报机制;(5)构建蓝碳扩增技术和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从碳排放交易所涉及重点排放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借鉴相关的研究与规范,就碳排放配额的会计确认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企业碳排放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碳排放交易的会计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